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廈門自古屬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所轄。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併入南安縣。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轄域包括今的廈門市全部、金門縣及龍海市東北部(今廈門島稱為嘉禾嶼,行政上為同安縣嘉禾里),屬泉州。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嘉禾里西南端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5年)置思明州,不久廢,屬泉州府。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6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設立閩海關廈門口,1685年5月正式對外辦公。168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貨船在廈門首次直接進口中國茶葉開回英國。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實行廣州一口通商,關閉包括廈門口的其他海關。
鴉片戰爭後,廈門港成為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口岸城市之一。
1852年,在廈門設英租界。
1902年鼓浪嶼成為公共租界。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4月28日,思明縣政府正式成立,隸屬福建軍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廢,
1914年(民國三年),析同安縣嘉禾里(今廈門島)置思明縣。廈門與金門一同從同安縣獨立為“思明縣”,屬泉州府。
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轄今泉州、莆田、廈門、大田縣,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翌年1月“閩變”失敗後,廈門特別市政府和興泉省隨之撤銷,廈門恢復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
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
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今泉州、莆田、廈門),
1938年5月,日本侵占廈門,成立廈門特別市政府,由日本興亞院廈門聯絡部控制,下轄鼓浪嶼、金門、浯嶼3個特別公署。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恢復廈門市政府建制,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
1943年03月06日改由親日的汪精衛政權所接管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
1949年10月廈門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攻克並接管,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福建省轄市。
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
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
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
1958年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
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
1979年10月復原名(開元、思明區),
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
1973年6月同安縣再歸廈門市。
1978年9月設杏林區。
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
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縣設區【此後廈門市陸續瓜分並接管同安縣所有轄地,以至於最後同安縣也變成了廈門市的同安區。直至今日,地理上廈門市就是原同安縣大部份(即原同安縣扣除今龍海東北部)】。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起,經國務院批准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併為新思明區;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鎮、新圩鎮、馬巷鎮、內厝鎮、大嶝鎮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至今廈門市轄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和翔安區6個市轄區。
行政區劃
2003年5月起,廈門市轄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和翔安區6個市轄區。
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南部,境域北緯24°26′~24°28′,東經118°03′~118 °13′,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裡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市隔海相望,總面積75.31平方公里。
湖裡區,成立於1987年11月,位於廈門島北部,轄5個街道、45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78平方公里,占廈門島面積的47%,海岸線長達24公里。
集美區,西北與漳州長泰交界,東北與同安區接壤,西南與海滄區毗鄰,東南連線廈門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區位優勢獨特。全區總面積276平方公里,設立有杏林、集美兩個台商投資區,是廈門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視窗。
海滄區,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1℃。地貌主要由丘陵、台地、平原組成,地勢平坦,地質結構穩定。優越的港口條件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早在三百多年前就使其成為福建南部拓海貿易的重要港口。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提出了把海滄建成“東方大港”的宏偉構想。20世紀初期,英國“亞細亞”和“美國美孚”兩大國際財團也將海滄作為輸送石油的中轉站和船舶的加油基地。
同安區,別稱“銀城”,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 1997年05月01日撤縣設區,2003年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調整後,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
翔安區,2003年10月19日正式掛牌,是廈門市最年輕的行政區。翔安,寓意於翱翔安康。翔安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位於廈門市東部,東北與泉州市交界,西面與同安區接壤,南部隔海與金門島相望,居廈、漳、泉“金三角”核心地帶,是重要僑鄉和台胞祖籍地。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廈門市還設立有經濟管理區。
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
國家級出口加工區 | 廈門出口加工區 |
國家級保稅區 | 廈門象嶼保稅區 |
國家級保稅港區 | 廈門海滄保稅港區 |
國家級保稅物流園區 | 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 |
國家級台商投資區 | 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廈門集美台商投資區、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 |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廈門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附近,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
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等組成,陸地面積有1699.3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有300多平方千米。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32.5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全島海岸線約為234千米。
當地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1度左右。
為保護當地的文昌魚、白鷺和中華白海豚等珍稀物種,廈門市設有面積33088公頃的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廈門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整個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海峽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來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廈門港擁有多個港區和生產性泊位,已躋身國內大型一類港、世界貨櫃大港18強之列。
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了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提請確定市樹、市花、市鳥的議案,決定鳳凰木為市樹、三角梅為市花、白鷺為市鳥。廈門市的公營單位多以白鷺形象為徽標。
地形地貌
廈門地形以濱海平原、台地和丘陵為主。廈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地貌構成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灘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於同安與安溪交界處的雲頂山海拔1175.2米,為全市最高的山峰。從西北往東南,依次分布著高丘、低丘、階地、海積平原和灘涂,南面是廈門島和鼓浪嶼。雲頂山為廈門市最高峰,雲頂岩為廈門島最高峰,日光岩為鼓浪嶼最高峰。
廈門海域包括廈門港、外港區、馬鑾灣、同安灣、九龍江河口區和東側水道。廈門港外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橫列,內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是天然的避風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約43公里,適宜建港的深水岸線約27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氣候條件
廈門屬溫帶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係,每年平均受4-5次颱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6]當地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1度左右。
市鳥文化
白鷺屬鳥綱鷺科,為世界珍稀鳥類。廈門分布有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中國鷺和岩鷺,這也是至今我國記錄的僅有的五種。由於它們體羽除岩鷺為暗灰色外,均為雪白色,因此,人們通常統稱這五種鷺為白鷺。其中以小白鷺和中白鷺的數量最多,且較為常見。
1986年10月23日,廈門 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白鷺為廈門市市鳥。
廈門相傳古時有白鷺棲息,故又有“鷺島”之稱。(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全國5個計畫單列市之一,同時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位於福 建東南部,西部與漳州毗鄰,北接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鼓浪嶼、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廈門大學、海滄大橋、同安影視城、園博園、中山街等是廈門的著名景點。廈門和金門對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
鷺島文化
廈 門市鳥——白鷺,白鷺是一種和平、祥和的象徵,是一種精神的超脫。廈門是個文化長遠的地方,其中可包括歷史文化、經濟文化、網路文化、人文文化、地理文化。廈門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歷史名城,其歷史淵源深遠廣大,在中華歷史也有著重要地位;而在改革開放初期,廈門也成為了首批特區城市,從經濟上也積累了雄厚的文化基礎。網路文化,是鷺島近幾年來的成就,其中以b2c、bbs的發展為標誌。人文文化上,廈門生活著二十幾個民族,而且早在唐朝時期,廈門就有了人類居住。地理文化,廈門是福建省重要對外交流港灣港口城市,其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而且一年四季差異明顯,具有清晰的季風性氣候特點。
文化藝術
2011年末,全市擁有文化表演團體6個,全年國內演出904場次,觀眾43萬人次;文化館7個,其中,國家級一級文化館6個,博物館4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5個,公共圖書館9個,公共圖書館藏書總藏量達460.62萬冊(件),借閱量471.67萬冊次,讀者流通量550.17萬人次。出版發行各類報紙9種,期刊雜誌25種。共有廣播節目6 套,電視節目8套,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9.19%和100%。全年發行電視卡通片12部、349集、4850分鐘。5部卡通片被廣電總局評選為2011年度優秀國產卡通片。農村電影放映6408場,客群人數76.6萬人次;城市社區“溫馨家園”放映廣場電影1200場,客群人數13.9萬人次。完成廈門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數據採集,合計3983件(套)文物藏品、46208張文物影像片,其中,一級文物29套(40件)。
通行語言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之廈門話,閩南方言是一種超地區、超省界的漢語方言。它主要通行於閩南地區、粵東的潮汕地區和台灣省的大部分地區,海南省和廣東的雷州半島一些地區以及浙江、江西、廣西、江蘇和福建的中部及東北部地區,也有講閩南方言的“福佬話”(屬閩南語“閩台片”)互通。千餘年來,閩南、潮汕一帶有不少人出洋謀生而相繼向外移居。人語相隨,今天的東南亞諸國,有相當一部分華僑和華裔仍然以閩南方言作為他們的交際工具。
閩南方言的流播: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宵、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巖話區:龍巖、漳平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分。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但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作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被錄製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
民俗文化
中秋博餅,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正月初三忌拜年,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么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飲食文化
以廈門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位列中國八大菜系,兼帶台灣、潮汕風味。廈門菜餚創出清、鮮、淡、脆、略帶微辣的獨特風味,尤以生猛海鮮、仿古藥膳、普陀素菜、風味小吃著稱。
廈門全年盛產海鮮,種類繁多,有龍蝦、鮑魚、螃蟹,還是蝦、螺、貝類等。
特色小吃有面線糊、沙茶麵、土筍凍、海蠣煎、炸五香、花生湯、燒肉粽等。
宗教信仰
廈門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以佛教為主。閩南古剎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在海內外負盛名;基督教新街禮拜堂被稱為“中華第一聖堂”;天主教廈門教區設於鼓浪嶼,是閩南天主教對外交往的中心。
文化遺產
廈門市入選國務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的有南音、高甲戲、歌仔戲、答嘴鼓、漆線雕、童謠(閩南童謠)、講古、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中秋博餅、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抬閣(海滄蜈蚣閣)。
高甲戲,發源於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歌仔戲,(發音:歌子戲,或歌崽戲,後者在台灣較流行),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漳州的傳統戲曲,故亦稱之為薌劇,後傳到台灣並得到進一步發揚。“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國語表達就是“小歌”),歌仔戲以摻雜文言的閩南語為主,讓社會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成為早期閩南地區和台灣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
漆線雕,中國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工藝。它形成於明末清初,至晚清時逐漸成熟。漆線雕被套用於佛像裝飾,俗稱“裝佛”,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一種特殊行業廣泛流傳。漆線雕做工精細雅致,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中國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