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帶燈》敘述一位充滿文藝青年氣息的女大學生螢,來到位於秦嶺地區的櫻鎮鎮政府工作,她不滿“腐草化螢”的說法,改名為“帶燈”。帶燈負責綜合治理辦公室的維穩工作,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上訪人員,包括上訪專業戶、上訪代理者等,有的人利益受侵害卻不知如何維權,也有人因為一棵樹上訪糾纏幾十年的……“帶燈”是螢火蟲在黑暗中發光發亮之意。女主人公負責任地去處理農村各種複雜矛盾的問題。小說現實感極強,從一個中國鄉鎮的角度,折射出中國正在發生的震撼人心的變化。
“帶燈”是秦嶺山區櫻鎮的一名鄉鎮幹部,她原名叫“螢”,即螢火蟲,像帶著一盞燈在黑夜中巡行。這個名字也顯示了帶燈的命運,拚命地燃燒和照亮,卻命里注定地微弱無力,終歸塵土。帶燈是鎮綜合治理辦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麗、孤芳自賞卻又有那么一點兒不合時宜,主要負責處理鄉村所有的糾紛和上訪事件,每天面對的都是農民的雞毛蒜皮和糾纏麻煩。農村的瑣事讓人心煩又讓人同情,帶燈在矛盾中完成著自己鄉鎮幹部的職責,她既不願意傷害百姓,又要維持基層社會的穩定。
帶燈從一出場,就浮現著與眾不同的超然脫俗,她有豐富的內心和豐沛的情感,她更願意在鄉間的山風樹谷中尋找安寧。她每天面對最讓人無法擺脫的雜亂,內心卻不斷地向上飛升。帶燈在現實中無處可逃的時候,就把精神理想寄託放在了遠方的情感想像之中,遠方的鄉人元天亮成了她在濁世中尋找解脫的精神避難所。她不斷地給他寫信,向他訴說。精神世界的純淨和現世生活的蕪雜造成帶燈的分裂,她的痛苦是無法救贖的,她既無法擺脫現實,又沒有能力得到解脫。她注定要燃燒了自己來祭奠理想。
章節目錄
上部山野
中部星空
下部幽靈
後記
作者簡介
賈平凹,陝西丹鳳人,生於1952年。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陝西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美文》雜誌主編。著有《賈平凹文集》二十巻。《滿月兒》獲1978年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臘月·正月》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愛的蹤跡》獲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集)獎。《賈平凹長篇散文選》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那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秦腔》獲2008年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和2006年香港首屆“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
作品評價
過去賈平凹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方言特色,但這部新長篇小說在保留地方韻味的前提下,敘事更明快、流暢;在結構上,形式出新,分為多個小節,有的短節不足百字,有的短節就是一封情書。
《帶燈》是賈平凹文學創作上的又一部巔峰之作,故事素材源自一位深山中的鄉鎮女幹部的簡訊講述。賈平凹曾多次收到莫名簡訊,簡訊中以詩般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生活感受與工作故事,起初賈平凹讀到簡訊多隨手刪除,後來發現這位女幹部語言生動、故事有趣,就漸漸以筆抄錄,後來又前往尋找這位主人公,體驗山村生活,終成此部小說。
這部小說我感覺語言風格稍有變化,過去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方言特色,但不是每個讀者都能讀懂,現在這部長篇小說在保留地方色彩情況下,讀起來明快、流暢,具有語言美,在敘事上有變化。我覺得這是老賈有意為之,是為了讓更多讀者接受它。——《收穫》雜誌執行主編程永新評價說。
茅盾文學獎評審李星和謝有順讀後一致認為,《帶燈》表現出了賈平凹空前的尖銳:這部作品表現了當代農村社會問題,作家以深厚的人道主義情懷呼籲對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深刻且犀利,標誌著賈平凹的文學創作又邁上新的高度。
《帶燈》是賈平凹帶給文壇、帶給讀者的又一驚喜,作品不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藝術特點,更是達到了新的文學高度。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帶燈”的女鄉鎮幹部,她原名叫“螢”,即螢火蟲,像帶著一盞燈在黑夜中巡行。這個名字也顯示了帶燈的命運,拚命地燃燒和照亮,卻命里注定地微弱無力,終歸塵土。帶燈是鎮綜合治理辦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麗、孤芳自賞卻又有那么一點不合時宜,主要負責處理鄉村所有的糾紛和上訪事件,每天面對的都是農民的雞毛蒜皮和糾纏麻煩。農村的瑣事讓人心煩又讓人同情,帶燈在矛盾中完成著自己鄉鎮幹部的職責,她既不願意傷害百姓,又要維持基層社會的穩定。帶燈從一出場,就浮現著與眾不同的超然脫俗,她有豐富的內心和豐沛的情感,她更願意在鄉間的山風樹谷中尋找安寧。她每天面對最讓人無法擺脫的雜亂,內心卻不斷向上飛升,帶燈在現實中無處可逃的時候,她把精神理想寄託放在了遠方的情感……
知名評論家白燁在現場表示:“比如《帶燈》,讀來比賈平凹以往作品要更好看:能夠做到以小見大,離現實更近,通過女主角帶燈的經歷折射出現實諸多問題。”
獲得獎項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主辦的“當代·長篇小說年度論壇”2013年12月30日在京舉辦。經過現場票選,賈平凹的《帶燈》當選2013年最佳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