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常寧鎮位於陝西省永壽縣東北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32公里。東接上邑鄉,南界御駕宮鄉,西連馬坊鎮壓,北鄰渠子鄉,面積71.5平方公里。常寧歷史悠久。唐時建有常興寺,後取常久安寧之意,改為常寧寺。宋時,曾於此設砦(同寨,相當於縣一級的軍事建制),取名常寧砦。至金(約1115年左右),當地民眾在此進行農副產品交易,逐漸形成集鎮。明天啟年間設常寧里、強化里。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設鎮。民國19年(1930)改為常寧區。1956年3月撤區並鄉時建立袁家鄉,1958年5月改為常寧鄉。1958年10月,常寧鄉、上邑鄉、竇家鄉合併建立常寧公社。1961年8月分設為常寧、上邑、竇家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為常寧鄉,同年7月改為常寧鎮。轄25個行政村,68個村民小組,3806戶,1.7萬人,總耕地39625.8畝。本地蘋果產業發展較快,全鎮蘋果種植面積達到2。44萬畝,同時,養殖業,手工藝口加工也快速地發展起來。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中,常寧鎮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為您投資興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地形地貌
常寧鎮屬東北部黃土破碎塬溝壑區。整體向東、南、北三面傾斜。北部多丘陵溝壑,南部較為平坦。
氣候狀況
常寧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617.3毫米。冬季長而乾旱,夏季短而溫和。年平均氣溫10.8℃。最高氣溫為38.9℃,最低氣溫為-18℃。早霜始於10月下旬,晚霜終於3月下旬,無霜期約為210天。全年總日照為2166.2天。
自然資源
常寧鎮境內野生動物以野兔、獾、鼠、雉、鴿、鵲、麻雀等為多,並有少量狼、野豬等出沒。飼養動物主要是家畜、家禽,以牛、馬、羊、豬、狗、雞等為多。蟲有蜜蜂、蠍、蚊、蠅、蝴蝶、蟬等。其它動物有蛇、青蛙、蚯蚓等。植物以農業植物群落和栽培的落葉闊葉樹為主,自然植被中,喬木主要有杜梨、沙棘等;灌木主要有狼牙刺、山桃等;草被有野蘆葦、黃蒿等;草藥有柴胡、甘草、蒲公英、茵陳等。人工植被分經濟林和用材林。經濟林型包括糧、果、菜等。用材林型包括刺槐、中槐、楊、桐、椿、榆、柏、柳、皂角等。
水電交通
涇河從北端流經,年均流量60.97平方米/秒,最大洪水9200立方米/秒。建有水力發電站1個。三叉河從南端流經。常寧鎮境內有縣道1條永豆路,鄉道1條絳山路,鄉村道路21條,柏油化路面8個,沙石化12條。
科教文衛
常寧鎮共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800多名,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均列全縣前茅。國小19所,完全國小4所,共有學生2450人,教職工108名。中心幼稚園1所。衛生院1所設有床位 30張,衛生技術人員34人。農業科技服務中心1個,中等技術人員4名,初級技術人員4名。
主導產業
常寧鎮主產小麥、玉米、高粱、油菜等,糧食麵積31828.9畝,經濟作物有蘋果、中藥材等,蘋果面積7797畝,2005年栽青苹4602.6畝。養殖業以布爾山羊、豬和秦川牛為主,其中羊存欄23000頭、豬存欄4751頭,牛存欄2880頭。
計畫生育
在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的基礎上,採用放置宮內節育器、服用避孕藥、絕育、引產、人流等措施,積極開展計畫生育避孕節育知情選擇、優質服務和計生綜合改革等形式,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2005年全鎮累計施行各種避孕措施 2704例,節育率為88%,人口自然增長率由 23‰下降到 10.3‰,計畫生育率達到 98.1%,出生人口154人,出生率為9.23‰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56‰,性別比為112。
現任領導
常寧鎮領導分工楊軍榮:負責鎮黨委全盤工作。分管武裝工作,包抓姜家村。
尚小鋼:負責鎮政府全盤工作。分管計畫、統計、財政等工作,包抓北屋村。
李印忠:負責鎮人大全盤工作。分管政協、統戰、城建、民政、鎮企業、信訪等工作,包抓中片(重點抓好高候村)。
葛紅霞:主管組織、機關、教育、宣傳、工會、婦聯、共青團、精神文明、目標考核、生態旅遊等工作。包抓南片(重點抓好劉家村)。
劉龍江:主管招商引資、社會保障、交通、國土等工作。包抓北片(重點抓好西班白村)。
李琳娜:主管科技、電力、保險、工商、環保、金融等工作。包抓北片(重點抓好東班白村)。
王偉民:主管農牧、扶貧、計畫生育等工作。包抓西片(重點抓好炎家山村)。
郭玉庚:主管水利、林業、政法、安全等工作。包抓南片(重點抓好安德村)。
張廣學:主管新農村建設、果業、衛生等工作,包抓中片(重點抓好袁家村)。
近年來,在歷屆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常寧的各項經濟社會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社會總產值完成58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29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新建學校6所,修建油路11公里、砂石路15公里,扶貧移民搬遷157戶707人,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科教文衛、精神文明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
政策解讀
關於農村居民進城落戶有關政策解答為了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號)精神,現就關於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有關問題(陝政發(2010)26號)解讀如下:
一、 原則
1. 農村居民可以自願選擇是否進城落戶;
2. 選擇享受城市政策待遇的實行城市居民制度,本人和隨遷人員享受城鎮居民待遇;
3. 選擇享受農村政策待遇實際已居住生活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實行城市居住制度;
4. 鼓勵以在中小城鎮落戶為主。
二、 條件
1.具有連續的工作且已簽訂了勞動契約或自己在工商、稅務部門註冊開辦各類經濟實體;
2.在城鎮具有經常居住地;
3.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連續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到規定年限,縣城、中心鎮只要首次繳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即可辦理落戶手續;
註:以上三條件必須同時具備
三、 有關鼓勵政策
1. 對舉家在城鎮居住生活,但仍在農村繼續保留宅基地、承包地,享受農村優惠政策者,實行城市居住制度。除未分配承包地的子女可享受城市教育、醫療、就業等政策待遇外,其餘人員不享受城鎮居民政策待遇。
2. 對舉家遷入城鎮並自願退出原有宅基地和承包地的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具體標準為:退出的宅基地轉為耕地,土地指標由縣上統一使用,由當地政府按每戶實際退出的宅基地按當地土地徵用的平均價格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主要用於農村居民在城鎮落戶時的住房補貼;退出的承包地,由集體流轉,按當地流轉費用加農業直補的平均值以10年計算給予一次性補貼,主要用於農村居民在城鎮落戶後的醫療、養老保險等費用補貼。
3. 對核准落戶的農村居民,除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外,遷入地和遷出地不得收取其他費用。
4. 對核准落戶的農村居民,享受城市保障性住房、教育、衛生以及按現行規定執行城鎮居民的各類社會保險政策待遇。對在遷出地已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村居民及配偶的直系親屬,按國家和省上政策做好銜接工作。
5. 對核准落戶的農村居民,除享受城鎮相關的就業扶持和就業優惠政策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還將根據其就業培訓意願,有計畫地開展職業能力培訓、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
工作動態
鞏固成果科學發展推動常寧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常寧鎮地處永壽縣城東北32公里處,全鎮面積122平方公里,共有39個行政村,3萬口人,耕地面積6.6萬畝。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00元。2010年曾先後榮獲省級衛生鎮、市級文明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總體工作部署,堅持“招商突破、城鎮帶動、產業升級、普及新村、爭創名鎮”總體目標,轉變作風,創新思路,攻堅克難,狠抓落實,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方位開展文明和諧鄉鎮創建活動,創建工作的氛圍進一步濃厚,創建工作成效進一步顯現,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鎮呈現出政治安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良好態勢。
一、明目標,定責任,文明創建形成好氛圍。目標明確,落實責任是抓好文明鄉鎮創建的關鍵。我們明確責任,細化目標,強化措施,積極推進文明創建活動。一是明目標。出台《關於創建市級文明鄉鎮的實施方案》、提出了“爭創全縣經濟強鎮,爭創全市生態文明名鎮”的目標,為創建工作明確了目標和方向。二是定責任。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任組長、其餘黨政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了辦公室和五個責任區,鎮黨、政領導成員為各責任區負責人,與39個行政村和相關單位簽訂了創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將創建任務層層分解到了幹部、到黨員、到民眾頭上。三是抓落實。為了促進工作落實,鎮黨委、鎮政府就創建工作制定了《常寧鎮創建市級文明鄉鎮例會制度》等各項工作制度,定期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難題和問題,同時成立了創建工作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對創建工作進行嚴格督促檢查,確保了創建工作順利推進。四是抓宣傳。我們還通過網站、LED屏、組裝宣傳車等行之有效的途徑對創建工作進度等情況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使文明鄉鎮創建活動家喻戶曉,在全社會形成了濃厚的創建工作氛圍。
二、夯基礎,抓建設,鎮村面貌煥發新氣象。近年來,我們始終把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當作新農村建設的重頭戲,鎮村面貌日新月異。一是完成實施了關中百鎮項目、鎮區2公里街道改造工程,建成商業門店570間;基本完成了39個村路網建設硬化工程,全鎮道路交通硬化率達90%以上;二是建設完成了袁家、陳家、左家、穆家、西班白、北順什等村自來水入戶工程,自來水入戶率達96%;三是實施了姜家、朱家、房家、西班白4個村的亮化工程,受到廣大民眾好評。四是在全鎮推廣示範沼氣220餘戶,推廣改廁800多戶,使用新型能源成為廣大民眾的時尚。五是建立了垃圾“定點堆放,定人管理,定時收集”的長效機制,村村配備了衛生保潔員,基本消除了亂堆亂放現象。六是以“綠色家園”建設為契機,基本完成了39個村的建設任務。2010年實施了大樹進城工程,投資15萬元在鎮區兩側共栽植中槐200餘株,全鎮生態良好,環境宜人。
三、惠民生,促和諧,社會事業創造新業績。我們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完成了民生的五大類(項)基礎設施改善工程。一是學有所教。投資1700萬元擴建完成了常寧中學教學樓加固、宿舍樓、餐廳樓建設工程,使中學教育功能更為完善,基礎設施更具規模。二是病有所醫。投資350萬建設完成了鎮中心衛生院住院樓、宿舍樓新建工程及硬化綠化工程,實施了衛生院污水處理設施,完成了39個村的標準化村級衛生所建設工程,全鎮農村醫保復蓋率達到98%,全鎮醫療衛生條件大為改觀。三是住有所居。充分利用“三告別”等政策先後建成新農村示範村19個,今年完成“三告別”搬遷260戶,鼓勵40餘戶危房住戶進行了新建改造,使全鎮民眾居住條件得到了大大改善,住有所居取得了新突破。四是娛有所場。新建村級活動場所33所,配套民眾娛樂健身廣場20個,同時,創建萬冊圖書室1個,2000冊的圖書室7個,500冊的圖書室達到了14個,大大繁榮了農村文化生活。五是弱有所扶。2010年率先在全市開展了新農保試點工作,今年又全面進行了普及,目前,已享受待遇2524人,累計發放60.4萬元,參保率達到了84%。同時,我們認真落實國家社會保障政策,五保、低保做到了應保盡保,殘疾人得到了充分的關心和幫助。
四、重宣教、講民主,鄉風文明開創新局面。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抓宣傳,講民主,深入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文明創建活動。一是加強教育宣傳。全鎮新建鎮村廣播室39所,增設閱報欄等各種宣傳設施120餘處,民眾自發成了舞蹈隊、鑼鼓隊等各類文藝團體6個。二是紮實文明創建。持續開展家庭信用等級評定活動。從應盡義務、遵紀守法、尊老愛幼、鄰里和睦、講究衛生、科技致富等方面,具體制定了家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全鎮共評選信用家庭200戶。在全鎮廣泛開展文明村評選活動,共評選市、縣、鎮各類文明村13個。全鎮村建立紅白理事會39個,成立青年志願服務隊、入黨積極分子服務隊等服務組織10個,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結合“八進陣地” 活動,在全鎮39個村免費播放放電影500多場次,文明創建有聲有色。三是切實推進民主管理。嚴格程式,發揚民主,切實做好了村級黨組織換屆工作,選出了團結戰鬥的村支部班子。持續打造鎮為民服務中心,將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民政、土地、財稅等各項業務統起來,實現了一站式辦公,大大促進了政務、財務公開,實施村財鎮管,促進了政務公開,杜絕了腐敗。
五、抓安全,保穩定,社會秩序呈現好態勢。近兩年共排查各類安全隱患63起,排查各種矛盾糾紛55起,全部進行了妥善解決,確保全鎮安全穩定態勢,保證了創建文明和諧鄉鎮的順利開展。一是繼續實施鎮領導包片,機關幹部包村,村兩委幹部包地塊溝坡機制,沒有發生較大的火情火災。二是在全鎮各行各業開展了消防安全大檢查,清除了火災隱患,確保了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三是持續開展平安創建工作,村村充實了治安巡邏隊伍,實行定期定時穩定排查;高質量開展了信訪矛盾調處工作,理順了民眾情緒,化解了基層矛盾,沒有發生越級上訪,沒有發生一起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六、抓種養,創特色,產業結構形成新格局。積極實施“一村一品”工程,向特色要效益,靠特色求突破,特色種養亮點凸現,夯實了文明鄉鎮創建的基礎。一是以炎家山、新華村和穆家村沿路為重點,發展優質核桃4000畝。二是依託袁家村農業示範基地,發展中藥種植100多畝,建成蔬菜大棚5個,種植大蔥80畝,建設生態豬舍200間,示範基地年實現收入200餘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三是以石橋、馮家和草德為中心2000畝蘋果種植園區建設工程,進一步拓寬了民眾增收致富渠道。目前全鎮共創建各類養殖小區10個,組建養殖協會8個,建成各類養殖示範村4個,培育示範戶135戶;在蘋果示範園的帶動下,全鎮共創建各級蘋果示範園19個,組建果業協會14個,培育果業大戶100多戶。
我鎮的文明創建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和民眾的企盼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不斷改進和完善。進一步強化領導,創新思路,突出重點,迎難而上,不斷鞏固創建成果,發揚創建成績,加大創建力度,推動常寧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