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上將自忠年譜簡編

張上將自忠年譜簡編

出版社: 條形碼: 致張宗衡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2月1日)

平裝: 294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11279641
條形碼: 9787811279641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2 x 15.2 x 2 cm ; 458 g
ASIN: B004EHXZN4

內容簡介

《張上將自忠年譜簡編》內容簡介:大家都知道,張自忠將軍是抗日戰爭時期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他又有過一些複雜的經歷:在這場戰爭前夜和初期,曾忍辱待時,為人所不能為,而引起一些人的誤解。對他一生的評價,最中肯最恰當的是周恩來同志在他殉國三周年時寫下的《追念張藎忱上將》。文章指出:“張上將是一方面的統帥,他的殉國,影響之大,決非他人可比。”“張上將之殉國,不僅是為抗戰樹立了楷模,同時,也是為了發揚我們民族至大至剛的氣節和精神。”“這種生死不苟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乃是抗日戰爭中所需要的寶貴精神。”相隔近七十年後,我們可以說,這種精神依然是先人遺留給我們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精神遺產。

目錄

張上將自忠年譜
簡歷
自傳
一年從政之經驗談
乾訓班學生同學錄序
致李致遠
致張宗衡
致張宗衡、董升堂
致劉振三
致胞弟自明
致五十九軍諸將領
致馮治安
致馮副總司令
致部下
附錄
胞兄張自忠的家世和青少年時代
記伯父兩次返鄉探親
張自忠家庭情況
三十八師、五十九軍袍澤

序言

大家都知道,張自忠將軍是抗日戰爭時期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他又有過一些複雜的經歷:在這場戰爭前夜和初期,曾忍辱待時,為人所不能為,而引起一些人的誤解。對他一生的評價,最中肯最恰當的是周恩來同志在他殉國三周年時寫下的《追念張藎忱上將》。文章指出:“張上將是一方面的統帥,他的殉國,影響之大,決非他人可比。”“張上將之殉國,不僅是為抗戰樹立了楷模,同時,也是為了發揚我們民族至大至剛的氣節和精神。”“這種生死不苟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乃是抗日戰爭中所需要的寶貴精神。”相隔近七十年後,我們可以說,這種精神依然是先人遺留給我們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精神遺產。
為了追念這位充分體現了“我國抗戰軍人之魂”的民族英雄,如實地厘清他那艱難壯烈、令人景仰的一生,已經出版過幾本他的傳記,在我看來其中最好的是林治波同志所寫的《抗戰軍人之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版)。我很高興,現在車晴同志又編寫了這部張自忠將軍的年譜。
年譜和傳記,是中國史學著作中對人物傳記的兩種常見體裁。它們可以相互補充,而各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做過這類工作的人大概都會體會到:年譜的編寫是一種相當艱苦而很能顯出作者功夫的工作。這是因為:第一,它要求“全”。對譜主一生的事跡,有些在傳記中可以略過不提,但在年譜中卻必須力求詳盡地收集一切同譜主有關的現存歷史資料,逐年逐月以至逐日加以記錄。這使讀者便於了解事情是怎樣一步一步演進過來的,在它的同時或前後還發生了哪些對它有影響的事件,從而加深對它的理解。

文摘

‍ 晉綏軍事善後 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將北方善後事宜交與張學良負責。張學良在南京逗留二十餘日後,於12月6日抵達天津。晉軍的商震、徐永昌12月11日到天津後,張學良數次與商徐二人晤商,由於感到問題複雜,便電邀晉軍和西北軍的幾位將領也來天津。12月16日,張學良致電蔣介石,講“電邀傅、楊、宋、龐、孫、張等克日來津,以便面察真況,藉定處置”。接到張學良的電報後,宋哲元和龐炳勛於12月17日同車到天津,傅作義、楊愛源、石友三等也於12月20日前陸續抵達天津。張學良與這些晉軍、西北軍將領進行了多次磋商,12月22日,張學良致電蔣介石,稱“西北軍將領宋哲元、孫良誠、龐炳勛、張自忠等,已先後到津,正在妥商辦法,雖小有困難,約尚易於就範”。12月23日,張學良致電張作相等,告知他們“關於晉事善後問題,現商震、徐永昌、楊愛源、傅作義、宋哲元、孫良誠、龐炳勛、張自忠等,均經先後電邀來津,正在詳慎咨商處理中。雖關係複雜,不無困難,但尚不至發生變化”。
經過十餘天的磋商,張學良最終確定了晉軍和西北軍的縮編方案,12月24日他將該方案上報蔣介石,“晉軍將領到津後,經良曉以中央德意,成知感奮。縮編軍隊,並諄諄告以須視晉省財力為衡,不能仰賴中央。與各將領連日詳細密商,大致聊具,計晉方現有軍隊為步兵十軍,合三十個師,九十個團;炮兵十個團;騎兵五個師,為數過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