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
1941年6月22日,廣元上空發生激烈空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上校、軍旅作家高曉星所著,海潮出版社出版的《民國空軍的航跡》一書324頁有這樣一段記敘:“1941年6月22日這天,敵機53架分四批入川,中國飛機聞警起飛疏散。中國空軍第二大隊第十一中隊飛行員楊冠英起飛較遲,未能追及長機,在廣元上空遭到7架敵戰鬥機圍攻,被擊落殉國。中國空軍轟炸總隊教官王自信和訓練班組長洪養孚的2架飛機也在廣元遭到敵機攻擊。洪養孚的飛機負傷後迫降。王自信的飛機被擊落在距昭化15公里的車家壩。王自信身受重傷,見習飛行員盧偉英等4人陣亡。”中國空軍飛機墜落何鄉?負傷飛行員命運如何?留下無數謎團。
《民國空軍的航跡》稱之為發生在廣元的“六·二二”空難中,洪養孚的飛機負傷後迫降,不知何處,無據可查。據旺蒼縣尚武國小退休教師索懷玉經過7年調查研究,現場考察和史料核實,楊冠英的飛機就是1941年墜毀於旺蒼“白水乾溪河”的那架飛機,王自信的飛機就是墜毀於廣元朝天區西北鄉上壩村的那架飛機。
“六·二二”空難的歷史被塵封了70多年,5名罹難者和2名身負重傷的飛行員為抗日戰爭流血犧牲的事跡,在廣元地區卻鮮為人知,唯有空難發生地的人民民眾對空難現場的慘烈情景,對傷亡者的熱情救助,積極投身搬運飛機殘骸的故事卻代代相傳,耳熟能詳,至今仍記憶猶新。
損失飛機數量
擊落二架 負傷後迫降一架
空難人員名單
【陣亡飛行員 】
楊冠英 中國空軍第二大隊第十一中隊飛行員
盧偉英 見習飛行員
〔5名罹難者中另外三人名單不詳〕
【 倖存者 】
吳其軺
王自信 中國空軍轟炸總隊教官
墜機地點見證人
【廣元市 旺蒼縣人 】
孫銀青〔95歲 〕 范成美〔親臨現場 〕 薛樹藩〔聯保主任 〕 馬理輝〔保長 〕 邱志修〔93歲 〕 吳平國88歲 苟清理 萬炳友 蒲三銀
【 廣元市朝天區人 】
王志發 董孝林 韓玉發 趙鳳朝〔保長〕 鄭文喜〔甲長 〕鄭國賢 鄭元朝 董孝清 董孝銀 鄭文喜〔甲長〕
墜機地點之一
王字坡
《旺蒼縣誌》載:“1941年國民黨軍用飛機一架被日本飛機擊傷,墜毀於白水乾溪河。飛行員1人陣亡,1人倖存。”
《民國空軍的航跡》未記錄“六·二二”空難中楊冠英的飛機所墜何地。“乾溪河墜機”與“六·二二”空難同是1941年。在具體時間問題上,據當地94歲的孫銀青老太太說:“反正過了大端陽。”即農曆5月15日,這與“六·二二”空難基本吻合。《民國空軍的航跡》只記載了飛行員楊冠英1人陣亡,但是2009年3月吳其軺前來旺蒼縣白水鎮快活村尋親感恩,證實了《旺蒼縣誌》記載的飛行員“1人陣亡,1人倖存”是準確的,彌補了《民國空軍的航跡》之遺漏。另外,上世紀四十年代在廣元周邊地區,飛機墜毀事件只有1939年旺蒼縣大道鄉、1944年蒼溪縣東溪場、1948年旺蒼縣馮家壩曾發生過,此外概無飛機墜毀事件。因此,乾溪河墜機就非“六·二二”空難中楊冠英的飛機莫屬了,陣亡者和倖存者當然就是楊冠英和吳其軺。
乾溪河飛機墜毀處的老百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天上飛機多又多,日本鬼子最兇惡,半天雲里來打仗,一架落在王家坡。”這首民謠反映了當時多架日本飛機圍攻和擊落中國飛機的事實,同時說明《旺蒼縣誌》所指的“乾溪河”應該是地屬白水鎮建新村和黃金村兩村交界處的王家坡。關於日本飛機擊落中國飛機的情景,92歲的邱志修和87歲的吳平國兩位老人說,那天中午時分,他們正在場上打麥子,還沒吃午飯,七八架日本飛機圍攻一架中國飛機,在空中盤旋追擊,地面上可清晰地聽見飛機的轟鳴聲和震耳的炮聲。中國飛機被擊傷後,拖著一股長長的黑煙,由高到低向正北方向俯衝下來,墜毀於王家坡。中國飛機墜落後,日本飛機排成一個鏵頭尖形狀,耀武揚威地飛走了。中國飛機墜地前,第一位飛行員跳傘後,正好落在白水鎮建新村一社苟清理的房子後面。第二位跳傘後,掉落在白水鎮黃金村二社宋家灣背後的山崖上。
搶救現場
黃金村二社75歲的馬作志曾經帶路尋找當年飛行員落地地點,過黃金村二社的小河,朝東方向沿著兩山之間的一條峽谷往前走,約莫半個小時路程後,谷地漸高,地面豁然開朗,山路也略為陡峭起來,前方一座饅頭形狀的高山擋住了去路。馬作志介紹說,當時飛行員連同降落傘凌空懸掛在這座高山的半山腰一棵大樹上,當地老百姓趕到現場時,發現飛行員已經陣亡。保長馬理輝向聯保主任薛樹藩報告情況後,薛說為了便於家屬尋找,還是抬下山來。於是馬理輝與李開彥找了些村民將屍體抬到了快活嶺的薛家祠堂(當時是白水聯保主任薛樹藩的辦公機構所在地,現屬白水鎮快活村)。
另一位飛行員正好落在建新村一社苟清理住房後左側100多米處,苟清理立即找來本地最有名望的萬炳友商量後,又喊來力大漢粗的蒲三銀,三人同行來到飛行員落地的地方,發現飛行員還有微弱的心跳和呼吸,便立即背到苟清理家,給飛行員喝了水。為了儘快挽救飛行員的生命,他們三人輪流背著飛行員下山,在陡峭崎嶇的山路上行走了近一個小時,來到通往快活嶺的大路後,萬炳友在附近一戶人家的竹林里砍來竹子綁了一個滑竿,將飛行員抬到了快活嶺的薛家祠堂。第二天,薛樹藩派了鄉丁侯定山、韓孝先、吳玉國等將飛行員送到了廣元。
苟清理的孫子苟仁昌,58歲,講述了爺爺給他講述過的營救飛行員的故事,又為筆者帶路實地察看了空難當年他家老屋和飛行員落地現場。因其爺爺和父親在世時曾兩次搬遷,老屋不復存在,苟仁昌小時候常到飛行員落地的匾匾石(土地名)玩耍、放牛、揀柴。
苟清理老人1976年去世後,安葬在故居的宅基地旁,與當年倖存飛行員墜地處的匾匾石毗鄰而居。靜謐而荒僻的大山深處孤墳一座,老人長眠於此30多年,似乎靜候著曾被其營救過的倖存者的福音。
萬炳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去世的,他50多歲的孫子萬成雲和孫媳李翠德說,爺爺老了的那些年裡,凡是聽到天上過飛機的響聲,總是抬起頭來,久久地望著天空,無數次地念叨,“天上過飛機了,那年飛機飛得矮,曉得從飛機上掉下來的那個人是活著還是死了,如果他還沒有死,也該老了。”
苟清理,萬炳友,蒲三銀三位冥冥中若有所知,被救過的那個人68年後還活著,他們該有何等的欣慰啊!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加之吳其軺2005年患腦中風喪失了語言能力,2009年3月來白水鎮快活村薛家橋尋親感恩的過程中,未能親口說出陣亡戰友是楊冠英,也未提及老百姓熱情救助他的歷史真情。令人遺憾的是,吳其昭及其子吳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帶到了離當年楊冠英陣亡不遠處的一塊梨樹坪里,匆匆舉行了祭奠儀式。吳緣萬萬沒有想到,這裡離他父親當年遇險獲救的匾匾石還有一峰相隔。
飛機殘骸處理
據親臨現場的范成美老人回憶,飛機著陸瞬間,在一面斜坡上衝撞著前進,四五十米內大小樹木被連根拔起,雜草朝一個方向傾倒,飛機解體後的零部件碎片在草叢中隨處可見。飛機殘骸運走後,當地老百姓揀回小塊鋼鐵和鋁片打成鋤頭鐮刀、鑄成鍋碗杯盆,范成美揀回的一根鋼管打成的菜刀至今仍在。
飛機殘骸搬運到嘉川水路碼頭裝船運往南充,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在聯保主任薛樹藩和保長馬理輝的組織下,當地老百姓自帶乾糧,無償投工,二三十人連續二十多天,小件背、大件抬,其中一個最大的部件無法拆卸,必須整體搬運,由於山路狹窄,行走艱難,十多個人輪番抬了三天。
墜機地點之二
圓包山
《民國空軍的航跡》記載,在“六·二二”空難中,“王自信的飛機被擊落在距昭化15公里的車家壩。王自信身受重傷。見習飛行員盧偉英等4人陣亡。”
車家壩原本是廣元市朝天區所轄的西北鄉的古地名。自民國年間起,車家壩就有“一腳踏3縣”之稱,這三縣便是廣元、昭化和平武。
王自信的飛機墜毀在現在的西北鄉上壩村上壩水庫西頭的圓包山上。一踏上上壩村的土地,只要一提起1941年天上掉下過一架飛機的事,方圓十多里的老百姓幾乎是無人不知。
百姓搶救傷員
王志發、董孝林、韓玉發三位老人,就是當年空難現場的見證人。
王志發老人說,飛機墜毀的當天,他們正在陡坡里割麥子,要快中午的時候,一架飛機從長嶺山飛過來,飛得很低,冒著黑煙,從他們頭頂飛過,轉眼間就掉到了離他們還有一公里遠的圓包山上。董孝林當時正在圓包山相鄰的一個山包上放牛,韓玉發的家就在圓包山下,他們都親眼看到了飛機從空中掉下來的那一瞬間。
如今都80多歲的這三位老人,當年正是青少年時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很快跑到了飛機墜毀的現場,親眼目睹了飛行員4死1傷的慘烈情景。在他們的記憶里,死難者身首各異,散亂的屍體掛在樹枝上,碩大的蒼蠅圍著亂飛亂叫,一股股臭氣撲鼻而來,熏得人慾吐不能;倖存的飛行員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從喉管里發出微弱的聲音。
據董孝林老人回憶,飛機出事的當年,車家壩屬於平武縣鳳龍鄉。飛機墜毀在現在的上壩村,是當年鳳龍鄉的一保。一保管三甲,飛機墜毀在三甲的地盤上,而且有4條人命。三甲甲長向保長、保長向鄉長報了案情後,保長趙鳳朝與甲長鄭文喜邀約了三甲的幾個年輕人,有鄭國賢、鄭元朝、董孝清、董孝銀等在山坡上挖了塊平地,搭了個窩棚,首先將重傷飛行員抬進棚里,又將4位陣亡飛行員的屍體用樹梢蓋好。時逢初夏,白天太陽似火,炙烤著大地,但大山裡的夜晚卻寒氣逼人、萬籟俱寂、陰森可怕,為了確保屍體不被野狗或獸類吞噬,傷員不被再度傷害,在保長和甲長的帶動下,上述幾個年輕人在山坡上守護了一個通宵。
第二天下午,上級來的官員有一個叫董維瑞,還有一個姓常的專員(據說是旺蒼人),帶來十多個背槍的武裝人員。兩位官員到現場後,武裝人員布了崗哨,封鎖了現場,委託保長趙鳳朝和三甲甲長鄭文喜派了鄭國賢、鄭朝元、董孝清等四人,由兩位武裝人員護送,天黑前將重傷飛行員送到了三堆。
飛機殘骸處理
後期搬運飛機殘骸,一甲和二甲的老百姓凡青壯年男子每人搬運一次。王志發老人說,他背過一次飛機零件去三堆,到了目的地,每人發5角錢。這5角錢,當時可以在街上吃兩頓飯。
一甲和二甲的老百姓沒運完的飛機零件,一律由三甲的老百姓運完。三甲甲長鄭文喜對三甲的老百姓說:“麥子爛在地里也不許割。”董維孝的父親董孝清和三叔董孝銀,當時正是青壯年時代,被編入搬運飛機零件的隊伍,無償投工,每天往返三堆80餘里,連續12天才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