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聲

平仄聲

平仄聲是在四聲基礎上,籠統地把四聲分成兩類,故而產生“平仄”。 古音和今音的對照,大概是這樣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聲約等於古音的平聲,今音的第三第四聲,約等於古音的仄聲。 具體來講講四聲。四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裡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國語的聲調來說,共有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平仄聲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國語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1)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3)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4)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

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存著入聲。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著入聲這一個調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裡,入聲已經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為陰平,有的變為陽平,有的變為上聲,有的變為去聲。就國語來說,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西南方言(從湖北到雲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

但入聲不是區別平仄的依據。粵語保留入聲,可粵語歌也多數不合平仄。

一江春水傾出你倩影
古: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影【上聲二十三梗】
今: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影【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不合平仄聲規律。

流傳在月夜那故事
古:平通仄仄仄通仄仄 ◆事【去聲四寘】
今:平通仄仄仄仄仄仄 ◆事【十三支,(-i)(零韻母)】不合平仄規律。

僅有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古: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潮【下平二蕭】
今: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潮【六豪,ao,iao】 勉強符合平仄聲規律。

古代四聲生大概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已經不能詳細知道了。依照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個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

《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種敘述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它也這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古詩詞平仄聲

新韻,就是按國語的北方韻為基礎,由中華詩詞協會整理的,也就像樓上所說,一二為平,三四為仄

古韻,一般又叫平水韻,是過往進來比較公認的格律書參考。連詩詞學會也說,新韻提出來只是並行,不敢取消平水韻。而平水韻是宋朝的官話,大致是洛陽語(中國古代官話統稱)偏汴京腔。他的韻律要比國語多:

分上平、下平、上聲、下聲、去聲和入聲六種。

平聲也就是上平和下平。這是毋庸質疑的。

但是新韻中的所謂“陽平”二聲,你寫的時候看情況把它歸入仄聲也不錯。

總結就是,你想沒事寫兩句,就按國語的新韻就行。就是一平三仄。

想玩深一點,就看平水韻的韻書。(除了這些,還要考慮意境、風格)

姓名中的平仄

名字除了要好認以外,還要符合中國字的發音規律,也就是要讀起來上口。雖然各人自有講究與偏好,但終究,姓名中平仄的安排並無鐵律。即如王羲之(平平平)、李白(仄平)等膾炙人口的名字也有清一色平仄聲的。

平仄與對聯

其實,單憑平仄區分上下聯是不科學的。區分上下聯的最好方法,把對應的字用連線連起來。如圖1

水流人愁 水流人愁
平仄聲 平仄聲

對聯:水流人愁。作者李白。橫額:水流人愁。上聯:“抽刀斷水水更流”,下聯:“舉杯消愁愁更愁”。採用連線法,只要把上聯的“流”和橫批的“流“連線,上聯的”愁“和橫批的”愁“連線就可以區分上下聯。在文學創作中,平仄聲所起到的是修辭作用,不是限制作用。

對聯的類別決定對聯的貼法 ,借陳樹德先生的對聯知識結構圖解表來談怎樣貼對聯,要掌握貼對聯,首要任務是明白對聯的分類。
如果孤立內容相關來講平仄相諧,可能會產生不對不聯的效果。貼對聯之前,應辨別對聯的類型。1.散聯,有橫額看橫額,沒有橫額看語境。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此聯層層鋪墊,由少到多。再如“門對千桿竹無,家藏萬卷書有”。有些對聯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如“山舞銀蛇兆豐年,花開富貴報平安。”還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

平仄聲 平仄聲

2.通聯:先看橫額,再看邏輯,然後語境,順序,最後平仄。如“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錯了”
3.格聯:通常看平仄。一般上仄下平。如“祖國山河壯,神州歲月新”。

平仄聲 平仄聲

平仄與四聲

據陳寅恪的說法,四聲是按印度三聲說發展而來,由周顒,沈約等用完全歸納法歸納出四聲,後經王融,劉韜,元競等用不完全歸納法完成四聲二元化,就誕生平仄。
王融,劉韜,元競等人究竟統計了多少句詩歌,而研究出錯誤百出的平仄呢?
王融等人最可能統計的是漢、魏、南北朝的詩歌,發明平仄的其它人還研究了少量初唐的詩歌,而漢、魏、南北朝的詩歌都是以五言為主,再加上當時的研究資料有限,發明平仄的人累計讀過的七言詩不會超過10000句。
我們知道,古代總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等5種聲調,如果是寫七言詩,每個字都可能是五種聲調的一種,5的7次方,累計有5x5x5x5x5x5x5=78125種聲調組合,假設一種聲調組合對應1句7言詩,那么78125種聲調組合對應78125句詩,也就是說如果研究出古代7字句的聲調層面的規律,樣本至少是78125句七言詩。

7字句,XaXbXcX, a字可能是平聲或仄聲,b可能是平或仄,c可能是平或仄,這樣,我們隨意寫7字句,abc三字的8種聲調(2x2x2),可能是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中的某種,只有平仄平和仄平仄,被部分人認可,也就是25%的聲調結構被部分人士認可。

從數學上分析,平仄很片面。

平仄演變

據陳寅恪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後,印度三聲說傳入中國,因為中印語音的比較區別,人們逐漸發現了聲調。沈約受三聲說啟發,並結合琴韻音律,創造歸納出“四聲”,並撰寫《四聲譜》(參見《詩詞基本知識/席金友》)

沈約的《宋書·謝靈運傳論》之中:“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這段文字的大意就是要求人們在詩歌創作中,使用高低輕重不同的字音,互相間隔運用,使音節錯綜和諧,即後世所謂的“調和平仄”。除“四聲說”以外,沈約還提出了“八病說”,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八種聲律的毛病。 “四聲說”、“八病說”在詩歌聲律提出了規範和創作模式,雖然其規定極為苛細,一般人不能完全做到。不過更重要的是,詩歌聲律論的提出,為新詩體(律詩)的正式形開闢了通途。唐朝年,“四聲”正式二元化為“平仄”,真正意義的律詩得以產生。

平仄聲二元化後,缺點甚多,因此,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幾乎延續了1500多年。清末民初,陳獨秀,胡適等人批判了平仄聲的片面性。隨後孫大雨,聞一多等開始新詩格律研究。人們冷落了平仄聲問題。

浙江詩人王無童先生在《我對詩平仄的管見》一文中談到:“音樂的低、沉、緩慢和高低的變化就產生悲哀。高、強、有力,節奏明顯有連續,就產生昂奮進。輕、柔、平、和、有跳躍感,就產生輕鬆活潑。因此,詩歌只要進行音樂的朗誦,又大大超過漢語四聲抑、揚、頓、挫,對詩歌產生音樂美的作用。”同樣鮮明提出了“詩的音樂美不應局限於平仄格律”。

理論缺陷

《世界漢詩》雜誌總第四期,為紀念中抗戰爭勝利六十周年而刊發了一組詩詞,其中便有當代詞人霍松林先生的大作,錄詩如下:
擄掠殺燒舉世驚,奪吾土毀吾塋。
救亡怒吼盧溝炮,雪恥圍殲碧海鯨。
寧舍顱爭寸土,誓拋築長城。
八年百戰驅強寇,萬里山河四億兵。
這首詩四平八穩,談不好,也談不不好。渾是說事理,缺乏隱秀之美。隱者,意在言外,秀者,瀰漫美的氛。然則這首詩中,卻是無法悉。顯而易見,是沒有跳出平仄的限制。
當代壇大家林從龍也有一首《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的詩,為了平仄工整,也存有不足之。錄詩如下:
遼瀋無端起戰煙,寇倭獸行史無前。
同胞慘死三千萬,勝利歡呼六十年。
人訪京華頻謝罪,眼覦東北暗垂涎。
太平盛世須牢記,軍殘灰正燃!
細研此詩,我發現有三硬傷。硬傷之一:“人訪京華頻謝罪”中的“人”是指本人,應改為“”較為妥當。這裡採用泛指,與句意不合;硬傷之二:“眼覦東北暗垂涎”中的“眼覦”是不能替代“覬覦”的,在漢語辭彙中是沒有“眼覦”這詞目的。若將這兩句詩改為“訪京華頻謝罪,心懷東北暗垂涎。”句意一目了然,且“懷”與“暗”呼應,更添了詩的生動。但平仄的限制卻因此被打破了。硬傷之三:“寇倭”為了平仄工整,竟將“倭寇”的詞序顛倒。
古人云:“能浮舟,亦能覆舟。”調配平仄,雖然可以增強詩詞的節奏和語言的表現力,展現聲樂之美。但也不能視其為一條準繩,將自己捆綁住,束縛自己的思想。

有很多詞語都不是平仄生產線的,龔禎熊先生指出“第一聲與第二聲”、“第三聲與第四聲”其音調性質是大有不同的。同類不同調交替,也可使人感到音韻和諧。比如“誰知盤中餐”雖然為五連平,但因“誰”與“盤”為第二聲,音韻並不單調。又如“山巔青松高”也是五連平,因為全都是第一聲,聽起來音韻就單調得多了。這種句例隨處可見。這說明調的作用不能忽視。

也不盡然,詞語

新加坡
古:平平平 ◆坡【下平五歌】
今:平平平 ◆坡【二波,o,e,uo】

“新加坡”一詞三連平,原則上使用聲調愈多,愈有語音美。正因為,平仄聲是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故,你可以找一堆證據證明平仄論合理,我也可以找一堆證據證明平仄論不合理。

有人說綠豆治百病,有人說綠豆是偏方。平仄聲使用,請從語境考察。實際上,古代的上聲,今天的第3聲(上聲),很多字的音長也是較長的,例如爽shuang,
朗lang,想xiang,享xiang 等,這些字的音長絕對比平聲的西xi,基ji,踢ti等的音長更長。
王力當時不懂音長,簡單說音長,就是一個字念出來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任何平聲字都有音長相對較短的字,也有音長相對較長的字,
任何仄聲字都有音長相對較短的字,也有音長相對較長的字。王力籠統認為平聲長,仄聲短,明顯就錯了。
現代的音韻學研究證明,實際上,上聲的音長是最長的,同樣是 zhang,上聲的漲zhang,音長比平聲的張zhang,發音時間要略長。

因此,平仄聲的片面性。是每個格律詩愛好者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