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宋王朝兩度亡於北方少數民族入侵,“ 弱宋” 幾成歷史定論。但兩宋長達三百一十九年,以文治立國, 在國家治理、制度文化、文學藝術等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北宋皇帝大都是有作之君, 三度推行變法, 王安石變法影響尤為深遠; 宋代名士輩出, 將星閃耀, 士人風骨最盛, 成就了我們民族精神發展史上的史詩般的記憶。
在殺伐、武力、開疆拓土方面, 宋人留給後人引為自矜的功業甚少, 但在國家治理, 以及精神與文化之域, 宋人留下了濃墨重彩。所謂的“ 弱宋” , 其實堪稱“ 盛宋” :她創造了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
她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改革浪潮。
她涵養了風骨凜然的士人。
她是一個值得我們駐足回望的非凡王朝。
作者簡介
陳勝利 199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獲文學學士。199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9年在美國杜克大學桑福德公共政策學院進修。先後在文化部藝術司、人事司、公共文化司任職,2005-2007年任遼寧省莊河市副市長,現為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文化工作實踐及公共政策、文化學、歷史學研究,先後出版專著3部:《文化與社會》《和氣生財:和諧財富觀》《美國風物——杜克大學札記》,在思想文化界產生了一定影響。在國家級報刊上發表散文、學術論文數十篇,《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兩個基本取向》《認識文化工業的另一種視角》等入選《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散文《冬日的思念》入選《語文讀本》。
目錄
目錄
第一篇 宋家天子
在統治時間超過兩百年的五個封建王朝中,兩宋歷時三百一十九年,僅次於兩漢。與中國大多數封建王朝亡於內部農民起義不同,兩宋均亡於外患。兩宋雖少有太祖趙匡胤這樣的雄主,南宋諸帝治國能力尤其不足,但亦未出現暴虐無道之君,這或許是她國運綿長的重要原因。
002 太祖是偉大的亂世終結者
007 太宗被譽為是五代最後的一位政治強人
011 真宗善始而未能善終
016 仁宗不愧“仁”的稱號
021 神宗勵精圖治
025 徽宗角色錯位
030 高宗是“中興之主”嗎
034 孝宗有恢復之志
039 寧宗優柔寡斷
042 理宗治國乏術
046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051 姨侄兩皇后
056 離亂中的女主
第二篇 文治巔峰
宋王朝自立國後,倡行文人政治,重用文人士大夫,發揮台諫作用,以“祖宗家法”固化制度建設的成果,令唐末、五代以來武人擅權的痼疾徹底喪失了生存土壤,奠定了宋王朝長治久安的基石。兩宋文人政治的發展,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文明、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064 政治穩定的“壓艙石”
068 “祖宗家法”定規矩
073 天下何物最大
077 京師流行“榜下捉婿”
081 兩宋無“閹禍”
084 權相的崛起標誌著文人政治的異化
091 “文藝復興”與宋型文化
096 儒釋相向而行
099 《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走進千家萬戶
103 文化下移與宋人的世俗生活
107 宋室南渡改變了中國古代的文化版圖
第三篇 戰鬥王朝
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王朝像宋代一樣,從立國一開始便長期處於嚴重的外來威脅之下,與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纏鬥了三個世紀。從公元979年太宗第一次北伐,到公元1005年“澶淵之盟”,宋遼之間打了二十六年。從宋初太宗朝開始至北宋亡,宋與西夏的戰爭斷斷續續打了近百年。宋金戰爭自北宋末開始,一直打到金亡,亦持續百年之久。南宋與蒙古(元)的戰爭前後也打了四十餘年。宋朝誕生於抵禦契丹的中途陳橋驛,終結於抗元戰場的崖山海面,堪稱是一個興於戰、亡於戰的戰鬥王朝。
114 宋遼戰和
119 楊家將
123 宋夏百年戰爭
127 王韶復河湟
130 章惇熊本在南方的用兵
134 郭逵伐交趾
138 種家軍
142 宋金結為世仇
147 李綱與宗澤
152 “精忠”岳飛
159 採石大捷
163 孟珙與杜杲
167 余玠經營四川
172 遼金統治下的漢人
177 宋元的最後一戰其實是兩位燕雲漢人間的決鬥
180 武力的征服者成為“文化戰爭”的被征服者
第四篇 士大夫精神
立宋之初,太祖趙匡胤大力表彰韓通、衛融,“勒石三戒”,將“不殺士人及上書言事者”列為祖宗家法。“宋之立國,元氣在台諫”,直言敢諫的台諫官員不僅不會因言獲罪,而且受到朝廷的庇護。這些因素對提振士人精神或者說士大夫精神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程朱理學將傳統綱常學說理論化和通俗化,既有強化封建主義思想的消極一面,也有培育士人忠節意識的積極一面,對宋代士人精神產生了更為持久和根本的影響。
186 忠臣與貳臣
193 舊臣與勛故
200 賢相
207 諫官
212 小臣撼重臣
217 一憂一樂
223 慶曆“四諫”與“箭垛式人物”
229 范鎮與薛奎
233 “鐵面御史”與“真御史”
238 發現蘇軾
245 進退出處,無不相同
249 世道之頹,吾心如砥柱
253 當“拗相公”遭遇“司馬牛”
257 “非典型性官員”蘇頌
261 范純仁有其父之風
266 “殿上虎”劉安世
270 “黑暗時期”的敢言之士
276 三名臣
282 無官御史台
287 范成大治蜀
290 陸游與辛棄疾
298 吏隱者
303 朱熹的沉浮
311 余雖不在位,當與國為存亡
315 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
319 我只有一死報國
322 國亡我當速死
325 陛下當為國死
328 唯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雲愁
337 主要參考文獻
338 附錄一:宋朝皇帝年號
341 附錄二:宋朝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