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特點
一、工程規模大,受限制條件多。龍門大橋屬於技術複雜性特大橋工程,大橋的建設涉及水文影響、通航及港口規劃、海洋環境保護、海域使用、海島利用、城鎮規劃等多方面因素。
二、地形複雜。龍門大橋跨越茅尾海,橋區水下暗礁眾多,水流情況複雜,增加了設計勘察和施工難度。
三、抗風性能要求高。龍門大橋所在地區屬於海洋性氣候,易受颱風影響,主橋的抗風能力是橋樑設計中的關鍵問題。
四、設計施工難度大。龍門大橋採用懸索橋結構,主橋跨度大,對主梁鋼結構、索塔以及錨碇的設計和施工均提出了較高要求。自治區領導多次聽取龍門大橋設計方案專題匯報,要求把國內外最新的設計理念、技術、材料、工藝套用到大橋的設計和建設中,選擇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施工單位承擔該橋的設計和建設,把龍門大橋建設成廣西最大跨度的跨海橋樑和北部灣經濟區的標誌性建築。屆時,龍門大橋將成為廣西濱海城市一道獨特的靚麗風景線。
地理環境
廣西濱海公路是連線防城港、欽州和北海三個北部灣重要城市的沿海高等級公路,是北部灣區域經濟聯繫的重要交通紐帶,也是廣西沿海旅遊的景觀道路,尤其是龍門跨海大橋作為連線防城港港區和欽州港區最便捷的一條通道,將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20多公里。濱海公路根據“近海、貼海、見海”的建設要求進行設計,建成後將把廣西北部灣地區沿海城鎮群組團、工業園區、港口碼頭、旅遊景點、海水養殖基地、對外口岸等連線起來,對加速沿海地區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和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加快發展廣西濱海旅遊業和海水養殖業,提高公路沿線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廣西交通形象、水平以及促進北部灣地區的開放開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地域特色
龍門跨海大橋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有兩座高度180米的紅色橋塔,橋塔之間是“一跨過海”的主跨,距離長達1.16公里。而整座橋的長度長達7公里。巧妙的是,兩座雄偉的橋塔都立在兩個小島上,無需在水中施工基礎,這樣施工難度不僅大減,也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太大影響。大橋周邊分布著許多小島,大橋橋塔顏色為明亮的中國紅,在藍天碧水中顯得光亮奪目。其次,中國紅配上線型優美的橋樑,整體視覺大氣、恢宏,為秀美的島嶼風光錦上添花。在造型上,大橋兩座橋塔採取中國古典龍門造型,寓意著北部灣經濟魚躍龍門,快速騰飛。而塔頂裝飾壯錦圖案,盡顯壯鄉風情。龍門跨海大橋起點位於防城港市公車鎮,終點位於欽州港區,項目線路總長17公里,其中橋長約7公里。從路線圖看,龍門跨海大橋是連線防城港港區和欽州港區的一個最便捷的通道,如果不架橋的話,由於茅尾海是內嵌式的海灣,線路需要沿著茅尾海海岸線往裡面繞彎,多走20多公里,更重要的是龍門大橋跨越茅尾海,充分體現了濱海公路的“近海、貼海、見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