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史沿革
常青村,原名歷史上叫南門外村,七十年代從老南門外搬遷過來的,是有名的蔬菜種植村,也是侯馬市重要蔬菜產區之一。舊址在老侯馬鎮南門外路西。南門外村,更早的時候稱“下甸”,住的大都是山東、河南遷轉來的人,住的地方大多是土窯洞。早期人少的時候,南門外村屬南堡村管轄,後來住的人漸漸多了,便自成一村。南門外村因地處澮河灘北邊緣,村民不堪房舍潮濕之苦,於七十年代開始,逐步向侯馬鎮北遷至現村址。最早遷居的有徐文煥、畢緒仁、徐學信、龍興茂、陳國愛等戶。
經濟建設
1986年,村支書王和平、村委主任畢緒信代表村民意見,向市政府申請對南門外村重新命名。經市政府同意,並報地區地名辦研究批准,南門外村更名為“常青村”,取四季常青之意。同時,電視公告全市。
2000年常青村有168戶,575口人,耕地面積26.8公頃,人均收入2828元。
常青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多年來,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引導廣大民眾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大力發展大棚蔬菜,使常青村成為我市有名的蔬菜專業村。他們還引進優秀品種,發展葡萄、蘋果種植業,發展第三產業等,使村民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