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
埃斯特萬·特魯埃瓦是個有志青年。因家道中落,中途輟學,在首都一家公證處當上一名書記員,和姐姐菲魯拉一起養活年邁多病的母親。一天,他偶然遇見瓦列家族的俏姑娘羅莎。為了能和羅莎體面地結婚,他拋下母親和姐姐,隻身去到荒無人煙的北方開採金礦。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攢下一大筆錢。就在這個時候,接到從首都傳來的噩耗:羅莎誤飲毒酒,身遭不測之禍。埃斯特萬悲痛萬分,趕回首都。為羅莎送葬後,他決定到父親遺留下的三星莊園了此一生。當他到達農村時,莊園裡一片破敗景象。在佩德羅·加西亞第二的協助下,埃斯特萬著手重整家業。經過十年的慘澹經營,三星莊園終於振興起來,成為那一帶的“模範莊園”。隨著事業的發達,埃斯特萬越來越專橫,竟發展到強姦婦女,連佩德羅,加西亞第二的妹妹也被蹂躪。另外,他還結識了當地的妓女待蘭希托·索托,並贈給她50比索,幫她去首都謀生。後來,母親病危,埃斯特萬回到首都。遵從母親臨終遺言,他又到瓦列家中,向瓦列夫婦的女兒克拉臘求婚。那年,克拉臘已經是個19歲的大姑娘了。從小,她就顯出許多不同常人的地方。她具有意念致動功能、超感官能力,善卜吉凶禍福,能與幽靈交往。埃斯特方和克拉臘婚後,生下一個女兒,名叫布蘭卡。有一年,埃斯特萬·特魯埃瓦全家到三星莊園過夏天。布蘭卡和佩德羅·加西亞第三——即佩德羅·加西亞第二的兒子——相遇,並結成密友。接著,克拉臘再次懷孕,生下一對孿生兄弟:海梅和尼古拉斯。此後,埃斯特萬的生意日益興隆。他以保守立場涉足政界,在家庭生活中也成了說一不二的專制家長,與克拉臘之間產生裂痕。布蘭卡在和佩德羅·加西亞第三的頻繁接觸中漸漸萌生愛情。但埃斯特萬對佩德羅·加西亞第三的叛逆精神極為不滿,堅決不許他們接觸。此時,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全國居民死傷無數。埃斯特瓦波倒塌的房屋壓得骨斷筋折。幸賴老佩德羅·加西亞——即佩德羅·加西亞第二的父親——用土法醫治才得死裡逃生。地震後,埃斯特萬依然以自我為中心,性情越發暴躁。夫妻間的裂痕日益加深。不久,老佩德羅·加西亞去世了。在送葬人中有個行動詭秘的神父。他鼓動僱工在大選中投社會黨候選人的票,還在河邊與布蘭卡多次幽會。原來他就是佩德羅·加西亞第三。此事被一個名叫讓·德·薩蒂尼的“法國伯爵”告發,埃斯特萬一怒之下打了妻子和女兒,還找到木場,用斧頭削去佩德羅·加西亞第三的三個手指。克拉臘忍無可忍,帶著女兒返回首都。布蘭卡懷孕跡象日益明顯。為了遮蓋家醜,埃斯特萬強令布蘭卡嫁給“法國伯爵”,並讓他們到北方一個荒涼省份過活。“伯爵”大搞走私文物、倒賣乾屍的活動,而且是個性變態者。布蘭卡無法忍受,才逃離夫家,趕回首都,剛進家門就生下女兒阿爾芭。此時,海梅已從醫學系畢業,養成了扶危濟貧的習慣。尼古拉斯終日閒蕩,異想天開,學會了一些玄妙的玩意兒。阿爾芭七歲那年,克拉臘離開人世。特魯埃瓦家族陷入一片混亂。尼古拉斯為抗議父親的專橫行為,赤身露體在大街上示威,終被父親送往國外。海梅和社會黨交往密切,結識了民間進步歌手佩德羅·加西亞第三——社會黨推出的總統侯選人。布蘭卡和舊情人佩德羅·加西亞第三頻繁幽會。特魯埃瓦家族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阿爾芭18歲進入大學學習,認識了激進的革命青年米格爾,她出於對米格爾的愛情,開始參加學生運動。總統大選來臨,社會政治鬥爭日趨激烈。最後,社會黨聯合其他左派力量在大選中獲勝。為了打擊左翼政府,右派勢力製造經濟恐慌,引起市民對政府的不滿。土改中,三星莊園的土地分給了僱工。埃斯特萬帶領幾名打手趕往莊園,企圖奪回失去的土地。結果反被僱工扣留為人質,布蘭卡找到當了政府部長的佩德羅·加西亞第三,經過一番交涉才把人質救出。右派勢力未能用和平手段推翻合法政府,軍人遂發動了軍事政變。政變中,總統壯烈犧牲,海梅和一批總統的追隨者被軍人抓住,受盡酷刑,最後慘遭殺害。埃斯特萬·特魯埃瓦本以為經過政變,政權會落入他和其他支持政變的大資本家、大莊園主手中。不料,軍人上台是要自己執政。埃斯特瓦得知海梅遇害,才下決心憑藉朋友的關係把佩德羅·加西亞第三和女兒布蘭卡偷送到一個北歐國家。阿爾芭堅決反對軍事政變。她竭盡全力救助受到迫害的人,還把過去偷藏的武器提供給擔任了游擊隊領導人的米格爾。一天,警察闖進了特魯埃瓦家,當著老人的面抓走了他唯一的親人阿爾芭。阿爾芭在獄中受盡百般忻磨。一個名叫埃斯特萬·加西亞的上校對她尤其狠毒。原來此人正是埃斯特萬·特魯埃瓦在三星莊園強姦民女種下的孽根。他借政變成功之機,在阿爾芭身上公報私仇。埃斯特萬·特魯埃瓦四處求情,希望救出阿爾芭。但處處碰壁,毫無結果。有一天,米格爾突然來到特魯埃瓦家中,告知他:惟有和軍事當局保持微妙關係的名妓特蘭希托·索托才有辦法搭救阿爾芭。埃斯特萬攏到年輕時的舊相好,向她苦苦哀求,特蘭希托·索托答應幫忙,以報答當初埃斯特萬贈給她50比索的恩情。阿爾芭獲救後,回到家中。祖孫相見,悲喜交集。阿爾芭找出外祖母的生活記事簿,整理出特魯埃瓦家族的興衰史。埃斯特瓦作為當事人,表白了自己當時的內心想法。由此誕生了這部《幽靈之家》。最後,埃斯特萬·特魯埃瓦在孤寂中溘然長逝。
作品鑑賞
《幽靈之家》是一部氣度恢宏的全景式小說。它以30萬字的篇幅展現了一個拉丁美洲國家從二十世紀初到1973年為止風雲變幻的歷史。以埃斯特萬·特魯埃瓦家族的興衰變化為中心線索講述了兩個家族四代人之間的思怨糾葛,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在歷史大變遷中各個階級、各個階層人物為生活、思想狀況。《幽靈之家》的故事是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展開的。開發金礦,振興農村,黨派鬥爭,學生運動,直至社會黨在總統大選中取勝,土地改革,軍事政變……組成了全書龐大的歷史框架。其中活動著九十個與這些重大歷史事件血肉相連的人物,有總統、部長、將軍、者員、軍官、士兵、地主、農民、教員、學生、醫生、歌手以至老鴇、妓女。隨著歷史的嬗變,每個人物不斷作出反應,作出抉擇,在有意和無意、直接和間接的競爭當中經歷了起伏升降的複雜變化。從題材、人物的選擇上,清楚地表現出,作者創作這部小說意在從20世紀80年代的歷史高度,對拉美社會從二十世紀初到1973年的70餘年的歷史演變進行冷靜而深沉的反思,並在反思的基礎上探索拉美國家未來的發展道路。作者繼承了拉美文學“貼近現實”的優良傳統,同“文學爆炸”中傑出的作家保持著同一創作方向,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作者一方面對描寫的事件、人物保持著清晰的認識,愛憎分明;另一方面又沒有囿於個人好惡,使對事件的評價流於簡單化,對人物的刻畫流於臉譜化。《幽靈之家》出版後,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並引起文學界的重視,原因之一是作者不拘一格地綜合運用了傳統的和當時時興的寫作技巧和創作方法,收到了雅俗共賞的效果。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是伊莎貝爾·阿連德刻意追求的目標。她曾說過,她的小說中“有些人物沒有名字,他們似乎是象徵,羞不多是典型”。像溫厚善良的民間歌手佩德羅·加西亞第三、逆來順受的家庭婦女布蘭卡、慷慨激昂的革命青年米格爾……都是栩栩如生、真實可信的典型人物。尤其是埃斯特萬·特魯埃瓦,這個貫串全書的中心人物更是拉丁美洲社會環境造就的性格極其複雜的典型,埃斯特萬·特魯埃瓦是個徹頭徹尾的個人主義者。脾氣暴躁,意志堅強,一旦認準目標,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在拉美國家早期經濟開發階段,他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畏艱難險阻在荒無人煙的北方開採金礦,振興愚味落後的農村,獲得極大成功。隨著事業的發達,他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專橫。在日趨激烈的社會政治鬥爭中,他為了維護既得利益,從不許僱工反抗發展到反對一切社會進步,直至成為極端的保守派。在家庭生活中,他說一不二,扮演了專制家長的角色。但是,社會發展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家庭成員的思想變化也是憑暴力遏制不住的。埃斯特萬·特魯埃瓦機關算盡,精力耗光,最後還是成了政治鬥爭的可悲的犧牲品、一個輾轉病榻的孤苦伶仃的老頭子。作者還描寫了他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對外孫女兒的舐犢之情,充分展示了這個主要人物的有血有肉的多樣化性格。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故事性。伊莎貝爾·阿連德是個講故事的能手,在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或離奇,或荒涎,或驚心動魄,或纏綿悱惻。拉丁美洲文學評論家把《幽靈之家》歸入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流派。把它譽為繼《百年孤獨》之後魔幻現實主義的又一部力作。作者在小說中安排了不少“魔幻現實”的情節,運用了許多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技巧。這集中表現在塑造克拉臘這個人物形象上。她能用意念的力量搬動三條腿的桌子和其它物件;時常和鬼魂對話,善於預卜夫來的吉凶禍福。另一個帶著濃重的魔幻色彩的人物是佩德羅·加西亞。他用“勸說”的辦法引走在三星莊園造成災禍的螞蟻;用身體能測試出地下是否潮濕,是否有水;用土法治癒在地震中被砸得骨斷筋折的主人。這類情節在克拉臘和者佩德羅·加西亞出現的場合屢見不鮮。而作者認為,這些並非出於虛構,同樣是拉丁美洲這塊大陸的現實。
作者簡介
伊莎貝爾·阿連德,智利女作家、新聞記者。1942年出生於秘魯首都利馬。她父親托馬斯·阿連德是位外交官。在她三歲的時侯,父母離異,母親把她帶回智利,住在外祖父家中。伊莎貝爾·阿連德從小時起即受到多方面的良好教育,尤其對文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後來,母親改嫁給一名外交官,她隨繼父遍游拉美、歐洲和中東各國,眼界大開。1957年,她回到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翌年,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駐智利機構中任秘書。從17歲起,她開始了記者生涯,廣泛接觸了拉美國家的社會各界,深入調查了解了許多現實問題。這段記者生涯對她日後的文學創作影響極為深刻。1970年,她的伯父、社會黨領袖薩爾瓦多·阿連德在全國大選中當選為智利共和國總統,開始進行民主改革。1973年9月11日,發生軍事政變,阿連德總統以身殉職。伊莎貝爾·阿連德舉家流亡到委內瑞拉。在委內瑞拉期間,她仍從事新聞工作,生活十分艱苦。1982年,她的處女作、長篇小說《幽靈之家》問世,立即受到讀者極大的歡迎,同時也轟動了歐美文壇。文學評論界認為,《幽靈之家》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又一傑作。這部小說一版再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是暢銷書。伊莎貝爾·阿連德一舉成名,被譽為“穿裙子的加西亞·馬爾克斯”。1984年,作者發表了第二部長篇小說《愛情與陰影》;1987年,第三部長篇小說《月亮部落的夏娃》問世。這兩部作品同樣受到文學界的重視和廣大讀者的歡迎,並被譯成多種外語出版。1990年,她又出版了《月亮部落的夏娃故事集》。伊莎貝爾·阿連德是拉美“爆炸後文學”中成績斐然的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