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初步候選人進行公示的通知
各高等學校:
根據自治區人社廳《關於開展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推薦工作的通知》(桂人社辦發〔2010〕43號)有關精神,在各高校推薦的基礎上,我廳組織專家進行了評選推薦。根據評選結果,經研究擬向自治區人社廳推薦韋化、夏寧、張學洪、席鴻建、黃春波、林若森、蔣治良、周善義、鍾瑞添、袁旭、尹瑞興、趙永祥、韋平等13名同志為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初步候選人。根據有關要求,現對13名同志進行公示,公示期5天。請各有關高校對本校候選人予以公示,並於4月12日前將公示結果書面報告我廳。
附屬檔案:
1.初步候選人名單
2.初步候選人主要突出貢獻事跡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
二○一○年四月八日
附屬檔案1、初步候選人名單
序號 | 姓名 | 單 位 |
1 | 韋化 | 廣西大學 |
2 | 夏寧 | 廣西醫科大學 |
3 | 張學洪 | 桂林理工大學 |
4 | 席鴻建 | 廣西財經學院 |
5 | 黃春波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
6 | 林若森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
7 | 蔣治良 | 廣西師範大學 |
8 | 周善義 | 廣西師範大學 |
9 | 鍾瑞添 | 廣西師範大學 |
10 | 袁旭 | 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11 | 尹瑞興 | 廣西醫科大學 |
12 | 趙永祥 | 廣西醫科大學 |
13 | 韋平 | 廣西大學 |
附屬檔案2、初步候選人主要突出貢獻事跡
韋化教授
韋化教授,曾留學日本國立廣島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電力系統最最佳化領域的研究,在本領域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曾兩次應邀到清華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主持的“基於最佳化理論的互聯電網CPS標準下的AGC控制策略研究”項目,投入廣西電網運行一年多來,獲得了多發電量超過1.5億度的經濟效益,比傳統的PI控制減少了AGC機組的調節次數近60%,保證了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主持的“基於最佳化理論的廣西電網水火電力最優聯合調度”項目,取得了每個調度周期(24小時)節約燃煤約1000噸的經濟效益,達到節能最佳化調度,實現“節能減排”、“零棄水”的調度目標,體現了最佳化理論廣闊的套用前景。主持的“最優潮流套用軟體模組嵌入蘇丹國調OPEN-3000EMS系統”項目,經過激烈的國際競標,擊敗了西門子等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實現了我國大型電力軟體走出國門零的突破。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高校博士科研基金1項、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究項目3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及廣西電網公司等科技項目20餘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一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其中在世界著名的學術刊物 IEEE Transaction Power Systems 上發表文章6篇,國際會議20餘篇,被SCI、EI、ISTP收錄50餘篇。2008—2009年,國家專利3項:(1)調度子站通信集成伺服器;(2)網路單向通信控制裝置;(3)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裝置。
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帶領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廣西高校自治區級教學團隊;主持的“電力系統分析”課程被評為廣西高校自治區級精品課程;主持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複合型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基地”獲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主持的“地方綜合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整體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教改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廣西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的“工、學一體化的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改革與實踐”教改項目,獲廣西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
首批廣西高校教學名師,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首批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夏寧教授
創新性開展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得到國內同行的認可和好評,是廣西內分泌代謝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10項,在研究糖尿病併發症的防治和甲亢突眼的免疫機制方面達國內外先進水平,為糖尿病併發症的防治和甲亢突眼的治療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獲廣西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2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SCI收錄2篇,影響因子5.05),主編出版著作1部。主持承擔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1項。《2型糖尿病KK小鼠視網膜細胞凋亡研究及APP17肽對其影響》 2005年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早期Graves眼病免疫機制的相關研究》 2007年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內科非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變化及與中醫虛症關係的研究》 1997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β細胞能量狀態與胰島素分泌調控機理的研究》2001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 排名第4;《提高廣西高校綜合實力對策研究——關於制定廣西十一五規劃的建議》 2006年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6。
張學洪教授
主持完成國家“863”課題(2003AA601060,國撥經費:642萬元,第2負責人)、國家基金(40663002)各1項和省部級項目10項,以及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方面橫向課題100多項,累計獲得的科研經費超1000萬元,為廣西環境保護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現主持國家重大水專項課題(2008ZX07317-02-03,國拔經費:1100萬元)和廣西科技攻關項目“北部灣經濟區水資源與水環境保護集成研究”等科研項目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2項排名第1)、三等獎3項,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排名第1)、二等獎2項。出版專著4部、教材3部,主審教材1部;發表科研論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10多篇)。2009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高鹽度採油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研究與套用(排名第1); 2008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水污染治理技術研究及在桂林市工程示範(排名第1);2007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桂林市水環境質量改善與綜合示範(排名第3);1995年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土壤離子電導率測量尋找隱伏礦的研究及找礦效果(排名第5);2009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砷的吸附與沉澱—溶解作用研究(排名第2);2008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城市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排名第2);1996年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多種新方法尋找隱伏銻銅礦研究及找礦預測(排名第7)。2008年獲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具有地方特色環境類套用本科人才培養(排名第1);2008年獲廣西教學成果二等獎: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排名第3);1997年獲廣西教學成果二等獎:給水排水專業聯合辦學實踐(排名第5);2009年獲國家級教學團隊(主持人);2008年獲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持人);2007年獲國家級精品課程(主持人);2006年獲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1)《一種修復鉻污染水體的裝置》(ZL200820104309.5);(2)《直流電解污泥反應器》(ZL200420092297.0);(3)《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屬方法》(ZL20071010805.2)。
席鴻建教授
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和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廣西軟科學、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廣西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等20多項;公開出版了《中國—東協人才培養研究》、《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提升與跨越》等專著10多部;公開發表了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SCI20餘篇)。主持的《地方綜合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整體改革研究與實踐》和《適應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需要的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改項目分別榮獲第五屆、第六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混沌及周期運動等的若干問題研究》項目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圖及連續體映射的動力系統的研究》項目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大循環戰略-建設自由貿易區與融入區域經濟背景下廣西發展循環經濟對策研究》項目獲廣西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黃春波教授
2002年創建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獲國家精品專業和教改試點專業;擔任課程負責人《居室空間設計》和主持申報《成衣設計》獲國家精品課程;是室內設計技術重點建設專業及專業群示範建設負責人和專業帶頭人;2007年榮獲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08年所帶領的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年所負責部門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在高職院校中起到了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2009年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榮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排名第一。2007年獲第七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職組優秀獎,排名第一。2009年主持申報的《民族建築裝飾設計與套用》獲廣西自治區級精品課程,排名第一。2007年獲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08年所帶領的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年所負責的藝術工程學院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4年獲“全國百名優秀室內建築師”。2005年獲“廣西十佳室內建築師”。 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林若森教授
2002—2009年擔任系主任期間帶領全系教師抓好專業規劃、開展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帶頭將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建設理念融入高職專業教學改革之中並加以實踐,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製造類專業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每年都達到97%以上,組織學生參加全國高職技能大賽2008、2009連續兩年獲得二等獎。帶領的數控技術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先後評為國家教學團隊和廣西自治區級教學團隊。主持開發的課程“零件數控銑削加工”2008年評為國家精品課程。擔任帶頭人的數控技術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廣西精品專業“數控技術”專業;廣西精品課程“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負責人。近五年主持省級教改及科研項目6項,參與省級教改及科研項目10項;其中《高職數控技術生產性實習基地建設實踐探索》榮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廣西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第一;主編高職高專教材2本;公開發表論文13篇。近三年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 2005年獲“廣西職業教育先進個人”。2008年獲“國家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和“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主動整合校、企資源,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開發技術改造以及產品加工製造等業務。承接企業產品加工業務每年創產值2000萬元、利潤200萬以上,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與技術開發每年超過15項;還通過大膽實踐,與企業合作,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廠”和通過實習基地外置,建立“廠中校”等方式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極大的改善了實訓教學條件。
蔣治良教授
近5年來,在納米催化分析、共振散射光譜分析、催化動力學分析等前沿學科領域開展了較系統的創新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為推動我國分析化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獨立開創了納米催化光譜分析新方向,發展了4大類免疫納米金催化-銀/金/銅/氧化亞銅微粒共振散射光譜分析新技術,建立了16個臨床分析和環境分析新方法。在該方向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成果,在國際一流自然科學刊物發表SCI影響因子IF大於4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4篇,IF高達7.717的《Clin. Chem.》論文、IF高達5.454的《Anal. Chem.》、IF高達5.062的《Biosen. Bioelectron.》論文是廣西相應三個學科SCI一區和Top journal論文零的突破。2009年《配合納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和螢光光譜研究及其在環境藥物分析中的套用》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模型蛋白質與靶物相互作用的機理及後續效應研究》獲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五。《免疫納米催化共振散射光譜分析》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一。
獨立開創了納米粒子共振散射光譜學與光譜分析新領域,發展了共振散射光譜學與光譜分析新理論。發現較大粒徑納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導致散射光增強的根本原因之一;納米微粒的共振散射效應、光源的強度分布及檢測器的光譜回響曲線、分子吸收是產生同步掃描散射峰的三個主要因素;共振散射效應是導致液相納米微粒物質呈色的又一重要原因。建立了40餘種重要物質的70多個共振散射光譜分析新方法,發表SCI論文60餘篇,其中IF高達4.04的《Environ. Sci. Technol.》論文是廣西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國際Top journal論文零的突破。2004年《無機納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譜研究及其分析套用》項目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3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3項(授權4項),共發表SCI論文120餘篇,其中SCI國際一流期刊(Top Journal)論文10篇,IF大於3的論文17篇。
周善義教授
主持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門,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在蟻科昆蟲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先後2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1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發表研究論文80多篇,出版專著1部,發表新物種60多個。《廣西蟻科昆蟲系統分類研究》200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中國切葉蟻亞科系統分類研究》2009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高師生物學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3。鍾瑞添教授
鍾瑞添教授是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員,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馬恩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區社科聯副主席,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廣西師大基地的首席專家。獲“廣西優秀專家”、“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廣西高校傑出科技人才”等榮譽稱號。致力於科學社會主義教學研究與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出版個人獨著和主編學術專著共15部,教材4部,發表論文近50多篇,成果累計總字數達150多萬字。成果曾獲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佳作獎1項;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共3項;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1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家教育科學重大項目子課題和國家“985工程”項目各1項,自治區重大項目2項,社科規劃課題3項,教改項目3項,項目總經費達到100多萬元。作為學科帶頭人成功申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兩個博士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創新性開展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理論與實踐探索,成就突出。連續多年深入恭城、富川、龍勝、賀州、宜州、昭平等地民族農村做調查研究;承擔了這方面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985工程”項目;取得了《印象恭城》《新農村新型農民》《論縣級政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等系列成果;成果在桂林、賀州、河池等地的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中起到了宣傳、指導和引領的作用。
致力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研究和普及,影響廣泛。承擔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方面的兩個重大項目;主持編寫的《真理,您告訴我》《從政明鏡》《永葆先進性》等著作,突出了科學性、系統性、時代性和可讀性等特點,被選為全區大學生、黨員和幹部理論學習指定讀物,為理論普及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袁旭研究員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三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一項,主持教育部重大課題子課題一項;省部級項目等共32項,出版專著18部,發表論文41篇;獲省部級特等獎一項(排名第一),省部級一等獎二項(排名第一、第二)、省部級二等獎二項(排名第一、第四)、省部級三等獎一項(排名第一);省部級及廳及成果套用24項。“廣西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08年獲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環北部灣物流經濟聯繫協調發展研究”2008年獲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西部高職高專教育專業調整與產業結構調整研究與實踐”2004年獲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體制與機制的分析”2004年獲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結構調整和質量監控研究與實踐”2009廣西省級教改特等獎,排名第一。“機械模糊可靠性設計理論”2002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十一、尹瑞興教授
在心肌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的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以第一負責人申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3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4項。共發表論文249篇,其中英文論文52篇,SCI論文34篇(均為第一或通訊作者),影響因子大於5.0有2篇,總影響因子為81.166;中華系列期刊45篇,Medline收錄47篇。冠心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和再狹窄的防治研究,2006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心肌細胞凋亡機制及其干預措施的研究,2009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二尖瓣球囊擴張術前後心血管活性肽變化的研究,2001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心內膜心肌纖維化診斷和鑑別診斷的研究,199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心肺心鈉素及其與心功能不全關係的研究,199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2。複雜異型縫隙連線通道和磷酸化對心臟細胞通訊調控的研究,2006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4。
十二、趙永祥教授
主要致力於免疫移植藥物、腫瘤疫苗和生物醫學工程技術臨床診治新方法研究。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8項,省級課題9項,經費1230萬元;成果鑑定兩項,申請專利3項。在TRANSPL IMMUNOL等SCI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11篇。創建了廈門大學、海南醫學院兩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和海南省熱帶病重點實驗室疫苗研發中心。成功實施了國際上首例高危複雜多合併症臨床心臟移植;提出了主支氣管斷裂診治新思路。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福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美國腫瘤生物預防治療研究優秀成果獎(排名第一),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中南大學省級重點學科新技術套用推廣獎(獎牌)(排名第一)。十三、韋平教授
作為廣西家禽與禽病學科的帶頭人,先後主持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廣西科技攻關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0多項。在三黃雞馬立克氏病分子抗性育種、禽腫瘤病快速鑑別診斷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在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及其防控的研究等居國內先進水平。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制定廣西地方技術標準5個,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在GenBank累計註冊120條病毒及雞的序列。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等成果獎勵。帶領本學科團隊為家禽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積極將研發的成果套用到家禽生產中,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累計達2億多元。“禽腫瘤病快速鑑別診斷技術的研究與套用”,200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廣西雞大腸桿菌的研究”,199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2。“抗小鵝瘟及鴨瘟的雙價高免血清的研製”,2008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禽副粘病毒病快速鑑別診斷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00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1998年獲“自治區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廣西青年科技獎”;1999年獲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