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弗蘭克-奧爾巴赫(Frank Auerbach)
弗蘭克·奧爾巴赫1931年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他8歲 逃亡英國,不久希特勒讓他成為孤兒。從1940年到1945年二戰前,奧 爾巴赫和一大群歐洲難民一起轉移到英國鄉間的一所慈善學校,在英 國農村的綠油油的遠鄉僻壤長大成人。在這裡,鍋爐房的後勤是德國戲劇天才馬克·沃爾德,一個四處碰壁的完美主義者,他試圖把校劇 鍛打成職業作品。他發現了奧爾巴赫的模仿才能——他裝扮的文化名 流至今讓人忍俊不禁——奧爾巴赫第一次經歷了艱苦的反覆演習、著 魔般地投入藝術的訓練,他現在還能大段大段地背誦那時熟記的大量 詩歌。從那時起,他成為愛德華時代的笑星們的票友——他為這些老 派行家不厭其煩地演練而心馳神往。他們一點點馴服他們媒介的阻力 的鍥而不捨將成為他自己的看家本領。而且,在充滿風險、氣常氛微妙 的老式劇院,他一開始就討厭那幾十年後將摧毀西方藝術的“為人民的藝術”的謬論。“人民要的恰恰是偉大的藝術!”這些靠著自己的千錘百鍊,赤手空拳讓觀眾不戰自降的笑星們,是藝術中冒險、勇氣和自主的典範,這些人讓正直為藝的理想品德有了活生生的榜樣——這 在年輕的奧爾巴赫頭腦中正緩緩地成長定型。
經歷
1948年奧爾巴赫從中學畢業後成為巴洛夫工藝專科學校的臨時學 生。從此走入了大衛·邦勃格(1890—1957)的門下。他是一戰前愛德華 時代倫敦藝壇的少年天才,瑟克特的學生, 薩金特曾將他網於翼下, 但在一戰中精神崩潰,並且對腳開槍自殘。他戰後的風格巨變被當成 他繪畫那根神經的敗壞並且這名聲跟了他一輩子。奧爾巴赫面對的是 57歲的失敗者、一隻離群孤雁。這將載入史冊的師承不是源於特權, 而是偶然和畫家認家的本能。邦勃格對現代主義的離經叛道不是精神 失,而是自覺的有魄力的行為。他不可能回到戰前那天真樂觀的機 器人般的立體主義和未來派對鋼鐵和進步的謳歌了,那寫在堆滿腐屍 的彈坑泥塘中的才是人和機器的真理。邦勃格也拒絕當時大多數英國 人物畫的平淡乏味的流俗,這使他失去了在前衛中的立足之地,在他 晚年的14年裡,沒有畫廊願意碰他的畫參考:他靠在巴洛夫工藝專科學校 教一門人體素描課為生。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指藝術中強調錶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導致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乃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用以發泄內心的苦悶,認為主觀是唯一真實,否定現實世界的客觀性,反對藝術的目的性,它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是社會文化危機和精神混亂的反映,在社會動盪的時代表現尤為突出和強烈。
在北歐各國的傳統藝術中早就存在著表現主義的因素:在早期日爾曼人的蠻族藝術、中世紀的哥特藝術、文藝復興中的鮑茨、勃魯蓋爾等畫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變形誇張的形象、荒誕的畫面藝術效果,這些都表露出強烈的表現主義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