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東龍鎮

廣西貴港東龍鎮

廣西貴港東龍鎮,聚居著漢壯兩族人民,在廣西貴港市北面(原廣西貴縣)約50公里,是武宣、來賓、貴縣三縣的交接點,北與武宣縣的通挽鄉緊鄰,西與來賓縣的石牙鄉相連,故集市熱鬧。東龍、通挽、石牙三處民眾互相來往,互相通婚,二三百年經久不衰。

東龍鎮位於貴港市覃塘區北面,全鎮總面積123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多人。全鎮現有16個村委會,303個村民小組。東龍鎮素有原貴縣“四大圩鎮”之稱。東龍鎮歷史上人才輩出,按照貴港市宣傳的說法,是人傑地靈。
東龍鎮是農業大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全鎮農作物種植面積達81405畝,其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21000畝,甘蔗種植面積達12000畝,甘蔗生產作為該鎮的經濟支柱產業,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農業盛產水稻、玉米、豆類、花生、蔬菜等;山林面積達10萬畝,有林面積達4萬多畝,主要是種植松樹、杉木和速豐桉;畜牧業發展迅速,同時改良了畜禽品種,成了東龍鎮的特色經濟產業,2003年全鎮豬出欄36500頭,年末存欄40000頭:肉產量2920噸;牛出欄600頭,年末存欄7600頭,牛肉產量54噸。
全鎮有三六、綠林、三江、太平等8座中小型水庫,常年有蓄水量1300萬立方米,生活和生產用水均可滿足需求,養魚業發展很快。全鎮非公經濟企業298家,其中木材加工企業60多家,成了東龍鎮轄區內209國道線兩旁亮麗的“風景線。
東龍街是東龍鎮政府所在地,是東龍鎮文化、經濟的中心。
東龍街,又稱石龍街、石龍圩,狹義上是單指街上這一塊的地盤,是不包括村裡的地盤的。石龍圩曾用名“山東石龍”、“石杏鄉”,今為“東龍”是近30年的事。今暫且用“石龍圩”提及,以方便遠離、久別家鄉的人士識別。石龍圩約建於明朝中期,至今有五百年左右的歷史,是個小圩鎮,到今天也只是個八千多人的圩鎮。
石龍圩,南方有座石山,她像一隻大花貓,弓著腰在捉魚,故稱貓兒山;西邊有座平地突兀而起的石山,高約百米,像一把犁尖直指天空,又像一隻大鯉魚從天而降直而險,故稱犁壁山。又有說她像一個人扛著一面大旗回頭走來,是石龍的主要特徵。如果說是石龍圩人,不識犁壁山,不爬過犁壁山,人們是不會相信你的。東南西近寺村山,東方緊靠的土山有蘭山、龍山、平天山脈——直通貴縣。
還有古寶山、飛鼠山、阿介山、七星嶺、古塔水庫、太平水庫、三江水庫、三元水庫等等,都在石龍圩的周圍。
石龍圩,東到西約長700米,並有一條小河,自北往南把石龍圩分為橋內、橋外兩部分。小河穿過石龍圩,在橋邊堆起一個約三百平方的小沙灘,厚約50厘米,金黃色的細細的河砂,也是石龍圩的一個標誌。可惜現在已經變質不見了,被一大排的樓房所代替。
最長的街為正街,為東西走向。還有鹽行街、米行街(即現在東街的一部分)、電行街(即現在東街的一部分)、鹽畢街(也稱豬仔行,即現在的北街)、橋頭街、油榨街、街心、高嶺街、鄭屋街等等。正東是第一菜市場,可容一千人左右;向西約100米是中央市場,可容一千五百人左右。正街的房屋全是兩層的瓦木結構的樓房,而且都是南方特色的騎樓,可供趕圩人作避雨防曬之用,也是經商的主要地段。
街西是由三合土混打而成,且鑲有大石塊。街中底下挖有一條用大石塊砌成的流水暗道,寬約80公分,高約一米二。各戶的生活用水都經此總溝流到橋頭河,很具科學性。石龍圩東西南北都按有大閘門、小閘門,總計三十多個。閘門一般都是用大樹松,堅木做成的,很堅固,這也是石龍圩的一個特徵(當然現在已拆去)。每座閘門方都配備有大小土炮(清朝時的土炮),一座兩名共有五十多門,現已放入貴港市的博物館保存。當然,這是當時石龍圩人作為防賊、自衛用,平時不能亂用。
下面從幾方面描述石龍圩的經濟文化、名人名事。
(一)經商方面:正街和兩大市場是經商的主要場所,配備齊全,有雜貨、百貨、針織、土布店、粉店、藥店、醬油、餅店、油店、米店、染布用的藍靛、農具店、打鐵鋪、金銀首飾店、旅店、鏢局、賭場、出名的豆腐糕、當鋪等等。
當鋪樓:當鋪樓前樓是兩層磚瓦木結構,後進約長二十米,寬八米,高五層,其基礎是用長80公分,寬40公分的大石塊砌至兩米高,再用青磚接上樓頂,樓頂呈四方形,層層留有槍眼,且雕龍刻鳳。兒時我經常跑到樓下仰頭觀看,感到有些目眩,可見其雄偉。
凡正街騎樓每家都安裝有一至兩塊,長約60公分,高30公分,表面光滑的石塊,叫中布石。何謂中布石?封建社會裡,農民自紡的紗,織成寬40公分,長4米的土布,再用當地出產的藍靛染好,然後接好方形,放在光滑的石塊上中打,此石叫中布石。中打的棍上細下寬,高約五尺,便於操作,叫中布槌。每條布須反覆中打幾百下,布面顯得光滑才能出售。每天清晨,家家戶戶,不論大戶小戶,都有人拿布到中布石中打。一時間,幾百個中布石同時發出叮叮咚咚、時遠時近的悅耳響聲,把勤人、懶人、閒人、客人、家畜禽獸等都驚醒,便開始了一天的生活。誰人都不許埋怨一聲,這是規定。這是1960年以前一二百年時間的石龍圩第一大奇觀也。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樂於說到這景,可惜的是這一奇景知曉的人已經寥寥可數了,今天把它寫出來,希望後世銘記。勤勞的石龍圩人把布中好、接好,讓商販來購買。計算時是按一匹一匹布計算錢的,很方便,故在舊貴縣就流行一句話“石龍人算數,一匹還一匹”,這句話流傳到武宣、來賓、象州、賓陽、梧州等地,也流傳至今。
土布自然成了當時石龍圩出口的主要商品,土布自然也是繁榮石龍圩的主要經濟來源。
石龍圩第二大奇觀,也是1960年以前的事:每逢石龍圩日,你到離石龍圩二公里外的貓兒山、太平山、東龍村,你就會聽到一陣接一陣“嚯嚯”的響聲,低沉而至,像一群黃蜂發出的聲音,這就是石龍圩日民眾趕圩時發出的聲音,這也是其他圩鎮所沒有的。按地理來說,石龍圩四周圍地勢高,中間低,呈鍋底形,而且街道夾雜,加上做生意的人們,趕圩的人們,吆喝聲多、雜、大、尖、高,故有此觀。但是現在人口比以前多了二倍,樓房多了三倍,趕圩的人多了四倍,而且多了機動車的響聲,反而沒有這種令人難忘的聲音,不知為何?
第三奇觀:上面說到的有一條自北向南穿過石龍圩的小河,每逢春夏兩個雨季,必有一場大雨製造的美景。洪水像一頭猛獸,像千軍萬馬的呼嘯聲,從北沖向南面,猛漲到二十米寬的橋頭,漫過橋面,激起一二米高的洪峰,頓時,石龍圩被分為兩段暫不通行。兩邊站滿了觀看洪水的民眾,也有一些是專門撈些水上漂浮物的。只消一兩個鐘頭,洪水就退去了,洪水來得快退得也快,人們又可以在橋面上自由來往。故有文人題詩:“橋頭之水長長長,朝朝長,長朝朝。”兒時父親帶我去觀看洪水,現在我又帶孫子們去看橋頭洪水,只是以前一年起碼有二、三次洪水可以觀看,而現在卻要三、四年才能觀看一次了,全球變暖,氣候變換,真是滄海桑田,心潮澎湃!每到雨季,遠處的親朋好友就會打電話回來打聽:橋頭水漲了沒有?可見,橋頭之水,已成為了石龍圩人心中的一個情節。
石龍圩的出名小吃,就是酸粉。其特徵爽口兼脆口,薄而韌,而且是牛肉巴作配菜,上好米醋、辣椒作配菜,凡是趕圩的人若不能吃上一碗酸粉是絕對不會罷休的,等也要等到一碗來解饞。故石龍圩的粉攤是從早上開張到第二天早上,從不簡斷。直到今天,貴港市的飯店,仍有一些老闆來石龍圩訂貨,每天五百條粉。說老實話,粉的質量遠不及以前了,因為高手們,均已謝世了。
石龍街有一種白豆,曾參加世界巴黎農產品的展銷會,很有名氣。這種白豆煲的湯,清而不濁,非常爽口清香,令人回味不窮,是別處白豆所不及的。可惜的是只有一畝地左右,而且是在犁壁山腳下,現在這畝白豆地已建成高樓大廈不復存在了。
(二)石龍圩的文化及抗日戰爭往事:
粵劇是石龍圩人喜愛的而又積極參與的一個劇種,誰都會唱上幾句“搜書院”,並有一支高水平的劇隊。老藝人們每年都要為本圩人演上二三十場粵劇,豐富了石龍圩人的文化生活。他們的拿手劇“胡不歸”、“梁山伯與祝英台”、“搜書院”、“劉三姐”、“小二黑結婚”等等經常拿到樟木、蒙公、黎塘、覃塘、貴港、武宣演出。貴港西江劇團的白英、溫德夫、陳雨影等藝人也是他們的好友,關係很好。直到現在,黎塘等地的粵劇發燒友,提起石龍劇人:梁立南、馮耀彬、陳杰、大腳板、細腳板等已故的藝人,都說他們的演技、樂器如何如何好、如何夠朋友,言語間流露出敬佩之情。
唱師也是石龍圩文藝特色之一,一般都是壯族同胞到圩里演出,如高龍村、長嶺村、昌平村、大農村等唱師隊都是有很高的水平。他們經常和石龍圩的藝人們切磋演技,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第三就是游菩薩。顧名思義,游菩薩就是抬著菩薩的神像遊行,可保一方平安興旺。石龍街百姓信服的菩薩是三統公及金仙寺里的神仙們。傳說三統公保一方平安,保生意興旺,每年到三統公的生日,或需求雨時,三統公的吉陵廟裡的大小總理們就會預先告之石龍街的善男信女,每條街的百姓就會用三牲果品、酒茶迎接游菩薩的隊伍。這一天,是全圩兒童們興高采烈的日子,因為他們可以跟著隊伍到處奔跑而不受約束,而且可以放肚大吃……
三統公的吉陵廟設在第一市場右上角約一百米遠的高嶺街里,占地約兩畝。裡面的社公樹已有一二百年的年齡了,可惜在那場浩劫里,也和其它大小社公樹一樣慘遭砍伐。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又重新種上了兩棵榕樹,30年了,小樹變成了參天大樹,又給了人們一片綠蔭和福蔭。
石龍圩比較出名的是三統公、三界公、馮四公、金仙寺等。三界公在昌平村,馮四公立在高龍村旁的龍灣廟,金仙寺在石龍圩旁(現以改為東龍中心國小)。每個菩薩都有一個優美的傳說。這裡就不再贅述了,以後專題道說。
至於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也入侵過石龍圩,他們是從貴縣經龍山、六閉、風流坳、留村進入石龍圩的。當時,石龍圩的三分之二能跑的人都逃到附近的壯族人民的村莊,如龍扶村、長嶺村等避戰火。鬼子入街,無惡不作,腥風血雨,狗都不敢亂吠。鬼子們搶百姓的米,殺百姓的豬,用百姓的鍋煮吃,之後再拉屎在百姓的鍋里。米行街里的老中醫,老學究陳端龍之妻坐月子不能跑,陳老即寫字在門:屋內女人坐月,不準進入。結果慘遭日本鬼子的殺害,母子兩人被陳屍橋頭的沙灘里,慘不忍睹。鬼子兵退後,陳老回家見狀,悲憤交加,滿街亂跑,高呼:“報仇、報仇、打倒小日本、打倒小日本。”全圩人無不為此落淚。故陳家歷代有人參軍,打擊外國侵略者。在對越自衛還擊站中,其孫一名,赴前線,立戰功。又:油榨街的一個小池塘旁,被日本鬼子炸彈炸開了兩個大坑,當場死了七個民眾。豬仔行(現在的北街)的許老,日本鬼來時,即越牆逃到溫屋碑頭約五百米遠,被日本鬼子當作活靶子打,被打中右腳,落下殘疾幾十年,十多年前,已含恨離世。當時,石龍圩人們對日本鬼子恨之入骨,曾有人黑夜摸進鬼子的宿地,偷槍枝等。
溫屋教頭溫阿化,守護家園,曾和鬼子交手,搶了一把日本鬼子指揮刀而走到阿界山,被人稱頌至今。蔡廷楷將軍曾把尚龍寺的尚龍巖洞作為軍火倉庫,抗擊日本,受當地民眾掩護……
日本鬼子對中國、對石龍圩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我們要世代相傳,不忘國讎家恨!
(三)石龍圩的名人:
現代的:
①正街梅竹公是貴縣四大詩人之一;
②石龍圩當鋪的子孫李運華是清華大學教授和博士;
③陳從才小名陳大伢,曾任國民黨反攻大陸總參謀長,擅長畫畫,被人尊稱:畫家將軍。改革開放後回石龍探親,在榮華飯店擺席請客,筆者曾作為某單位的小頭目而赴宴,親見其作畫。他身高1.75米左右,清秀,眉毛濃而長,挺有氣勢的一位大漢。在共產黨正確的對台方針下,在改革開放的政策感召下,石龍圩80%的華僑都回家探親了,兩岸人民又歡聚一堂了。
當然,石龍圩人外出比較成功的人士大有人在,只不過不願披露姓名罷了。東龍鎮的名人就更多了,如文革時曾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的郭耀卿(大農村、壯族);解放前的黃書僑(壯族),書法家韋某(閉村人、壯族),據說他寫“金仙寺”三個毛筆大字時,圍觀者有一、二百人,只見他扎腰帶,手握大毛筆,吼聲如雷,全身青筋暴突,“金仙寺”三字一氣呵成,蒼勁有力,人們掌聲四起,讚嘆不已。此三字,據說獲廣西第二名,得到清朝皇帝的表彰。可惜那三個大字,也隨那場浩劫被燒毀。有人說:“若還在,可值五千之錢。”山北鄉下龍村羅某,解放前,曾在東蘭縣任國民黨的縣長,棄身家,全力支持當時鄧小平搞改革百色起義,鄧小平曾贈與其一面紅七軍軍旗留念。這價值連城的軍旗,竟在那場浩劫被人當做抹檯布,最後失蹤,令人唏噓。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惜不是今天的主題了。
現在,主要說的是改革開放後的石龍圩,舊街已有一半改為新樓房了。石龍圩正式熱鬧的是新西街,她緊靠國道線,交通方便,南北走向長約一千米,全都是樓房,是現在的商業區。周圍是聞名全廣西的中板廠100多個。
現在的石龍圩青壯年人,從早到晚忙著做生意,老年人從早到晚忙著打麻將,小孩從早到晚忙著學習,家庭主婦從早到晚忙著研究食譜、衣料,節日忙著帶孩子去村上看菩薩,安排全家旅遊的路線,操辦紅白大事……新舊石龍圩,一切欣欣向榮,人們安居樂業,壯漢關係越來越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