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據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資料顯示,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兩棟近10000 平米的實驗大樓,內有與專業相配套的計算機軟體實驗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多媒體技術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嵌入式技術實驗室、物聯網技術實驗室、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室、單片機原理實驗室、微機硬體外設綜合技術實驗室、電子儀器與測量實驗室、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實驗室、可程式控制器實驗室、移動通信實驗室等近50個專業實驗室。
師資力量
據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資料顯示,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有教職工69人,其中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16人,中級職稱37人,具有研究生學歷者44 人,擁有博士學位10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1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人選1人,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名。廣西首批“八桂學者”1人, 廣西優秀專家1人,廣西首屆教學名師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2人。
學科設定
據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資料顯示,2012年全日制在校生1229人,其中研究生33人,本科生1196人。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等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5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套用技術2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優質專業,計算機基礎課實驗中心是自治區級重點教學實驗示範中心,科學與工程計算實驗室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實驗室,2010年獲得了廣西混雜計算與積體電路設計分析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和2011年首批獲廣西“八桂學者”崗位。
校辦企業
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國有企業―南寧市海通新技術研究所、經思科公司授權的思科網路技術學院、經過Pearson授權的VUE國際認證考試中心。
歷史沿革
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是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和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前身是數學專修科,設立於1960年。1972年成立數理化系,1978年分建成數學系,1998年更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2003年7月,組建成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2006年5月更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的前身是物理專修科,創辦於1960 年。1972 年與數學、化學專業合併為數理化系,1978年從數理化系統獨立出來成立物理系,1997 年5月更名為物理與電子工程系,2003 年6月組建了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2006年5月更名為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2011年11月,學校理工類學科調整,成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辦學成果
據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資料顯示,廣西民族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正式出版專著、教材20餘本;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及省部級學術期刊發表科研論文550餘篇,其中被SCI 、EI、ISTP收錄的論文15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子課題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25項,橫向課題3餘項,自治區級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7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各1項;區級精品課程1門;獲國家專利5 項,軟體著作權7項。獲廣西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