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郊一區農民協會

三月,廣東省成立農民運動委員會,在廣東各地組織農民運動,當時廣州市郊分為四個區,芳村屬於市郊第一區,市郊一區農民協會,是廣州市郊成立最早的區一級農民協會,一般人稱芳村農會。 1924年8月15日,廣州市郊一區農民協會在芳村花地的謝家祠成立。 影響更深遠的是,從1924年8月起至1927年上半年止,廣州市郊建立四個區一級農會,66個鄉一級農會。

一九二四年,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了,隨之農民運動,蓬勃發展。三月,廣東省成立農民運動委員會,在廣東各地組織農民運動,當時廣州市郊分為四個區,芳村屬於市郊第一區,市郊一區農民協會,是廣州市郊成立最早的區一級農民協會,一般人稱芳村農會。
當時廣州人時稱“四大農頭”的彭湃、阮嘯仙、周其鑒和羅綺園,在市郊開展農民運動,林寶宸與他們往來密切。在他們的幫助下,林寶宸聯絡芳村農民兄弟共商籌建一個農會。
1924年8月15日,廣州市郊一區農民協會在芳村花地的謝家祠成立。當天各鄉的農民代表齊集謝家祠,各界前來道賀,可謂盛況空前,彭湃到會祝賀並作演講。
這在當時是一件新鮮事,引發全城轟動,各大報章爭相報導,其中以廣州《國民日報》1924年8月18日刊發的紀實較為翔實:
“……十一時開會至四時始散,當場會員不下千餘人,來賓百餘人。開會秩序首由何覺非主席宣布開會理由,來賓相繼演說,痛快淋漓,全場感動。又請廣州市人力車工人俱樂部同人赴會助慶,再由振大軍樂隊奏樂。後茶會拍照完畢,列隊巡行。會員手執小旗沿途口呼農民萬歲,是晚又由西關天風新劇社社長麥嘯霞偕同社員40餘人,冒雨到場演劇助慶……”
市郊一區農會的成立,猶如星星之火,很快便燃成了“燎原之勢”。在短短几個月內,農會人數猛增到上千戶,農民自衛軍也隨即建立起來,而謝家祠成為農會幹部的學習基地和農民自衛軍的集訓基地。
影響更深遠的是,從1924年8月起至1927年上半年止,廣州市郊建立四個區一級農會,66個鄉一級農會。
而以謝家祠為指揮中心的市郊一區農會,他們不但帶領農民成功爭取市長選舉權,還幾乎參與上個世紀20年代發生在廣州的所有戰事:配合北伐軍平定商團叛亂、東征討伐陳炯明、平定劉震寰、楊希閔叛亂,參加省港大罷工和廣州起義……由於芳村的農民對廣州城區的路比較熟悉,常常在危急情況下,他們仍能全身而退,正由於其強大生命力,成為大革命時期一支令敵軍膽戰心驚的隊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