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關於實施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經濟議案辦理方案的總體規劃的通知

各地和有關部門還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進一步制訂扶持老區的傾斜政策,更好地促進老區建設的發展。

(1996年1月11日粵府辦〔1996〕9號)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現將省民政廳《關於實施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經濟議案辦理方案的總體規劃》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關於實施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經濟議案的辦理方案的總體規劃

為了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於進一步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經濟的決議》和省政府《關於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第24、25、37、73、91、111、123、125號議案的辦理方案報告》,特制定本總體規劃。

一、我省老區建設的現狀

我省現有老區村莊45985個,2001萬人,占全省戶籍人口的30.4%,分布在1347個鄉鎮,8788個管理區。其中“二戰”和“抗戰”時期的老區村莊10856個,655萬人;解放戰爭時期的游擊根據地村莊35129個,1346萬人。

“八五”期間,全省多數老區的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至1994年底,全省老區工農業總產值達621.8億元,人均年收入達1488.5元,老區的鄉鎮年機動財力超30萬元的有1064個,管理區年集體經濟收入達3萬元以上的有4262個,分別占全省老區的鄉鎮和管理區總數的79%和48.5%。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區一些老區鄉鎮的人均收入,已達到或超過當地非老區的平均水平,部分老區民眾的生活已開始步入小康。老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大大改善。全省所有有老區的鄉鎮和66%的老區管理區通了公路,94%的老區村莊通了電,56%的老區管理區通了電話,75%的老區鄉鎮通了程控電話,86%的老區村莊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98%的老區鄉鎮實現了“四有”(有一所中學、一間衛生院、一個文化站、一個農科站),99%的老區管理區有國小,80%的老區管理區有醫療站。過去老區存在的“五難”即行路難、照明難、飲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的問題已有了很大改變。

但是,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差等原因,加上1991年至1993年新評劃的解放戰爭時期的游擊根據地村莊數量大,占全部老區村莊和人口的三分之二強,對這部分老區的扶持僅僅是近兩年才開始,所以部分老區仍未解決脫貧問題,仍然存在“五難”問題,生產和建設發展仍然很緩慢。據統計,至1994年底,老區人均年收入在500元(按1990年不變價)以下的,全省還有3294個村,130萬人;有老區的鄉鎮年機動財力不足30萬元的還有283個,占21%;管理區集體經濟收入不足3萬元的還有4526個,占51.5%;3012個有老區的管理區未通公路,2759個老區村莊未通電,3832個管理區未通電話,6493個老區村莊、264萬人存在人畜飲水困難,9個老區鄉鎮未有初級中學,109個管理區未有國小,1862個管理區未有衛生站。因此,扶持老區脫貧和解決“五難”問題,仍是艱巨的任務。

二、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

按照省人大常委會《關於進一步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經濟的決議》和省政府辦公廳粵府辦〔1994〕71號檔案的精神,實施議案期間,我省扶持老區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扶持老區的力度,促進老區的建設和發展,縮小老區與非老區的差距,體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則。

總目標是:解決老區的脫貧和“五難”問題,使全省老區工農業總產值保持年遞增15%以上,其中農業總產值年遞增7%,到2000年,力爭大部分老區民眾生活水平達到省政府確定的小康標準

主要指標是:

1.1998年前扶持未脫貧的130萬老區民眾年人均收入達到省政府確定的脫貧標準,2000年使大部分的老區民眾生活水平達到小康。

2.扶持年機動財力未達30萬元的283個老區鄉鎮,使其機動財力達到或超過30萬元。

3.扶持集體經濟收入未達到3萬元的4526個老區管理區,使其集體經濟收入達到或超過3萬元。

4.扶持3012個老區管理區通公路,使98%以上的老區管理區通公路。同時扶持改造通往老區鄉鎮的公路,改變其路面窄、路質差、行車難狀況。

5.扶持2759個老區村莊通電,使老區村莊的通電率達到98%以上。

6.扶持未通程控電話的老區鄉鎮全部通程控電話,扶持未通電話的3832個老區管理區通電話。

7.扶持按國家規定標準屬於飲水難的老區村莊全部解決飲水困難問題,積極扶持發展老區小水電事業,使老區的水力資源利用率達到50%以上。

8.扶持改造全部老區鄉鎮、管理區、村的中國小危房,根據實際需要扶持未有國小的老區管理區、村莊新建國小,使全省老區基本實現“普九”義務教育目標。

9.扶持老區鄉鎮衛生院搞好“一無三配套”建設,扶持未有衛生站的老區管理區儘可能建立衛生站,解決老區民眾看病難問題。

10.扶持發展老區科技、文化事業,因地制宜興辦老區農科網站,改善老區鄉鎮文化設施,增建廣播電視轉播站,使老區村莊的廣播電視三套節目信號覆蓋率達到95%以上。

三、組織實施措施

組織實施老區建設議案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省政府辦公廳粵府辦〔1994〕71號檔案規定,承擔起各自的扶持責任,落實各項扶持指標。今後扶持老區的路子是:加強領導,增加投入,部門和塊塊負責相結合;實行政策傾斜,依靠科學技術,發揮優勢,綜合開發,大力發展商品生產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搞好基層組織建設,兩個文明一起抓。

(一)進一步加強對扶持老區工作的領導。老區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在老區存在的貧困和發展緩慢問題,不僅影響著我省20年實現現代化的步伐,也影響著老區民眾與黨和政府的感情。所以,大力扶持老區建設發展,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不僅是一項經濟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對此應有深刻的認識,把扶持老區工作列為本地區、本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擺上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從財力、物力、人力上加大扶持老區的力度。領導要經常深入檢查本地區、本部門扶持老區的工作,及時出面組織解決扶持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二)實行塊塊和條條相結合的責任制。各市、縣和省直有關部門都要負起責任,根據總體目標和任務,結合本地區、本系統的實際情況,制訂出“九五”期間扶持老區的量化指標和具體計畫,把指標、任務分解到年度,分年實施,先易後難,逐年完成一批任務,最後進行攻堅。各市、縣對當地老區負責總體扶持,重點扶持鄉鎮機動財力、管理區集體經濟收入達標和老區民眾脫貧問題。省直部門按業務分工實行對口扶持。公路、交通部門負責扶持解決老區鄉鎮低檔次公路改造和老區管理區通公路的問題;供電部門負責扶持解決未通電的老區村莊通電的問題;水利部門負責扶持解決老區的飲水困難和發展老區小水電的問題;電訊部門負責扶持解決老區鄉鎮開通程控電話和未通電話的管理區通電話的問題;教育部門負責扶持解決老區學校危房的改造問題;衛生部門負責扶持老區鄉鎮衛生院解決“一無三配套”建設和發展老區管理區衛生站的問題;科技部門負責扶持建立農科網站的問題;文化和廣播電視部門分別負責扶持老區發展文化事業,解決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的問題。

(三)增加扶持老區的資金投入。省財政除每年安排專項支援老區發展生產資金1500萬元外,省扶貧基金的安排要確保把老區作為重點之列。各級財政都要增加對扶持老區的資金投入,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增撥扶持老區的專項資金。省扶持老區專項資金,重點安排扶持老區較多、較貧困的市、縣。經濟較發達的市、縣,省原則上不再安排扶持老區資金,這些地方的老區建設經費,主要由所在市、縣解決。省直各有關部門安排扶持老區的資金,不能少於粵府辦〔1994〕71號檔案中提出的數額,扶持任務重的還應增加。各專業銀行,特別是農業銀行,也要加強對老區的扶持,優先安排老區的貸款項目。各地和各有關部門對扶持老區的投入,不能只看經濟效益,片面強調按經濟規律辦事,還要看社會效益,講政治任務。要繼續發動社會力量,採取多渠道、多方式籌集扶持老區的資金。繼續開展富幫貧活動,各大中城市和珠江三角洲比較發達的地區,要主動支持老區建設。各市、縣要把各項扶持資金管理使用好,使之產生更大的效益。

(四)大力扶持老區發展資源型企業和“三高”農業。按照“八五”期間的經驗,今後扶持老區發展經濟,主要扶持發展資源型企業和“三高”農業。對機動財力和集體經濟收入未達到標準的鄉鎮、管理區,重點是扶持發展資源型企業,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扶持發展“三來一補”企業。對老區農戶的扶持,主要靠通過扶持發展“三高”農業,開展“一鄉一品”活動,並優先扶持未脫貧的農戶,幫助他們解決種苗和科學管理的費用。各市、縣要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充分發揮老區山地多等自然條件優勢,重點扶持發展林、果、茶、藥的名、特、優產品;建立老區“三高”農業基地,逐步向基地化、商品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五)大力開展科技扶持。大力推廣科學技術,是扶持老區發展的重要措施。教育部門要下功夫抓好老區的文化教育,逐步提高老區的整體文化水平和勞動力素質。要多形式、多渠道為老區培養科技人才。高中、中專、大學招生,應對老區考生給予適當照顧。省繼續為老區培養人才。各市、縣也應開拓門路,選送一些老區青年到大專院校培養。同時採取辦培訓班的形式,廣泛組織老區人員進行各種科技培訓,提高老區勞動力的科技水平。農業、科技部門要扶持老區建立健全農科站、科技協會等組織,使老區科技服務網路化。各地農科、林科等機構要大力向老區推廣種養、“三高”農業等科學技術,幫助老區民眾提高種養效益。組織、人事部門要繼續選派科技幹部到老區鄉鎮掛職,提高鄉鎮領導班子推廣科技的積極性。

(六)落實傾斜政策。多年來,國家和省政府都制訂了一系列扶持老少邊窮地區的傾斜政策,各市、縣和有關部門要落實對老區的傾斜政策。在稅收、收費方面,要認真落實中共廣東省委粵發〔1995〕9號和省政府辦公廳粵府辦〔1994〕71號檔案的有關規定,該減的減,該免的免。發展小水電是老區的資源優勢,各市、縣和有關部門應該落實國家和省政府制定的扶持小水電政策。今後,凡是對國家和省已定的扶持老區政策不貫徹落實的,各級監察部門要進行監察,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各地和有關部門還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進一步制訂扶持老區的傾斜政策,更好地促進老區建設的發展。

(七)加強老區基層組織建設。改變老區貧困落後的面貌,關鍵靠有一個善於帶領民眾治窮致富的領導班子。各市、縣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把老區鄉鎮一級黨委、政府和管理區黨支部的領導班子建設好,要挑選真正有能力、有幹勁、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敢作敢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員進領導班子。要關心老區管理區、村幹部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報酬問題,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治窮致富的帶頭人。

(八)廣泛調動老區民眾治窮致富的積極性。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老區的扶持,僅是外因,廣泛調動老區民眾治窮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是內因。各市、縣、鄉鎮政府要深入做好調動積極性的工作:一方面要抓好思想教育,教育老區民眾發揚革命傳統,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克服“等、靠、要”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據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教育和引導老區民眾確立商品生產意識。這方面既要做口頭的宣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以典型引導,要下功夫抓出一批典型,讓老區民眾看得見、摸得著,以事實促使他們轉變傳統的自然經濟觀念。還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消除各種消極因素,為調動老區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