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營養膳食

平衡營養膳食俗稱均衡營養素,是指從根據日常生活中人們所攝取的七大營養素,通過科學、先進等理論進行配比,結合現代生產工藝,以達到人體最佳吸收配比的整蛋白型非要素製劑。即通過膳食補充得到人們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而且既有足夠的數量,又有適當的比例。它具有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胺基酸平衡、各種營養素攝入量間的平衡、酸鹼平衡、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等特點。

膳食特點

具有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胺基酸平衡、各種營養素攝入量間的平衡、酸鹼平衡、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可作為唯一營養來源或部分營養補充,可口服或管飼,不含乳糖,避免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等特點。

適用人群

需要管飼的病人、術前、術後營養補充、腫瘤及接受放(化)療患者、中風及偏癱患者、體弱及營養不良者。

配方組成

麥芽糊精,植脂末,大豆分離蛋白,濃縮乳清蛋白粉,菊粉,小麥低聚肽等。

營養成分

每100g含蛋白質16.2g,脂肪15.5g,碳水化合物57.9g,膳食纖維5g,鈉370mg及其它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三大產能營養素NRV%為蛋白質27%,脂肪26%,碳水化合物19%,熱量1873kcal/100g。

套用

重症病人營養不良被認為是住院病人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發生率高達50%,它可以使住院時間延長,感染率和病死率增加。因此,合理的營養支持已成為重症病人臨床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於腸內營養支持具有更多的優越性,它對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和改善病人的整體狀況均有顯著作用。只要腸道功能允許,優先選擇腸內營養支持已作為營養支持的基本準則。

完全均衡的營養配方,是保證營養支持基礎人群套用的良好效果,無論是與胸外科術後病人常規靜脈腸外營養支持作用比較還是與內科腦卒中病人使用的營養餐相比較,均衡營養素對重症病人的營養支持效果是更加優質的。對管詞3個月以上的病人TP,Alb和K+、Na+等電解質測定結果也顯示,雖然測定值在不同時間有波動,但均在正常範圍內,表明長期套用均衡營養素同樣能使病人維持較好的營養狀態。同時,由於其營養治療費用明顯低於常規腸外營養支持和常用的醫院營養餐,有助於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

根據合理膳食的要求,膳食中脂肪供熱不宜超過總熱量的30%,但目前常用的腸內營養製劑其比例多在30%左右,並且糖類一般為澱粉水解的麥芽糖精,有的甚至含有一定比例的蔗糖,此種熱能分配對短期腸內營養支持的病人一般不會引起代謝異常,但對需要長期腸內營養支持的病人,此種高臨界水平的脂肪供熱比是否會引起代謝異常,特別是脂質代謝異常,尚未見文獻報導。為此,我們必須在均衡營養素配方設計中添加膳食纖維,使其更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

18例長期管詞腸內營養支持病人血漿TG,CH以及有關肝、腎功能生化指標測定結果顯示,均衡營養素長期套用未引起脂質代謝異常,也未對肝、腎功能產生異常影響。我們認為,腸內營養製劑配方中脂肪占總熱量比例在25%左右,對長期腸內營養支持的病人可能較為理想。

臨床理論支持

目的:探討補充均衡營養製劑對高齡老年人營養和免疫狀況的影響。方法選擇天津醫院營養科門診75歲以上且每日飲食攝入能量少於800Kca1的老年人,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在正常飲食基礎上補充均衡營養製劑,對照組正常飲食。實驗開始和結束時分別進行膳食調查,體格測量、血液生化和免疫指標測定。結果實驗前研究對象身高、體重和營養素攝入、血液生化指標和免疫指標兩組均無差異(P>0.05)。3個月後,實驗組膳食總能量、體質指數,總蛋白、白蛋白和血紅蛋白、鉀、鈉、氯、尿素、肌配,有所改善;體液免疫指標血清I幼、IgG.IgM、補體C3高於對照組(均P<0.05)o結論在飲食攝入低於需要量的情況下,補充均衡營養製劑,能改善高齡老年人營養狀況,並能促進體液免疫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