張堰村[餘杭縣瓶窯鎮張堰村]

張堰村[餘杭縣瓶窯鎮張堰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堰村隸屬於餘杭區瓶窯鎮。由張堰埠頭、方家塘、高家頭、三角塘、北塘、彎里、郎家畈、塘角上、東塘角、湯家頭、小彎、坍塘缺十二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方家塘。村西北從北苕溪引進一段小江,建堰壩,名叫張堰,是元、明以來餘杭縣重要水利設施之一,至今猶存。村名從堰而來。

生產發展

村貌 村貌

1992年,全村575戶,1805人。有糧田2893畝,魚塘752.3畝,年提供商品糧162萬公斤,鮮魚15萬公斤,魚苗5000餘萬尾。張堰村是餘杭縣重點魚米產區之一。

經濟發展

,使社員生活有了較大改善。1963年前,全村只有10餘間二層樓房,其餘全是泥壁草舍。當今戶戶都建二層或三層的磚砼結構新房,鱗次櫛比,窗明几淨。

至1992年底,全村新建住房面積已達14.4萬平方米,戶均254平方米。

1986年,村里建日供水250噸的自來水廠,改變過去飲用塘水的歷史。過去的大肚子(血吸蟲)、粗爛腿(血絲蟲)病已經絕跡,村民身體素質大有提高。新建完小1045平方米,可容學生220人,全村學齡兒童全部入學,開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還設立合作醫療、村民養老金制度。男滿65歲,女滿60歲,均可享受村裡的養老金。無子女老人,吃、穿、住、醫全由村集體負擔。

生產發展,集體經濟壯大,村民由窮變富,對社會貢獻也不斷增加。1964年全村集體積累僅1.2萬元,1992年已有196萬元。

人均收入,1964年76元,1992年1528元。糧食畝產,1964年314公斤,1992年提高到1007公斤。提供商品糧,1964年48萬公斤,1980年83萬公斤,1985年以後,年均100萬公斤以上,1990年以後年均150萬公斤以上。人均提供商品糧近一噸。每年提供市場鮮魚均在15餘萬公斤,魚苗5000萬餘尾。

此外,年可供家禽3.5萬羽,肉豬1350餘頭。多年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張堰的自然面貌,而且使張堰形成了一種新的風格,即以能為社會多作貢獻為己任,並引以為榮。

1978年春節前幾天,縣城臨平鎮豬肉供應告缺,縣委領導來張堰求援,全村社員紛紛把準備留下過節的豬肉讓出來,在一天時間內就收購毛豬150餘頭送去。

1983年8月,臨平鎮糧食一時調運不及,張堰村聞訊,全村動員,邊收割,邊翻曬,邊裝運,三天內就送去50萬斤稻穀,解決燃眉之急。

現狀

張堰村經濟發展,既富了自己,又為社會作出奉獻的事跡,在周圍鄉、村傳為美談,受到大家尊敬。黨和政府也多次給予獎勵和榮譽。先後被評為縣、市、省的農業先進集體和文明村。

張堰村因帶領村民發展經濟,勤勞致富黨支部書記霜桂榮多次被評為縣、市優秀黨員。1990年被評為餘杭縣村幹部十大標兵之一。1991年被評為省優秀黨員。

經濟策略

張堰村地處北湖草盪(唐代歸珧所辟北湖原址,宋、元以後淤積而成草盪),北臨北苕溪,南瀕中苕溪,地勢低洼,大部份田地幾與北苕溪河床相平,四周築有7公里長的塘堤護圍,狀如一個飯碗。歷史上的張堰村雖糧田成片,土壤肥厚,但易洪易澇,災害頻仍,廣種薄收,不時潦荒。坑窪處常年積水不乾。曾是血吸蟲、絲蟲病的嚴重流行地區。居民大多數是來自紹興、河南等地拓荒者的後裔,當地世居較少。

1963年9月,12號颱風帶來暴雨。東、中、北三苕溪出現百年未遇洪水,全村周圍塘堤決口19處,田地房屋全被淹沒,水深2米,時逾半月。不僅糧食顆粒無收,全村336戶中有254戶房舍倒坍。災後吃、住全靠政府救濟。

張堰人沒有被災害壓倒。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村民用自己的勤勞雙手,經過30年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14年發展,終於把這個歷史上的“苦命村”、“救濟村”,變成了全縣聞名的“稻香村”、“貢獻村”。

張堰人認識到要改變面貌,第一步是

興修水利,根治水害。

興修水利,根治水害

每年農事間隙,尤其在冬季,全村人都把力氣化在水利工程上。自1963年以來的30年中,累計用工60餘萬個,搬土100餘萬方,把8公里塘堤從原來高約8米,頂寬1~3米,底寬10餘米的“險塘”,改造成為平均高10米以上,頂寬5~10米,底寬20~30米的“萬年塘”。在險要地段,再用塊石漿砌,總共用了1.5萬餘噸石塊。與此同時,全村男女老少節衣縮食,銖積寸累,購置水利機械,修建電力抽水機埠18座,裝機172.5千瓦;大型排澇機埠1座,裝機220千瓦。使全村天晴百日不怕旱,天雨一月不怕澇。

第二步是挑高阜,填低洼,平整土地;修道路,開溝渠,建設標準化糧田。30年來,投放90餘萬工,搬土200餘萬方,把95%以上的糧田建成方整的“格子田”。田成方,路成網,溝渠相連,每一壩畈,每一田塊都自立門戶,能灌能排。26條機耕路縱橫相交,通到每一壩畈,全長15.5公里。路旁種樹,建成綠化帶,美化環境。同鄰村協作,修建從村中心至毛元嶺的6公里公路,與杭寧公路(國道104)相接,改善至瓶窯、杭州的交通。

第三步是搞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增置農業機械,提高勞動效率。至1992年底,全村擁有12型手扶拖拉機46輛;75型電動收割機4台;貨運汽車3輛,客運麵包車2輛,機動船12艘,在排灌、翻耕、收割、糧食和飼料加工、運輸等方面,都實現了機械化。

鄉村發展

20世紀80年代,張堰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進一步提高了生產力。過去,只種糧食,全村男女一天兩頭黑,一年忙到頭。收種大忙季節,還要瓶窯鎮的工人、學生、居民來支援。聯產承包以後,人力、物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生產結構作了調整。除了種糧,富餘勞力,用來發展副業,養魚、養鵝、養鴨。利用低洼地段,開闢魚塘,1963年全村魚塘面積65畝,1992年增至752.5畝,擴大了10多倍。在一手抓農業的同時,又一手抓工業,積極興辦工業企業。1992年,有村辦企業7家,參加工業勞動的勞力320餘人,占全村總勞力的38.7%。工業年產值439萬元,創利潤43.6萬元。工業產值占全村總產值808.9萬元的54%。

張堰村概況 張堰村概況

20世紀80年代起,餘杭農村先後建起了數百座小型水廠或水站,

基本普及了“自來水”

但由於農村小水廠供水設施簡陋、水質難以保證等先天不足逐步暴露。長期使用不衛生的“自來水”,從2003年開始,該區投資6000多萬元對鄉鎮水廠及管網進行重建和改造,讓更多的山裡農民用上乾淨、安全的“放心水”。

種植茭白

張堰村土地肥沃,農田平整,水源充足,種植茭白得天獨厚。全村有茭白種植戶184戶,全年茭白複種指數達840.6畝。過去,當地村民種植的茭白品種老化,種植技術相對落後,儘管連年增產,但是增產不增收。瓶窯鎮政府和張堰村委針對當地茭白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的情況,採取各種措施,引導茭白種植戶走“綠色增收”之路。區科技局和鎮農技站從浙大等科研院校請來了茭白種植專家,引進白殼茭白、紫殼茭白等雙季茭白新品種,推廣“千畝茭白節本增效”技術,傳授防治茭白病蟲害方法,引導種植戶們向綠色、無公害蔬菜轉化;村里積極申報綠色食品,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以創市級農業示範園區為抓手,推動茭白規模化種植,打響“張堰茭白”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