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林

張利林

張利林同志擔任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處長的幾年來,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心繫工作,情系民眾,努力學習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在總隊工作時,重大案件,他和執法人員一起工作到深夜,甚至直接參與一些案件調查。 在張利林身上,表現了黨員幹部勤政廉政的優良作風。

1、張利林,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南焦作人,1985年6月入黨,1986年7月工作,江蘇省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 主要簡歷:1982年9月阜陽師範學院學習;1986年7月馬鞍山市第二中學教師;1988年10月市委組織部組織科辦事員;1990年8月市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組織員;1993年12月市委組織部組織科正科組織員;1996年9月任市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長、正科組織員;1999年8月任市委組織部研究室主任;2002年7月任市黨員電教中心主任;2006年5月任金家莊區委常委;2006年6月至今任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
2、張利林,男,1954年3月出生,漢族,籍貫河北唐山,中央黨校大專,經濟師,1970年12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任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處長(2005年初)、松江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現任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總工程師、綜合業務處處長。2011年11月8日擬任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巡視員。
人物風采:
張利林同志擔任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處長的幾年來,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心繫工作,情系民眾,努力學習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擔任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總隊總隊長、黨總支副書記期間,帶領全隊職工,認真履行技術監督行政執法和質量申訴服務的職責,在創新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04年被評為全國質監系統先進個人。擔任監督處處長後,他更加注重學習、勤于思考,不斷研究探索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認真履行職責相結合,熱心為民眾辦實事,解難事,較好地體現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良好風範。 以身作則嚴要求,率先垂範抓落實 無論是在稽查總隊還是在監督處工作,張利林同志時刻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首先,時時處處注意講大局、講團結、講原則。為人坦誠直爽,善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與同志之間能做到思想上多溝通,感情上多交流,工作上多通氣,生活上多關心,尤其注意發揮副職的作用,既明確分工,又互相協調配合,形成了互相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良好關係。其次,身體力行,努力樹立領導幹部立黨為公的形象。他患有比較嚴重的糖尿病,每天要打胰島素,但從不影響工作。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單位,思考安排當天的工作。休息天,只要局裡或總隊有事,他都毫不含糊加班加點。在總隊工作時,重大案件,他和執法人員一起工作到深夜,甚至直接參與一些案件調查。在抗“非典”期間,他連續半個月不休息,連“五一”也和隊員活躍在商場、超市,對口罩、體溫計、消毒劑等進行檢查。禽流感期間,他組織隊員對禽類食品加工企業和冷庫進行檢查。春節前,是各類食品流向上海市場的旺季,為使老百姓吃得放心,他組織隊員協同市有關部門在各個進上海的道口,檢查是否有病死豬肉等流到上海。阜陽奶粉事件一曝光,他敏銳的感到其重要性,說:不要等上級布置,立即對本市的奶粉生產企業進行檢查。當知道阜陽劣質奶粉有幾家是上海企業生產的情況,急事急辦,集中所有力量對生產企業進行調查,當查明是假冒上海企業生產時,才稍有放心,他以自身的過硬的形象影響和帶動大家努力工作。他還注意發揮各類人才的長處,做到人盡其才,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政治上關心他們的成長,在業務上放手讓他們實踐。經常與幹部談心,解決思想和實際問題,支持他們的工作。 他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的各項規定。一次,一位老同事宴請他,並送給他2000元現金,他拒絕了。但這位同事把錢放到他家的信箱裡,第二天他發現後,立即交給了組織。他說,作為黨員幹部,犯不著在經濟問題上說不清楚道不明白。在張利林身上,表現了黨員幹部勤政廉政的優良作風。 勇於創新求發展,積極開拓新領域。 張利林同志善於研究新情況、接受新事物。在總隊工作時,他追蹤質監執法領域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動向,深刻認識到打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不僅需要火焰金睛的經驗型本領,更需要用科技手段來保障。他提出了科技強隊的新理念,拓展執法新領域,提高總隊的執法能力。一是注重改善裝備,提高了執法有效性。通過裝備4輛技術檢測車,用科技檢測手段可以直接在現場判斷偽劣產品,改變了質監執法檢查的傳統思維模式,為監管工作插上了跨越的翅膀。在他的倡導下,總隊成立了技術執法科,專門研究技術執法的檢測方法、探索執法新領域,並在打假治劣工作中取得明顯實效。這一舉措得到國家總局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評價。二是把握依法辦案的重要環節,推行無紙化案件審理模式。無紙化案審由於能夠直觀地反映案件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使案件整個過程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案件審理質量和效率,市政府有關專家來總隊檢查案卷,也給予充分的肯定。三是堅持監督和服務相結合,打假和扶優相結合,保護名優企業合法權益。他精心組織了重大的制假、售假行為打擊行動,並親臨現場指揮,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仗。如打擊某生產假冒聯合利華牙膏案件、某生產假冒白象牌電池案件、某銷售假冒豐田汽車配件案件、某生產假冒德國“歐斯朗”燈泡案件、某生產假冒美國紐海爾斯公司保健品案件等等。保護了企業合法權益,淨化了市場環境,維護了消費者利益,贏得了企業和消費者的讚譽。 2005年初,他擔任市局監督處處長,針對監督處工作條線多,事情繁雜的特點,首先從完善監督抽查機制,提高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性著手開展工作。充分利用全市技術力量開展市、區聯動監督抽查。在應對“PVC保鮮膜”、“一次性餐盒”、“禽流感”等突發事件中,啟動快速反應機制,在最短時間內組織質檢機構對本市生產企業的相關產品進行突擊抽查,有效地維護了市場的經濟秩序。 樹為民服務形象,熱情為民辦實事 張利林同志始終心繫民眾利益,熱情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在總隊工作時,隨著產品質量申訴工作量急劇增加,張利林帶領班子成員多方入手,在辦公設備、人員匹配以及電腦軟體開發方面加大投入,拓展“12365”產品質量投訴舉報中心的功能,使投訴舉報中心更好地為市民服務,他鼓勵投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做好“熱心、細心、耐心、誠心”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投訴滿意度,並帶頭深入到投訴中心與消費者面對面,經常參加電台直播,接受消費者投訴,提供質量諮詢服務,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監督處平時工作任務非常繁重,而他熱忱為民服務的事跡在電台、報紙媒體報導後,許多民眾紛紛打電話或找上門來請求幫助。有一次,有一個難以認定責任的質量投訴,消費者到其他部門投訴沒有結果,找到了張利林同志,張利林同志想到消費者已經跑了兩個部門了,我們不能再一推了之,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組織投訴辦的同志到現場了解情況,做雙方的工作,比較合理地解決了糾紛,使雙方都感到滿意。一天晚上9點鐘他接到舉報電話,反映一位市民家中的保潔櫃鋼化玻璃發生爆炸,一直把“民眾利益無小事”作為座右銘的張利林同志立即帶人趕赴現場處理問題,直到深夜把問題基本解決了才返回家中。像這樣想為民眾所想,急為民眾所急的事例在他身上數不勝數,他以一件件簡簡單單平凡小事,體現了黨員的先進性,以實際行動做到心繫民眾利益,踐行為民宗旨,樹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馬鞍山任金家莊區紀委書記

張利林,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南焦作人,1985年6月入黨,1986年7月工作,江蘇省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
主要簡歷:1982年9月阜陽師範學院學習;1986年7月馬鞍山市第二中學教師;1988年10月市委組織部組織科辦事員;1990年8月市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組織員;1993年12月市委組織部組織科正科組織員;1996年9月任市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長、正科組織員;1999年8月任市委組織部研究室主任;2002年7月任市黨員電教中心主任;2006年5月任金家莊區委常委;2006年6月至今任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