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渠
①唐改隋*通濟渠為廣濟渠。②元中統二年(1261年)開浚的灌溉渠。起自今河南太行山麓沁口古蹟,築堰遏沁水入渠東流循古朱溝、沙溝等水入黃河,溉濟源、河內(今沁陽)、河陽(今孟縣)、溫、武陟五縣民田三千餘頃。後二十餘年淤廢,天曆中修復。今濟源、沁陽、溫縣境內猶有廣濟河,是其遺蹟。③明景泰五年(1454年)左僉都御史徐有貞主持所開浚用以疏導黃河決流的渠道,在今河南北部山東西部沁水運河之間。先是正統末黃河決流沖毀山東壽張縣東沙灣運河堤,漕運阻絕,屢塞複決。至是有貞開渠西接黃河、沁水,東抵張秋(沙灣北十二里),使決流不復東沖沙灣,改自張秋北出濟運。逾年功成,沙灣遂塞,漕運復通。弘治後全河南趨入淮,渠道堙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