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市場經濟下的中國城市規劃》主要內容簡介: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城市的命運,上世紀80年代以後沿海城市發展的速度和強度前所未有。1980年代的深圳特區被稱為“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城市”,顯示出中國城市化迅猛發展的端倪。1990年代的上海的發展似乎來勢更猛,1990年上海的城市房屋總建築面積是1.7億平方米,2000年這個數據是3.4億平方米,10年中又造了一個上海。
《市場經濟下的中國城市規劃》主要內容簡介: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城市的命運,上世紀80年代以後沿海城市發展的速度和強度前所未有。1980年代的深圳特區被稱為“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城市”,顯示出中國城市化迅猛發展的端倪。1990年代的上海的發展似乎來勢更猛,1990年上海的城市房屋總建築面積是1.7億平方米,2000年這個數據是3.4億平方米,10年中又造了一個上海。1980年上海的城市房屋總建築面積只是0.9億平方米,2000年上海的規模是1980年時的將近4倍。如此大規模的城市發展和因為亞洲金融危機而引起的暫時性房地產空置,使得國際間驚呼上海正在醞釀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海外甚至有評論將此時的上海與1929年大蕭條前夕的美國相提並論。
事實表明,這是無稽之談,上海現在仍然在擴展。回顧這段不久前的歷史,我們得到一些啟示。事實上,開發中國家城市化發展比已開發國家早期城市化發展速度更快是一個在學術界早已為人知的事實,因為趕超比前創容易,已開發國家的技術和資金加速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使後來者快速居上。只不過是1990年代後的中國城市快速城市化超出常規。前所未有的超常規快速城市化體現了國家經濟的強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這不意味著優美的中國城市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中國的規劃界一直以來學習西方的規劃理論,從“功能分區”到“公眾參與”;甚至於“新城市主義”,我們似乎從來沒有試圖用自己的城市理論解決自己的城市問題。前所未有的挑戰給了我們百年難遇的理論創新機會,我們需要能夠創造美好中國城市的規劃理論。筆者在做規劃學生的時候就知道城市規劃不僅僅是物質規劃方案,城市規劃後面有更重要的社會、經濟、政治因素。當前,市場經濟正在逐步代替計畫經擠,動態演變的轉型經濟和轉型經濟所構造的社會和政治結構是塑造目前中國城市化的根本因素,能夠創造美好中國城市的規劃理論必須建立在理解那些根本因素所合成的城市建設制度上。大多數中國城市人口高密度,土地資源匱乏。只有土地資源高效率利用,才有可能達到城市可持續發展,如何引導市場實現規劃目標將是新規劃理論的突破點。新的規劃理論不僅指導中國的城市建設,也是我們對國際城市規劃理論的貢獻。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市場經濟下的城市規劃
1.1 什麼是城市規劃?
1.2城市規劃方案的成敗
1.3 城市建設中的市場失效
1.4 “規劃師規劃城市,開發商建設城市”
1.5 市場經濟下的城市規劃
第二章 經濟制度改革過程中城市建設的市場化
2.1 經濟轉型中住房和土地體制的漸進式改革
2.2 政府功能的轉變:地方發展政體
2.3 漸進式城市土地改革促進國有企業改革和房地產業的成長
2.4 漸進式經濟改革下的城市改造
2.5 城市建設市場化的程度
第三章 挑戰之一:缺乏有效開發控制的城市規劃
3.1 多元豐富與雜亂無章
3.2 城市整體利益與市場個體權利
3.3 開發控制和不確定性
3.4 同樣是市場推動、沒有總體規劃指導,為什麼周莊是優美的,而“城中村”是醜陋的?
3.5 總體規劃並不能保證城市建設完全按照規劃實施,開發控制能夠確保城市的有序開發
第四章 挑戰之二:試圖推動經濟發展的城市規劃
4.1 規劃滯後的快速城市發展
4.2 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的興起
4.3 城市規劃的基本功能
4.4 城市規劃如何積極塑造城市:供給與需求
第五章 經濟制度轉型中的城市建設制度
5.1 塑造城市的是城市建設制度,規劃只是其中之一
5.2 案例分析:新加坡“牛車水”建設和改造中的城市建設制度
5.3 城市建設制度的演變:從計畫走向市場
5.4 土地模糊產權下的城市發展
5.5 美好城市的建設在於完善的城市建設制度
第六章 新的城市規劃理論:通過市場機制達到城市發展可持續
6.1 深入認識土地市場
6.2 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係
6.3 城市規劃定義土地產權:引導市場的手段
6.4 城市規劃引導市場達到規劃目標
6.5 發展中國的城市規劃理論
參考文獻
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