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轄村組
建華村的下轄9個自然村,包括:碾張自然村、潘山自然村、 陳崾峴自然村、趙崾峴自然村、趙溝自然村、西山自然村、東溝自然村、惠溝自然村、堡子溝自然村等。
村駐地:碾張自然村。
歷史沿革
西漢文帝 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匈奴老上單于,率領14萬鐵騎,殺氣騰騰,一路南下,攻向大漢的北地、安定郡(今鎮原),侵朝那,占蕭關,擄民奪地,搶劫了大量財物和牲畜。北地郡都尉孫卬奮勇抵抗,因寡不敵眾,戰死疆場。匈奴人肆無忌憚,掠城破寨,打到彭陽,又燒毀回中宮,禍民月余,威協長安。西漢王朝遣大將軍張相如、欒布等發軍30萬車騎,向彭陽一帶(今建華)進軍,匈奴看到漢軍兵多將廣,軍威強盛,不待漢軍發動攻擊,匈奴人便望風而逃,漢軍收復失地。
北宋時 ,西夏國崛起威協北宋,為了抵禦西夏南侵,宋王朝在茹河上游選地勢險要而寬敞的地段築軍城堡寨,加強防守,將新築的軍城命什麼名稱好呢?有識之士便把新築的軍城命名為彭陽城。其意圖有二:一是西漢軍在古彭陽縣一帶將匈奴人驅逐出境,在上游築彭陽城以紀念茹河下游彭陽當年克敵制勝的歷史亮點;二是築軍城表示戰勝西夏的快心,預示宋軍像西漢軍一樣,勝利地保邊安民。事實證明,彭陽城建成後,對保衛宋境安全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太宗時復建了彭陽縣,屬原州管轄。這一時期茹河上游有彭陽城,下游有彭陽縣,進入了東西兩個彭陽地名並存時期。
明代初彭陽縣被廢,其原屬地包括今蕭金、顯聖、野林等地由鎮原縣轄屬,彭陽縣城便成了廢城。當地的村名彭陽,一直沿襲到如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茹河 上、下游相繼成立了“彭陽公社”、“彭陽鄉政府”,建華村歸彭陽鄉管轄。
2004年12月撤鄉並鎮,將原曙光鄉和彭陽鄉的閆溝、建華併入屯字鎮,成為鎮原人口最多的鄉鎮。 現在建華屬於屯字鎮管轄。
建華特產
建華地處山區,茹河穿村而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沃土平疇,物華天寶,曾是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糧食作物
主要有:小麥、玉米、高梁、糜谷、豆類、薯類,大麥;
經濟作物
主要有:藥材、花椒、黃花菜等。其中,黃花菜享譽全國,香飄五洲,被國家外貿部命名為“金針菜”;
蔬菜瓜果
主要有:杏子、蘋果、西瓜、桃、棗、梨、桑葚、石榴、柿子、核桃等果品素負盛名,尤以黃花、杏子為最。杏產品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產量居全國第二,素有“紅杏之鄉”美稱;
畜牧產品
主要有:皮張、羊毛、羊絨等。
其他產品
菸葉質優色黃,香味濃郁,被定為全國商品菸葉生產基地縣,石油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飲食文化
建華由於地處陝甘寧邊區,小吃品類繁多,玲琅滿目。正月初一食“扁食”(水餃),正月十五蒸面燈,正月二十三吃粘面,二月二日炒豆豆,五月端午包棕子,八月十五吃月餅,九月九日“打平伙”(幾家人合夥殺羊平均分配吃羊肉),臘月初八食“臘八飯”,直到除夕全家,甚至全族聚餐。
有豆腐花、豆腐腦、燴麵、涼皮、涼粉、糖角角、乾糧鍋盔、燒雞、清湯羊肉、羊羔肉等。尤其是粘面是建華生活的特色和特產。
風俗旅遊
地處陝甘寧邊區的建華 ,不僅有秦腔、眉戶、信天游、民歌多種藝術形式外,而且皮影、木偶更是“人間哪有幾回聞”。
隨著退耕還林的腳步,建華的植被覆蓋面逐年增加。山裡的野兔、貒、野雞、山雞、鴰雞等數百種野生物種,使建華不再寂寞。
在鎮原縣與慶陽市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是遊客遊覽文廟、“赫連城”、王新莊宋墓群、天恩寺、石崆寺、屯字原三顆明珠、王符紀念館、崆峒山、北石窟寺、彭陽古城等的必經之路。
宗教文化
建華以山泉為主,因土著居民以漢族為主。信仰主要以道教、陰陽說為主,道教的寺院主要有:二郎真君殿、無量山、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山神廟。受岐伯故里 、革命搖籃紅色南梁、慶陽香包甲天下的文化推崇,已經成了文化之鄉。
村內資源
沸石,石墨,鋁,金,石膏,沙土,石油
村里單位
甘肅省慶陽市屯字鎮建華村委員會
潘山國小
建華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