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勝村坐落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島中脊線--虹橋山南側。建勝村一帶,歷史上稱蓮花廟跟,曾屬鹽河鄉。本世紀50年初為鹽倉鄉六村。1957年成立建勝農業生產合作社。1984年恢復村建制時定名為建勝村,屬鹽倉鄉。由上灣、橫山頭、周家、勵家墩、林家、錢家、新橋頭、黃金墩、朱家塘、後朱家、灣後門、風箱墩、王家、費家、葉家、姚家、金塘嶺、小嶺下17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朱家塘。1992年,全村606戶、1900人。村民以朱、錢兩姓為最多,約占全村總人口的85%;此外有王、周、葉等姓。
地理位置
村東以延丘山中脊線為界自南而北鄰解放街道、海龍村、舟勝村;村南大海是峙頭洋的一部分,村境岸線西端依舟山市最大的汽車輪渡碼頭--鴨蛋山碼頭;村西有老鼠山橫臥擋寒,在田岙嶺與石礁鄉田岙村分界;村北在雅岙嶺與舟勝村、定勝村及石礁鄉的東方村相接。面臨大海,依山傍水,坐北朝南。329國道線在村內橫貫而過,水陸交通便捷。
經濟發展
建勝村東面是舟山市中心。現村裡的年輕人除在鄉、村辦企業工作外,幾乎全部進入城區工作。其中女性多在紡織廠、針織廠、製衣廠及飯店、賓館等輕工和服務性行業工作,年收入4000~5000元。一些文化程度稍高,社交能力較強的則自己經營服裝、小百貨及飲食等服務業,年收入在萬元以上。男性青年大多從事技術性工作,尤以從事建築、金工、機械、電器者居多,收入一般比女性高。在鄉、村辦的定海海山篩網廠和定海第五、第八羊毛衫廠等企業工作的50多名以女性為主的年輕人,月收入也在300~500元左右。而一些負責租賃承包企業的村民,其年收入則更高。中年人多數在村內個人經營的6家輪窯廠及其他企業工作。輪窯廠的業主,年收入1~3萬元,工人2000~4000元,其他企業則在5000~6000元左右。有40多名村民利用村區便利的海陸交通條件,跑起了運輸。1992年,全村個人經營的拖拉機30輛、貨用大卡車4輛、載客麵包車1輛。經營者年收入一般1~3萬元,經營汽車運輸的超過5萬元。村民在村內外務工的同時,種好責任田。
自1979年以來,村民陸續投資1260多萬元,造起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樓房63000多平方米,近70%的村民搬進了新房。許多新房裝飾富麗堂皇,家用電器齊全。
村莊文化
歷史上,客籍居民登島伊始,就近結茅建舍。日子一長,與原住居民連房結寨,形成聚居區。唐代,一些人曾在村北義頁河一帶築城,後因故移城至今成舟山市中心的鎮鰲山一帶。北宋時,經幾代居民捍鹵蓄淡,這裡的海塗被闢為鹽場。著名詩人柳永任鹽官時,曾有長短句《留客住》刻於石。南宋紹定三年(1230),官居宰相的舟山籍人余天賜曾在村北虹橋山滴水岩(瀑布,今建有庫容1235萬立方米的虹橋水庫)下創辦虹橋書院,促進了這一地區重學民風的形成。
村民重教尚學。近幾年,先後已有30多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村民錢德明的4個子女全部考上。朱岳惠於1960年以考分定海第一名保送舟山中學。30年後,他的兒子朱昌波又以考分舟山第一名進入舟山中學,後被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造,目前正在讀研究生。村長朱良成的兩個子女也分別考進浙江醫科大學和舟山商業學校。現建勝國小有教師9名,在校學生230名。舟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設在村內,葉寶根培育出的秈稻良種903便誕生於此。
村民素來疾惡如仇。清末貢生、村人朱佩蘭抓住縣衙吃錢糧把柄,帶頭抗捐抗稅,並冒死打起了定海有史以來第一起民告官官司,歷進艱辛,終於迫使浙江省衙對定海縣衙有關官員革職查辦。朱佩蘭則被破例錄為歲進士,其匾額尚存。時至今日,村民糾紛,也是採取以理服人的辦法解決。對於腐敗現象,村民敢於舉報。
村莊狀況
村民好音樂。逢年過節,村里總要邀請市內外、省內外的一些檔次較高的劇團和著名演員,來村獻藝獻技。朱良成不僅是經濟技術多面手、村里聞名的能人,會修各種農具電器,精於果木作物科學栽培,而且是這一帶民間音樂傳人,民間樂器件件拿手。《舟山日報》曾專門刊登過有關介紹他事跡的文章。
村人先後定居美國、紐西蘭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的有20多人。他們與家鄉親人的聯繫密切,對家鄉的建設給以關心和支持。
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朱阿岳是1959年就開始進入村級領導班子的老幹部,曾擔任過9年大隊會計、9年大隊長,從1985年開始任黨支部書記。他在村民中有較高威望。在以他為首的村領導帶領下,村民正在著手碼頭擴建和改建工作,以進一步繁榮海運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