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為表彰朱執信對革命的貢獻,孫中山先生採納了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等人發起的"建立執信學校以志紀念,敬朱先生其志願之宏、功業之偉、竟先生未竟之志……" 的建議,指定廖仲愷、孫科、胡漢民三人籌建執信學校。
學校創辦初期為私立性質,校名“執信學校”,當時實行校董會負責制,金曾澄、汪精衛、胡漢民、林森、廖仲愷等都是校董會的董事,著名留法教育家曾醒女士擔任首任校長。
1921年初,私立執信學校成立創辦,
1922年曾醒回粵,主持校務。實行“六·三·三”新學制。為全國實行新學制較早的學校之一。
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圍攻總統府。執信中學亦遭叛軍搶劫破壞,暫遷大北直街,叛亂平息後才遷回。
1923年,東沙路竹絲崗新校舍建成,並遷入,
1924年,增設高中師範科。在大革命期間,校內民主和革命氣氛濃厚。
1927年秋,由楊道儀任校長。學校在國民黨右派控制下,推行資產階級奴化教育。
1928年秋,省教育廳下令男女分校,將執信男生撥入省一中(省一中女生撥入省女中和執信),改校名為“執信女子中學”。
1932年,在西關寶華正中約設分校,招國中和附小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遷校南海碧村。
1938年10月,再遷校澳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遷樂昌縣。
1943年,改為“省立執信女子中學”,招收男女生。
1944年底,樂昌淪陷,遷校仁化恩村。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廣州東沙路原校址複課。
建國之後
1953年,改為廣州市第一女子中學。
1966年,文革開始,改為紅女中學。
1969年,更名廣州市第55中學
1978年,復名為廣州市執信中學。
1978年,執信中學被定為廣東省、廣州市重點中學
1994年,執信中學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
2006年,通過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督導驗收。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至2014年5月,廣州執信中學擁有教學樓、辦公樓、藝術樓、宿舍樓、圖書館、400米跑道田徑場、室內游泳池、6個專業級琴房、聲樂訓練室、國畫室、攝影室、美術鑑賞室、音樂鑑賞室等共18個功能室、A級飯堂、生態環保園、陶藝坊,課室、實驗室、多功能室均安裝多媒體教學平台,課室均由中央空調控制。
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5月,該校有執信南路(本部)校區和109中校區,高中52個教學班,國中18個教學班規模,學生人數共3515人。
學校名稱 | 創辦時間 | 學校屬性 |
南海執信中學 | 2000年 | 民辦學校 |
番禺執信中學 | 2002年 | 民辦學校 |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5月,該校有在職專任教師262人,其中特級教師5人,正高級教師1人,副高級教師92人,一級教師110人,廣東省優秀班主任1人、廣州市優秀班主任14人;國培計畫“專家庫”成員1人,廣東省中國小教師工作室主持人3人。
特級教師:何勇、金慶莉、陳玉鵬、曾湖仙、黃鵬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
2012年,高考成績中執信中學重本率68.64%,比2011年下降7.13%。
2013年,高考成績中錄取率基本與往年持平,重本率有74%,本科率也達到98%,更借著有460人達600分以上的成績,成為該分數段的廣州市第一名,而650分以上的86人也是僅次於華附,位居第二。
2014年,高考成績中重點大學上線人數587人(總人數706人),重點率83.12%(其中文科上線率77.42%,理科上線率85.85%),高居廣州市第二名。
2015年,高考成績中高三畢業班共有735人參加高考,其中理科561人,文科162人,藝術12人。重點本科上線情況:理科上線501人,上線率89.30%;文科上線129人,上線率79.63%;藝術上線12人,上線率100%;全校合計,一本上線人數642人,上線率87.35%。
2016年高考,學校2016屆高三畢業生共有708人參加高考,其中理科563人,文科138人,藝術7人。高考成績再創輝煌,多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一本上線率再創新高:理科上線519人,上線率92.18%;文科上線124人,上線率89.86%;藝術上線7人,上線率100%;全校合計,一本上線人數650人,上線率91.81%,創下該校近年來一本上線率的新高。高分段人數創近年新高:理科共3人進入全省前50名,累計共9人進入全省前100名。文科共4人進入全省前50名,累計共7人進入全省前100名。該校第一批元培班共有98人,其中共有90人參加高考,一本上線率100%。文理共有12人進入全省前100名。 一同學以686分獲得全省理科第19名,一同學以637分獲得全省文科第15名。此外,7人被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外名校錄取。
•中考
2015年中考,該校初三年級共有247名學生參加考試,750分以上共33人,702分以上(市高投線)共156人,上線率63%,640分以上(市示範性高中線)共204人,上線率83%。共有19人獲得單科滿分(英語3人、物理14人、化學2人)。
•競賽
2016年度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廣東省賽區)的比賽在廣東省實驗中學高中部舉行,該校生物競賽小組共派出了20位在早前2016年度廣東省中學生生物聯賽中榮獲一、二等獎的同學參加本次的比賽,有19位同學在本次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一等獎3人,二等獎10人,三等獎6人。
第二屆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該校高二7班謝峰、高二10班曾晰、王昊、高二17班郝悅行榮獲一等獎,高二1班常迪、高二17班劉瀚澤、吳煜澤、劉昕然榮獲二等獎。
教師榮譽
截至2014年5月,南粵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5人、南粵教壇新秀2人、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個人1人、廣州市優秀教師23人;全國百名高中班主任之星1人、國家、省、市骨幹教師及“百千萬人才工程”名師對象共23人; 20多位教師擔任全國、省、市學科常務理事、理事和教研室中心組成員。
學校榮譽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 全國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 | 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
第一屆全國中國小外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 | 廣東省新課程實驗樣本學校 | 廣東省首批中國小校長培訓實踐地 |
廣東省文明單位 | “廣東省先進集體 | 首批“廣東省德育示範校 |
廣東省書香校園 | 廣東省校本培訓優秀示範校 | 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 |
“廣州市先進集體 | 廣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 廣州市德育示範校 |
廣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級單位 | 廣州市優秀家長學校 | 廣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 |
廣州市安全文明學校 | 廣州市畢業班工作一等獎 | 參考資料 |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
文化傳統
校徽
如圖:
校訓
崇德瀹智
該校訓是原執信中學校董,上世紀三十年代曾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後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先生提出的。“德”指德性、品格;“智”指智慧、才能;“崇”是推崇、尊重;“瀹”即浸漬、疏通。“崇”與“瀹”為互體結構,意為崇尚、陶冶、培養、養成。合成為一個詞組:“崇德瀹智”,意為:“追求達德廣才,修養大德大智”。
校歌
歌目:我們前進在先烈路上
作詞 :韓笑 作曲:鄭秋楓
白雲山,珠江水,聽執信歌聲嘹亮。
黃花崗,紅花崗,聽我們書聲朗朗。
攀登文化的高峰,鍛鍊堅強的翅膀。
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我們前進在先烈路上;
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我們前進在先烈路上。
紫荊美,白蘭香,愛執信荷塘明月。
木棉紅,菊花黃,愛我們苗圃朝陽。
辛勤園丁育英雄,爭做祖國的棟樑。
振興中華為國爭光,我們前進在先烈路上。
振興中華為國爭光,我們前進在先烈路上。
社團
截至2013年5月,該校有E-DUS、閱薇文學社、武藝社、哲學社、心理社、推理社、漫研社、攝影社、戲劇社、音樂社、愛樂社、金融社、同人社、棋藝社、魔術社、RP機器人社、桌球社、羽毛球社、毽球社、科趣社、MIT航模社、天文社、古風社、小語種社、美式橄欖球社、beatbox社、觀鳥社等27個社團。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何勇 | 校長 |
彭斌 | 副書記 |
鍾立、陳民、劉玲玲、黃艷 | 副校長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知名校友
廖承志:執信最早期校友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蒲蟄龍:1949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廣東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等。
張素我:現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華全國婦聯副主席。
黎克:物理工程學家,主持了“七五”、“八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中國第一個大型積體電路測試程式庫和具有國際水平的檢測實驗室。
伍竹迪:第一代女飛行員,執信五一屆校友。
何愷明:2003年廣東9名高考狀元之一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2009年成為首獲計算機視覺領域三大國際會議之一CVPR“最佳論文獎”的中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