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倫[同濟大學海洋科學“千人計畫”特聘教授]

張傳倫[同濟大學海洋科學“千人計畫”特聘教授]

張傳倫,男,南方科技大學海洋與工程系講座教授和國家“千人計畫”特聘教授。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教育背景

張傳倫張傳倫
B.S.,Geology.EastChinaPetroleumInstitute,People'sRepublicofChina,1984.
M.S.,Geology.TexasA&MUniversity,1989.
Ph.D.,Geology.TexasA&MUniversity,1994.

工作經歷

1994年獲得美國德州農工大(TAMU)博士學位;1994-1998年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8年起歷任美國密蘇里大學副教授,美國喬治亞大學海洋系副教授,終身教授;2008年至2012年,兼任同濟大學海洋學院講座教授;2012年至今中組部“千人計畫”特聘教授引進,全職回國任職,致力於生物地球化學方向的研究和人才培養。

人物成就

為微生物在環境及能源、地質歷史演化及全球變化中的作用;擅長整合脂類標記物、穩定同位素和分子DNA等交叉手段來研究微生物在全球碳氮循環中的作用;研究課題主要包括深部生物圈,深海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熱泉及其它極端環境地質微生物,海洋和陸相古菌酯類標記物及氣候和環境變化指標的開發及套用 。在美國工作期間(1994-2012)多次獲得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能源部等科研單位的資助項目;2009年起開始主持中國國家部委資助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二項和973項目子課題一項;參加了2005年的中國大洋環球航次、2014年的國際大洋發現計畫(IODP)首航(南海,中國主導)及2015-2016馬里亞納海溝航次。在國際地球科學和生命科學期刊上(包括“Science”、“PNAS”、“Geology”、“Geochim.Cosmochim.Acta”、“ISMEJ”、“Environ.Microbiol.”)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其中109篇被SCI收錄,引用次數超過4410次,H-index為37。率先在墨西哥灣冷泉和甲烷水合物古菌脂類生物地球化學、熱泉古菌脂類生物地球化學、和南海古菌脂類生物地球化學等方面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多次在美國地球物理年會(AmericanGeophysicalUnion)組織並主持專題會議。擔任“美國套用和環境微生物(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古菌(Archaea)”和“中國科學:地球科學”期刊編委,及歐洲“微生物前沿(FrontiersinMicrobiology)”期刊副主編。

榮譽獎項

2001年獲橡樹嶺聯合性大學青年教授獎,2006年分享獲得美國能源部100名科研開發獎,2007年獲邁阿密大學校外優秀學者獎,2013和2014年兩次獲得“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優秀編委獎。
Distinguishedoffcampusscholar/GraduateFacultyatMiamiUniversity,2007
USDepartmentofEnergyR&D100Award2006(PhelpsTJ,LoveLJ,ZhangCLandothers.ForthedevelopmentofNanoFermentationTM:ABioprocessforManufacturingInorganicNanomaterials.SelectedbyR&DMagazineasoneofthe100MostTechnologicallySignificantNewProductsoftheYear).
PetroleumScience&TechnologyForumofOneHundredOverseasScholars,2003.
TheOakRidgeAssociatedUniversityJuniorFacultyAward,2001.
InvitedFellowatInstituteforRockMagnetism,UniversityofMinnesota,1998.
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StudentResearchAward,199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