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是一所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8年被確定為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院校。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1958年;1979年7月,常州市輕工業技術學校更名為常州輕工業學校,隸屬於江蘇省輕工業廳;2002年6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更名為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5年8月,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占地824畝,建築面積28.4 萬平方米,固定資產8.98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7億;共設有11個二級學院,開設高職專科專業47個;共有教職工600餘人,在校生1萬餘人(含外籍留學生近40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常州手工技校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1958年,常州市民辦青山中學創建,校址位於青山路,由常 州市教育局主管。

1960年8月,常州市民辦青山中學更名為建工253廠職業中學,由243廠領導。

1962年,建工253廠職業中學更名為常州市民辦青山中學,由常州市教育局主管。

1965年,常州市民辦青山初級中學更名為常州手工技校,改隸於常州市輕工業局。

•常州輕工機械中等技術學校

1963年,常州市輕化工中等技術學校創建,由常州市輕工業局主管。

1966年,常州市輕化工中等技術學校輕工機械部分改建為常州輕工機械中等技術學校,剩餘部分改建為常州化工中等技術學校。

合併之後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1973年9月,常州輕工機械中等學校和常州手工技校合併為常州輕工業技術學校,校址位於常州市勞動西路11號,由常州市輕工業局主管。

1979年7月,常州市輕工業技術學校更名為常州輕工業學校,遷址於鳳凰路6號,隸屬於江蘇省輕工廳。

2002年6月,常州輕工業學校升格為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遷至現址辦學。

2008年,被確認為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院校。

2018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更名為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8月,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設有材料工程與技術學院、藝術創意學院、機械工程與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工程與技術學院、電氣工程與技術學院、信息工程與技術學院、經貿管理學院、旅遊與烹飪學院、基礎部、體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開設高職專科專業47個,“3+2”分段培養專業3個。

教學系專業名稱
藝術創意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數字媒體設計與製作、產品造型設計、人物形象設計、影視動畫(遊戲動漫)
旅遊與烹飪學院 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旅遊英語、涉外旅遊
機械工程與技術學院 數控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
經貿管理學院市場行銷、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實務(“3+2”分段培養)、商務英語、文秘、會計與統計核算
信息工程與技術學院物聯網套用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技術(“3+2”分段培養)
材料工程與技術學院高分子材料套用技術(“3+2”分段培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建築裝飾材料及檢測、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
電氣工程與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光源技術、新能源套用技術

師資力量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4年8月,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有教職工600餘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比例達32%,碩、博士學位比例達66%,“雙師”素質比例達88.2%。擁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全國優秀教師3人、江蘇省技術能手3人,江蘇省教學名師3名、“省333工程”項目培養對象6人、“青藍工程”培養對象16名、高級技師35人、技師59人,院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5位教授入選常州市政府智庫,為服務地方產業結構與升級建言獻策。

江蘇省教學名師:戴偉民、王志平

江蘇省第四批第三層次333工程培養對象:趙昱昊

江蘇省技能狀元:周晶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高分子材料加工(套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戴偉民,2010年獲批)、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教科研團隊(袁鋒,2008年獲批)

教學建設

學院回響“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依據行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實際,發展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建有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群3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精品課程6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國家資源庫子項目5個,教育部“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25本,學生獲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13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2項,省教育廳舉辦技能競賽一等獎35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61項。

十二五期間,承擔縱向項目102項,橫向科研項目19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項,省級項目20項,市級科研項目47項。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江蘇省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火炬計畫項目1項,江蘇輕工協會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

學院夜景 學院夜景

國家級重點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電光源技術

省級重點專業群:塑膠產品製造專業群、數控技術專業群、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群

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數控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電光源技術、高分子材料套用技術、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產品造型設計

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立項: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

省級特色專業:數控技術、高分子材料套用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

國家級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

省級實訓基地:家電檢測與維修實訓基地、高分子材料套用技術實訓基地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校企協同共建平台:培養數位化設計與製造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1 使用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 王志平
2 使用UG軟體的機電產品數位化設計與製造 袁鋒
3 塑膠注射成型 戴偉民
4 使用數控車床的零件加工 王榮興
5 塑膠配製 戚亞光
6 輕工自動機電氣系統的調試與維護 姚慶文
教指委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
1 調速系統的調試與檢修 俞亞珍
2 機械產品的數位化設計 潘安霞
3 輕化工助劑檢驗 滕業方
4 組建和維護企業網路 束梅嶺
5 形象色彩與款式設計 朱琴
6 高職英語 莫運國
7 餐飲基礎知識 周麗
省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
1 高等數學 馮寧
2 計算機支持的零件加工 褚守雲
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楊湘洪
4 機械製圖 張燏
5 電路基礎 黃忠琴
省級成教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
1 電子商務實務 高佳琴
2 組建和維護區域網路 束梅玲
3 實用英語 肖德鈞
4 餐飲基礎與飲食文化 周麗
5 檢測與轉換技術 吳旗

對外交流

截至2015年8月,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引進了“IBM 高級軟體開發工程師”、“ 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 InternationalCommercialArt Designer Asociation)”、“SolidWorks認證助理工程師(CSWA)”、“劍橋商務英語證書(BEC)”、“實用日本語檢定(JTEST)”等6個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分別與英國埃塞克斯郡職教代表團、台灣龍華科技大學等達成了合作意向;2015年學院選派9名專任教師赴中國國(境)外研修與培訓出國學習交流,其中美國4人、德國2人、加拿大2人、日本1人;共有8名學生參加了暑期的江蘇省大學生赴美海外文化交流項目,1名學生通過“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赴英國留學。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8月,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有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2個,常州市重點實驗室1個,擁有江蘇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並與常州數控技術研究所、常州先進制造研究所聯合共建了“常州數控智慧型裝備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江蘇省機器人與智慧型裝備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與武進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聯合共建了“常州現代製造業CAE 工程仿真技術服務中心”。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LED套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常州市重點實驗室:常州市數位化設計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機電產品數位化設計與製造”科研團隊

科研成果

2015年度,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共承擔企業橫向科研項目28項,承擔國家級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共8項,四技服務項目18項,立項金額280多萬元,其中涉及企業橫向科研經費200餘萬;教職工共發表論文345篇,其中EI收錄論文11篇,SCI收錄論文6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期刊論文1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5篇),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論文2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65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項,申請發明專利18 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7項。

2014年度,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共承擔企業橫向科研項目25項,承擔國家級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共12項,四技服務項目16項,立項金額350多萬元,其中涉及企業橫向科研經費180餘萬;教職工共發表論文375篇,其中EI收錄論文10篇,SCI收錄論文1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期刊論文7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4篇),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論文26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72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6項,申請發明專利1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9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6年3月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共有紙質圖書71萬餘冊,電子圖書180萬冊,訂閱當年期刊600餘種,報紙近100種,過刊1萬餘冊,形成了多學科、綜合性圖書館館藏特色;此外,還有超星數字圖書、書生之家、Apabi數字圖書 、CNKI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系統、讀秀學術搜尋、超星爾雅學術視頻、正保多媒體庫、新東方線上、中國標準全文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外文期刊Springer Link及EBSCO等數字電子資源16種。

•學術期刊

《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創刊於2008年,是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原名《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改為現名,為季刊,主要刊登有關反映高職教育研究、現代教育技術、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的優秀文稿,設高職視點、教育管理、課程與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德育教育理論與實踐、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社科、教改探索等欄目。

文化傳統

校標

校標 校標

1、校標圖案整體由原“輕院”的漢語拼音縮寫“QY”組成,似一隻即將騰飛出雲層的大鵬,表明常州工院人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昭示常州輕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前程似錦。

2、1958指學院起始時間,創辦於1958年。

3、“Y型”手的圖案:寓意輕工業源於手工業,學院前身常州市手工技校,常州工院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己任,在做中學,手腦合一,知行並進。

校訓

誠信、篤實、勤儉、創新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誠信:“誠實不欺、信守諾言”,“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做人的基礎,是一種大德,師生員工要秉承傳統美德,堅持以德立身、誠信為本,把忠誠作為做人處事的基礎和履職盡責的基本準則。誠信,是一種責任,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在工作、學習中無條件地服從命令、堅決完成任務。誠信,是一種習慣,重在實踐,貴在積累,是最重要的行為準則。誠信,是一種勇氣,要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誠實勇敢地面對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激發自己的潛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從而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特別在現代社會形勢下,培養學生誠信品質尤為重要。

篤實:老實、踏實、務實、實事求是。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具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以及嚴謹的治學精神,使觀念和行為得到統一。

勤儉:“勤”即勤勞、勤奮、勤勉,“儉”即簡樸、儉約、節制,兩個方面相為互用,相輔相成。富而思進,合理消費,努力有為,奮鬥不止。在生活上節約,不鋪張浪費;在穿著打扮上,莊重大方,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在待人接物上,樸實誠懇,摒棄世俗虛偽的舉止;在學業上,刻苦努力,自強不息;在事業上,艱苦奮鬥,不斷拓寬視野,開闢新的前景。

創新:“新異”、“獨特”、“最佳”、“強勢”,其目的是“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有益於人類的幸福、社會的進步。創新在實踐活動上表現為開拓性,打破舊的傳統、舊的習慣、舊的觀念和舊的做法,不斷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在行為和方式上,要求思想解放,敢於批評,勇於挑戰,學習“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為核心的鄧建軍精神,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校歌

活力飛揚 徐繼東作詞、李文杰作曲 萬里長江浩浩蕩蕩,魅力龍城文明悠長。 喔,愛崗敬業、自強不息, 喔,常州工院,活力飛揚。 給我們自信,讓我們自強,為我們插上矯健的翅膀。 萬里長江浩浩蕩蕩,魅力龍城文明悠長。 喔,誠信篤實、勤儉創新, 喔,常州工院,活力飛揚。 給我們自信,讓我們自強,為我們鑄就金色的夢想。
校歌曲譜 校歌曲譜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繆昌武
院長楊勁松
黨委副書記楊勁松、毛伯民
副院長蔣新萍、姚慶文、吳麗雲
紀委書記壯國楨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