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製作大茶乾已有700多年歷史。相傳陸秀夫在兩淮襄助李庭芝抗元時,曾回建陽故里採辦豆製品慰勞前方將士。建陽原來只加工豆腐,豆腐水分大,不便攜帶和轉運。陸秀夫深入作坊、豆腐店,跟師傅們探討,結果研製出用豆腐花作坯料,外配五香等佐料,用小蒲包出坯的外形扁圓、色澤醬紅髮亮、肉質細嫩兼有荷葉清香的大茶乾,色、香、味齊全,受到將士們的青睞,並列入貢品,被欽賜為“御乾”、“宋乾”。從此這一獨具特色的地方特產廣受歡迎並流傳至今。抗日戰爭時期,建陽人民曾以自己製作的大茶乾慰勞新四軍三師黃克誠部隊。當時,鹽阜根據地流傳這樣一首歌謠:
建陽茶乾嫩又香,送給新四軍嘗一嘗,
小小茶乾不算禮,表表百姓熱心腸。
建陽茶乾嫩又香,慰勞新四軍理應當,
吃出勁來多殺敵,趕走鬼子保家鄉。
有句民諺叫“世上三件苦——撐船、打籪、做豆腐”。做豆腐也包括做茶乾。解放前加工豆製品,要挑水,要推磨,要燒漿鍋……全是苦活,如今都用機械代替,連煎煮茶乾也用鍋爐蒸汽。
在建陽鎮,大茶乾製作工藝的代表人物當屬邱善成老人。邱家已有五六代從事製作茶乾手藝。邱善成老師傅今年78歲,從14歲起,就跟著父輩學做茶乾,如今他的兒子邱克強是邱家茶乾手藝的傳人。邱家靠做茶乾致富。20世紀80年代初,邱家是小鎮上第一個“萬元戶”。江蘇省原省長顧秀蓮、副省長陳克天都來此看望過這個鹽阜地區知名的“茶乾世家”。
建陽大茶乾與高郵界首五香茶乾齊名,以悠久的歷史、傳統的工藝和色澤光亮、質地細嫩、富有骨力的獨特風味,暢銷蘇北里下河地區,名聞大江南北。改革開放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飲食的文化和品位,建陽大茶乾便成了時尚素食,開發前景越來越廣闊。它除了價廉物美外,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高蛋白,低脂肪,且無污染,是理想的保健食品。現在,建湖本地和鄰縣及鹽城市區,許多高檔飯店和賓館,常年用建陽大茶幹這一品牌豆特色製品製作名菜。每到冬季,建陽大茶乾即成為水鄉人饋贈親朋好友的熱門佳品,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也常有老鄉前來採辦,常常供不應求。目前,建陽小街經營豆製品業的已有20多家,其中呂氏放心豆製品生產中心日產大茶乾一千多斤,並配有防餿保鮮和貯存保質的設備,使建陽大茶幹這一特色品牌越來越響。
相關詞條
-
建陽區
建陽區(古屬建寧府建陽縣)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北部85公里處,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另稱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個縣邑之一。介於北緯27°06′-27°43...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茶[中國傳統飲品]
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
起源淺考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產地生境 品種類別 -
建茶
建茶因產於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歷史上所屬福建建州。其轄區以建茶、建盞、建本、建版、建木聞名於世。建茶以宋代福建建州建安縣(今建甌)的北苑鳳凰山一帶為主體...
建茶由來 建茶六絕 北苑茶文化 中國茶葉的龍頭——建茶極品北苑御茶 -
茶
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著名飲品,遍銷海內外。茶屬於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
起源淺考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產地生境 品種類別 -
岕茶
中國第一歷史名茶,“岕”通“嶰”地名,意為介於兩山峰之間的空曠地。國語芥讀“jie”“介”音。宜興、長興比鄰皖南都有帶“岕”地名,當地人有二種發音,一...
中國第一名茶 岕茶之贊 岕茶之典 岕茶之本 岕茶之制 -
水仙 茶
水仙茶是福建茶農創製的名茶,屬於中國茶葉優良品種之一,是福建烏龍茶類中的一種。原產於閩北。一千年前,建陽、建甌一帶就有這種茶樹,但人工栽培卻是距今三百多...
歷史發展 產地分布 品質特徵 製作工藝 品種分類 -
藤茶[藤茶]
藤茶,是指由藤本植物製作出來的茶。 藤本植物(Vine或liana),植物體細長,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別地植物或支持物,纏繞或攀援向上生長地植物。藤本依莖...
分類 藤茶形態 生長環境 民間傳記 歷史記載 -
水仙茶
水仙茶是福建茶農創製的名茶,屬於中國茶葉優良品種之一,是福建烏龍茶類中的一種。原產於閩北。一千年前,建陽、建甌一帶就有這種茶樹,但人工栽培卻是距今三百多...
歷史發展 產地分布 品質特徵 製作工藝 品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