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南水北調工程
中國南澇北旱,為了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提出“南水北調”的構想,後經過科研人員幾十年勘察、測量和研究,最終確定南水北調的總體...
背景 工程簡介 總體規劃 總體格局 大事記錄 -
引江濟太
太湖局加強“引江濟太”調度管理保障青草沙水源地切換順利實施。
一、引言 二、錢塘江和太湖流域現狀分析 三、具體方案 四、錢塘江太湖流域溝通的可行性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調水,在丹江口水庫東岸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境內的工程渠首開挖乾渠,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
工程意義 資源利用 工程造價 建設歷程 水源保護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即國家戰略東線工程,簡稱東線工程,是指從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途徑江蘇、山東、河北三省,向華北地區輸送生產生活用水的國家級跨省界區域...
概述 必要性 總體布局 工程預測 工程規劃 -
引江濟太[錢塘江太湖流域引水及航運綜合工程]
引江濟太為錢塘江太湖流域引水及航運綜合工程。這個工程針對太湖流域水質持續惡化的現狀,提出了錢塘江太湖流域引水及航運綜合工程,解決浙北城鄉供水的困境,介紹...
引言 流域現狀分析 具體方案 溝通的可行性 結論 -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與濟源市之間,三門峽水利樞紐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陽市以北40公里的黃河幹流上,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里,占...
工程概況 大壩設計 工程任務 工程建設 生態效益 -
南水北調
開工。江蘇段三潼寶工程和山東段濟平乾渠工程成為南水北調東線首批開工工程。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動工,標誌著南水北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2008年9月28日,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
歷史沿革 規劃方案 東線工程 中線工程 西線工程 -
駟馬山引江灌溉工程
駟馬山水利工程位於安徽省東部,地跨皖蘇兩省,是以引江灌溉、滁河分洪為主,兼有航運、城鎮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1969年12月動工興建,1971年...
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 駟馬山水利工程概況 駟馬山灌區概況 駟馬山骨幹工程簡介 -
湟水[黃河上游重要支流]
後,始名湟水。出西石峽至湟中縣多巴鎮,進入西寧市區,稱西川河,又稱伯顏川。至大棱乾匯西納川河。流經小橋地區,接納北川河。湟水東流經城東區韻家口...水的二級支流,湟水乾、支流之間呈樹枝狀水系。湟水流出大峽,經樂都縣城,穿...
幹流概況 支流情況 水文特徵 水利工程 流域概況 -
石羊河
人畜飲水機井58眼,蓄水池541座,水窖170座,截引地下水工程4處。40...,至石梯子出祁連山區。山區河長27公里,流域面積812平方公里。年徑流...皇城水庫,總庫容8000萬立方米,樞紐工程包括大現、輸水泄洪洞、水電站...
幹流概況 主要支流 水利工程 歷史變遷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