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副職扎堆門

廣東佛山副職扎堆門

3月15日,佛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行政機構編制科科長蔡國雄指出,“副局長比較多”,是大部制改革的一個過渡時期的合理現象。 蔡國雄坦承,佛山大部制改革才兩三年,人員退休和調動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進行過渡。 對於大部制改革中的人員安排來說,“自然減員”不是很好的選擇。

網曝

2012年3月12日,網友“dws0757”在佛山本地論壇曝出的一條網帖爆出“佛山最牛的局”內幕,訊息來源

則直指3月9日在高明區政府網發布的一條人事任免通知。
“佛山高明區市場安全監督局有14位副局長”奇景遭網友圍觀,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4日該網友又在論壇曝光稱“14個副局太少了!高明國土城建和水務局竟然有20名局長!”。
佛山市高明區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20個;區市場安全監督局:14個;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14個;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13個;區委宣傳部文體旅遊局:9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8個;區經濟促進局:7個......佛山市高明區區級大部門的領導職數紛紛登榜,一時媒體輿論譁然。網友“田園牧歌”直斥“高明區的經濟總量只相當於順德一個大鎮,要這么多官幹嘛?”“改革的阻力就是既得利益者!”,更有網友乾脆建議“申請世界吉尼斯紀錄”。

回應

3月15日,佛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行政機構編制科科長蔡國雄指出,“副局長比較多”,是大部制改革的一個過渡時期的合理現象。當年佛山進行大部制改革,政府部門由五六十個單位合併為16個大單位。在原有人員不減退以及保留原職的前提下,以致出現“副局長扎堆”現象。“這些副局長大多數在四五十歲,正值當打之年,我們不可能免去他們的職務,或另任其他職務,而是繼續保留他們原來的職務待遇”。
蔡國雄坦承,佛山大部制改革才兩三年,人員退休和調動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進行過渡。佛山實施大部制改革後,合併的大單位除了設定“局長”一職,還設立多個“常務副局長”、“常務委員”等職位。這時的常務副局長一般是以前的正局長,而常務委員是以前的副局長。


18日,佛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接受了記者的正式採訪,表示網友反映的情況確實存在,屬於大部制改革過渡時期的做法,需要通過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和組織人事制度等配套改革逐步最佳化。
針對此事,19日人民網推出首頁調查《將副職扎堆現象歸結為“大部制”改革,您咋看?》。至19日23時56分,共有7091人次參與了本次調查,超過八成網友表示反對,認為“改革不動真格等於走過場”。

來論

領導為什麼只能上不能下?
廣東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認為,大部制改革不能讓一部分領導幹部的利益受損,這在道理上沒什麼可以質疑的,但是對老百姓、對改革的評價會產生負面影響,讓老百姓質疑這改革是“真轉”還是“假轉”。
對於大部制改革中的人員安排來說,“自然減員”不是很好的選擇。首先,這雖然照顧了少數人的利益,卻損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在企業改革中,工人說下崗就下崗,而政府改革,領導為什麼就只能上不能下?”即便是領導幹部平調,但為什麼改革前會有這么多人員,這也是組織部門要思考的問題,不能讓改革來承擔這個成本。“為什麼我們這些有優秀管理才能的公務員非得要做官,說白了就是公務員利益太豐厚。因此,‘大部制’ 改革中出現的副職扎堆的問題,不是穩定幹部隊伍的問題,而是怎么看待改革的問題。用汪洋書記的話說,就是現在的‘大部制’改革只是發生了物理變化,而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