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延長曲頸琵琶,身高1米左右,音箱呈梨形,面上有九品四相,四弦,腹中有響線,搖動琵琶時鏗然有聲,頸彎曲,頸頂部有一尖角似蠍尾,用於懸掛多餘的牛皮弦。其外形特徵盲藝人唱得好,“琵琶生來秋木材,長在深山靠在崖,砍柴的老伯砍回來,魯班師傅造成材,說書的把她抱在懷,銅心鐵丹懷裡揣,一對龍眼分擺開,九品四相面上排,四根金簪頭上戴,四根皮弦敬神來。”
曲頸琵琶音色優美,穿透力強(衰減小,傳得遠)。高音區明亮而富有剛性,中音區柔和而有潤音,低音區音質淳厚。《琵琶行》所描繪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是曲頸琵琶名副其實的演奏效果。
與琵琶配套的還有一些小物件,螞蚱、刷板、手拔、驚堂木。說書藝人運用這些小件,打擊節奏,模仿聲響,使獨角戲具有更豐富的表現力。 據《維基百科全書》記載,琵琶是東亞地區的傳統樂器,秦朝發明,圓形、直項、橫抱,南北朝時曲項、梨形琵琶從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在唐代紅極一時,宋代流落民間,清代出現琵琶曲譜。延長曲頸琵琶腹中有響線,與琉球的琵琶最為相似,不同的是延長曲頸琵琶頂部有蠍尾。關於蠍尾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周朝時,有一個盲人,雙目失明,生活無著,跳入河中自殺,突然,河岸上伸過來一根巨大的蠍子尾巴,把盲人勾上岸,盲人說,“別救我,救了,我也活不成,看不見,幹不成活”。原來救盲人的是個蠍子精,蠍子精說:“我送你一件寶貝,你就有救了”。蠍子精搖身一變,變成了一件像蠍子形狀的東西,拍擊有聲,彈拔髮出琵----琶之聲,盲人抱著這個東西走村串戶,彈著唱著,乞討為生。後人按其發聲之音稱為“琵琶”或“批把”。蠍子精捨己救人的故事廣為流傳。
曲頸琵琶製作工藝簡單,鄉間木匠就會製作,選用秋木、柳木等輕疏木材,鋸成梨形,挖空音箱,穿入鋼絲,扣一面板,掏空曲頸,置入秦把,修好蠍尾,在面板上沾上品相,購買牛皮線上好,後面沾上背扣,繫上背帶。製作規格可大可小,根據使用人的身高,容易操作,也根據材料,一般高1米左右,寬35厘米。簡單的製作工藝便於民間流傳。
曲頸琵琶主要在延長縣境內流傳,延長縣總面積是2368.7平方公里,目前有14.3萬人,位於延安市東部,延河下游。與延川、宜川相鄰,與山西省隔黃河相望。
延長曲頸琵琶的主要作用是給盲藝人說書伴奏,據故事情節,伴奏出或武將出征或文士喜怒哀樂氣氛。也可獨奏一些曲目。如《大啟板》四弦琵琶不僅能娛樂,還具有“安神”作用,民間大戶人家常請藝人“安神”,如遷入新宅,遇有婚喪大事。四弦暗喻四方安定劉邦有詩云,威加海內兮歸故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使用延長曲頸琵琶的盲藝人很多,代表人物是白旭章,白旭章師承延長縣麻池河村的劉旭旺,傳弟子四人如圖,已有兩人去世,其中劉君富傳弟子王殿亮,現年55歲,住張家灘鎮馬家窯科村,與父母生活在一起。
白旭章老人今年已經74歲,患腦血栓導致左手失靈,不能正常彈奏,現住延長縣交口鎮新窯科村,與老伴一起生活。老白13歲學藝,吹拉彈唱樣樣都會,特別是琵琶,彈得出神入畫,父老鄉親有口皆碑,曾經在交口、張家灘一帶走村串鄉說書,紅極一時,方圓百里40歲以上的人都知道新窯科村又個白老,琵琶彈得好。早在1957年,老人參加了陝西省第三屆民間音樂舞蹈公演大會。1984年,榮獲延長縣曲藝調演一等獎。1993年,入選《中國民間名人錄中卷》編號5409.
曲頸琵琶的輝煌已經稱為歷史,現狀令人深思。在普查過程中,我們找了許多藝人,琵琶都放在庫房裡,多年不用,落滿了灰塵,與農具、什物堆放在一起。白旭章老人從破舊的土窯洞裡拿出滿是灰塵的琵琶,王殿亮的琵琶少一根弦,早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用另外一根代替這根,王殿亮說,“說書的沒生意,連賣牛皮弦的都沒了,去年冬天我走了四個村子,一場數也沒說,一分錢也沒掙得”。在彈奏的過程中,面板上最常用的一根“品”掉了下來,急忙找來一桶乳膠沾上。琵琶幾年不用,有好幾根品都掉了,還是王殿亮的父親給沾上的。民間曲藝受到電視的衝擊,即使在偏遠的村莊,也通了電,農民都看上了電視,說書再也沒人聽了,沒有市場也就沒人學,王殿亮至今還沒有徒弟。
歷史淵源
周朝時,有一個盲人,生活無著,跳入河中自殺,突然,河岸上伸過來一根巨大的蠍子尾巴,把盲人勾上岸,救盲人的是一個蠍子精,蠍子精搖身一變,變成了一件像蠍子形狀的東西,盲人抱著這個東西走村串戶,彈著唱著,乞討為生。
基本內容
曲頸琵琶,身高1米左右,音箱呈梨形,面上有九品四相,四弦,腹中有響線,搖動琵琶時鏗然有聲,頸彎曲,頸頂部有一尖角,形似蠍尾。
基本特徵
1、曲頸琵琶外形:曲頸、蠍尾、梨形、腹中有響線。
2、面上有四相九品、龍眼。
3、音色優美,穿透力強,發出的音色象男低音,粗壯雄渾,深沉厚重。
4、盲人說書用的工具,並能為新宅、嫁娶、安神、祛邪之用。
主要價值
延長的曲頸琵琶及代表人物白旭章所演奏的曲調,有以下三個獨特方面:一是琵琶造型有別於其它琵琶;二是曲頸琵琶的四根弦定兩種音;三是曲頸琵琶說唱時前奏曲調獨特,
如“大起板”的基本調式,但還隨著不同情節隨意變化,緩彈時似黃河激浪,急奏時如鐵馬金戈,她的藝術風格就和陝北這塊黃土地一樣,單調而絢麗,貧瘠而富有,古老而年輕。民間曾對陝北四位著名說書藝人有以下評價:“李有明帥,張俊功怪,解民生蓋,王鳳和癩”他們各自擁有大批聽眾。但更有人說“四位高手莫張狂,比不過一個白旭章”,這就是延長曲頸琵琶獨特之處。就連全國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也沒有見過或者說演奏過白旭章這種曲頸琵琶。有關延長曲頸琵琶和它的代表人物白旭章的演奏風格。在著名作家高建群曾經主編的《延安文學》1990年第3期中已有記載。總之,延長曲頸琵琶和代表人物白旭章演奏風格已經登峰造極,不愧為民間樂器和曲藝說唱領域中的一朵奇葩,填補了中國琵琶類型的空白。
相關器具與製品
配件:刷板、驚堂木、手撥、螞蚱。
作品《金沙灘應宴》《楊六郎告狀》《呼延慶打擂》《雙頭馬》《風水傳》《青銅記》《五女興唐傳》《十二寡婦征東五虎平南》《金鐲玉環記》等。
瀕危狀況
人老技衰,人去技絕。沒有第五代傳人。現有的部分琵琶已損壞,缺少配件,因說書沒有市場,盲藝人多時不練習,手法生,技藝水平下降,加之傳統的曲譜無法適應現代人的欣賞要求。
保護計畫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保護現有的盲藝人,關心幫助改善其生活條件。
2、培養第五代傳承人。
3、製作曲頸琵琶。
4、拍攝曲頸琵琶宣傳資料。
內容保護:
1、全面細緻地開展普查,徹底摸清曲頸琵琶的歷史淵源、傳承關係、演奏技巧等狀況。
2、將普查資料歸類存檔。
3、開設曲頸琵琶培訓班,從根本上解決傳承難的問題。
通過宣傳、培訓將曲頸琵琶做為延長的一藝。並走向世界。
預期目標:
1、完善保護方面的基礎工作。
2、開設培訓班,使其後繼有人。
3、使延長曲頸琵琶成為文化館對外交流開放的視窗。
4、讓延長曲頸琵琶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