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飄風②不終朝,驟雨③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④;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⑤。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真正的“道”總是自然運行而勿須多“言”的。所以狂風颳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在道的控制下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統治者的暴政呢?所以,遵循大道而有德的君王,“道”自然也就關愛他,扶助他,而使他得到民心和天下。那些不能契約於大道的君王,“道”當然也就離棄於他,而使他喪邦失國,眾叛親離。同於道的人,道也樂於得到他;有道的人會得到道的容納,有德的人會獲得德的庇佑,而失道失德的統治者就會一無所獲。統治者沒有道德就會誠信不足,誠信不足就不會有人相信他們。
注釋
1、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說話。此處指統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擾民的意思。
2、飄風:大風、強風。
3、驟雨:大雨、暴雨。
4、從事於道者:按道辦事的人。此處指統治者按道施政。
5、失:指失道或失德。
引語
《希言自然》和十七章都是相對應的。十七章揭示出嚴刑峻法的高壓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統治者加以改變。前面幾章已多次闡明“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貴言”、“多言數窮”等類似的話,希言自然一開始便繼續闡述“希言自然”的道理。這幾個“言”字,按字面解釋,是說話,內含的意思都是指政教法令。老子用自然界狂風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實作比喻,告誡統治者少以強制性的法令橫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靜無為”之政,才符合於自然規律,才能使百姓安然暢適。倘若以法令戒律強制人民,用苛捐雜稅榨取百姓,那么人民就會以背戾抗拒的行動對待統治者,暴政將不會持久。
評析
在《希言自然》里,老子說得道的聖人(統治者)要行“不言之教”。他說,只要相信道,照著做,就自然會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在希言自然里老子舉自然界的例子,說明狂風暴雨不能整天刮個不停、下個沒完。天地掀起的暴風驟雨都不能夠長久,更何況人濫施苛政、虐害百姓!這個比喻十分恰切,有很強的說服力。它告誡統治者要遵循道的原則,遵循自然規律,暴政是長久不了的,統治者如果清靜無為,那么社會就會出現安寧平和的風氣,統治者如果恣肆橫行,那么人民就會抗拒他;如果統治者誠信不足,老百姓就不會信任他。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施行暴戾苛政的統治者都是短命而亡的,中國第一個封建中央集權的王朝秦王朝僅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時間,原因何在?就是由於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民眾無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另一個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嘗也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後被唐王朝所取代!歷史是一面鏡子,它反映出的是統治者清靜無為,不對百姓們發號施令,強制人民繳糧納稅,那么這個社會就比較符合自然,就比較清明純樸、統治者與老百姓相安無事,統治者的天下就可以長存。
作者簡介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宮鎮)人。 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希言自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