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街道辦事處[山東省禹城市市中街道辦事處]

市中街道辦事處[山東省禹城市市中街道辦事處]

市中街道辦事處位於禹城東部,南距省會濟南40公里,北臨德州60公里,為禹城市政府機關所在地,東、南與齊河縣接壤,西與十里望回族鄉毗鄰,北與十里望回族鄉、 梁家鎮交界。 交通便利, 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邯濟鐵路穿境而過;1001省道、1009省道縱跨南北。

概況

市中街道位於禹城市區中心,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聚集地,轄53個村(居),2.6萬人口,總面積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萬畝,248、314省道和德濱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區位非常優越。近年來,街道黨委、辦事處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超常發展、跨越前進”這一主題,舉全街之力,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發展民營、市場建設、園區建設、工業興處、商貿活處、農業產業化和新農村建設”八大工程,實現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大跨越、城鄉面貌的大變化。07年,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36.7億元、3512萬元、5150元,同比分別增長30%、15%和11%,街道先後榮獲“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司法所”、“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德州市黨建工作示範點”、“德州市民營經濟強鄉鎮”“樂陵市經濟強鄉鎮”、“樂陵市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一等獎”“五個好鄉鎮黨委”等多項榮譽稱號。

沿革

古稱祝阿、督楊,屬九州之兗地,以大禹在此治水聞名。742年(唐天寶元年),取城西南禹息故城之禹, 省其息,改稱祝阿為禹城。1958年8月成立城關人民公社,1984年4月建禹城鎮, 2000年5月8日,因區劃調整原禹城鎮和廿里堡鄉合併成立市中街道辦事處。

自然狀況

該處地處魯西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窪, 東西最大距離1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5公里,總面積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66.66公頃。主要河流有:鄧金河、趙牛 河、徒駭河。境內流長35.6公里,流域面積138平方公里。 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西瓜、蔬菜、棉花等。

全處轄140個行政村,總人口為1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4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1‰。少數民族1個:回族,集中居住在韓莊,有495人,占全處總人口的0.03%。全處有王、李、張、孟、孫等100多個姓氏,其中李姓最多。

主要經濟狀況

1978年全處農村經濟總收入784.68萬元, 2000年為19.81億元。第一、 二、三產業占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1∶56∶23。2000年完成財政收入253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12萬元。

強鎮由來

該處是禹城市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是近年來在魯西北平原腹地迅速崛起的一座新興現代化城鎮。1995年以來,綜合經濟實力連續排名德州市各鄉鎮之首,被稱為“德州第一鎮”。獲得的市以上榮譽稱號有:全國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鄉鎮、齊魯鄉鎮之星、山東省鄉鎮鄉企系統先進單位、山東省財政系統先進單位、山東省婦女工作先進單位、德州市奔小康先進鎮、德州市農業科技示範鎮、德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德州市“1123”工程先進鎮、德州市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鎮。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前,土地貧脊,種植單一,多數農田掌握在地主手中,生產水平很低, 糧食平均畝產只有100公斤左右,總產380萬公斤,農業總產值僅為160萬元。建國後,隨著所有制和生產關係的改變,生產力獲得解放,農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加之各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斷改善,作物品種不斷最佳化,糧食產量更是突飛猛進,大幅增長。 1978年糧食平均畝產達到400公斤,總產1600萬公斤。90年代以來,該處著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 先後建成千畝以上瓜菜基地5個,千隻以上畜禽基地10處,萬米以上林帶10個。發展了六和飼料集團、朝日食品公司、禹王植物油廠等各類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30餘家,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為主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基本實現基地規模化、種植區域化、管理技術化、產品標準化、銷售契約化,基地變成了企業車間,農戶變成了車間工人。1996年被確定為國家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項目區;1999年實施黃淮海平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項目開發過程中,投資1000多萬元,廣泛開展了方田、機井、節水、改良、機械、良種和綠化六大工程建設。經過廣大幹部民眾多年的不懈努力,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目前, 全處的耕地有效灌溉率、良種普及率和農田耕播收機械化率達100%。發展訂單農業, 涉及糧食、畜禽、瓜菜、林果等4大類30多個品種,總金額上億元,昔日聞名的禹城東大窪,如今變成了聚寶盆。2000年糧食平均畝產突破1000公斤大關,總產3660.5萬公斤,農業總產值26790萬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20884.2萬元,林果業總產值90.4萬元, 畜牧業總產值5746.6萬元,漁業總產值68.8萬元。耕地面積5466.66公頃, 其中糧食種植面積3066.66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400公頃,糧經比例為56∶44。

第二產業

建國前,即有紅爐、盆窯、編織等多家手工作坊。大躍進時期,“五小”工業遍地開花,社隊工業開始發展,1978年建材、服裝、木器、副食加工等企業相繼成立, 從業人員達到1800人,實現產值250萬元,利稅萬元;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社隊企業改為鄉鎮企業, 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好機遇,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198 8年發展戶辦、聯辦、鎮村企業100多家,工業產值超過6000萬元,占全縣(市) 鄉鎮工業產值的1/4。 工業的飛速發展,為經濟騰飛注入了強大活力。1995年辦事處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德州第一,並保持至今。1999年,15家鎮村集體骨幹企業果斷轉換經營機制,全部由法人代表一次性買斷產權,改制為私營企業,激發了企業活力,效益明顯提高。其中,禹王集團當年實現利稅1140萬元,比上年增長43%。2000年,該處黨委進一步做出了經濟工作重點向工業傾斜,全面建設工業強鎮、民營大鎮、三產重鎮、財政富鎮的重大決策,辦事處上下掀起了招商引資、壯大民營、大上工業的熱潮,培植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經濟成長點, 其中,新上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10餘個。禹王集團日產900噸低溫豆粕項目總投資2.1億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低溫豆粕生產線項目,其工藝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目前辦事處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食品、化工、紡織、塑膠、 羊絨、機械、造紙、製藥等十大系列100多個產品類型的工業體系。禹王集團的高科技產品--“忘不了”3A腦營養膠丸,被中國優生優育協會胎教中心、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向孕婦和學生推薦的惟一DHN類健腦產品, 獲美國發明年會創造成就獎。金利集團的大豆蛋白粉全部出口; 東方塑膠廠的ABS管材、管件被建設部列為重點推薦產品; 有百年歷史的禹城脫骨扒雞,省內外聞名。2000年底,工業企業達233家,其中, 限額以上企業16家,禹城百強私營企業36家,有3家已獲自營進出口權利。從業人員2.6萬人,實現產值14.6億元,利稅9069萬元。

第三產業

全處進入90年代後,城鄉市場日益繁榮活躍,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沿街開發和舊城改造進展迅速。近年來,累計投資近10億元,先後開發改造了老城街、建設路、 通衢路等12條商貿街,新建擴建了禹王、建材等8大專業批發市場以及禹城商城、 鴻福大廈等十幾處大型商業網點, 其中1999年拓寬改造的老城商貿街全長1500米,投資1.7億元,新建沿街商用樓房1100餘間。當年拆遷建設,當年發揮效益,創禹城市城建開發建設速度的最快記錄,德州市商貿流通現場會在此召開,向全市推廣了市中辦城鎮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建設中的禹城商城,規劃面積38.4萬平方米,總投資3.6億元,是目前德州市城鎮舊城改造和市場建設一次性規劃及拆遷面積最大、建設工程最重、 投入資金最多的城建開發工程,計畫5年內建成集家電、服裝、小商品批發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市場,年交易額達20億元的“魯西北商貿第一城”。此外,占地9.33公頃的瓜菜批發大市場已選址完畢,正在規劃建設。商業網點、商貿街道以及商貿市場的建設規模和設施水平在德州市同等鄉鎮中處於領先地位。2000年,被確定為德州市中心鎮。 到2000年底, 全處共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1496戶,從業人員4895入,年創產值4.57億元,利稅5957萬元。

特色產業

禹城扒雞

禹城扒雞有300多年歷史, 以製作獨特、香味濃郁、肉爛脫骨、營養豐富著稱,早在1919年就載入《山東省各縣鄉土調查錄》,當時,有“聞香下車,品嘗為快”之說。目前,扒雞生產企業有20多家,年生產能力4000多噸。

禹城西瓜

以個大汁多、糖多味甜、清脆爽口、耐運輸、耐貯藏聞名全國。該處種植面積達2000多公頃,是魯西北平原地區最大的西瓜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5~9月份上市,年產1億多公斤,暢銷全國各地。

橡塑產業

該類生產業戶達到10餘家,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4家,園區2處,年產ABS、 DPVC、 轉光農膜、聚氯乙烯等系列產品數十種,2.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000餘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該辦事處清朝以來,設有多處“私塾”讀《四書》《五經》,1927年改為“學堂”。1948年禹城解放後發展現代教育,設國小6處,有教師8人,學生280人,並於1950年招收了部分正式教師。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教育部門一度陷於癱瘓,多數學校無法運行,教師紛紛改行、下放。1964年教育得到恢復,1985年以來,推行了九年義務教育;1988年完成了校舍六配套。1995年掃盲工作通過省級驗收。1999年推行了教育“四制” 改革。學齡兒童入學率、國中適齡入學率實現100%,教學質量始終名列全市第一,音體美、電教、圖書等內部配套建設得到完善,各項指標均達到省級標準。1995年9月,投資700萬元,修建了占地3.7公頃的市中辦中學,建築面積74 00平方米,有教學樓、實驗樓各1棟。到2000年,全處有學校21處(國中4處,國小17處),學生9067人(國中在校生4473人,國小在校生4594人),教師695人(國小教師40 9人,中學教師286人,其中,高中級職稱404人) 。處教委被授予全國目標教學先進單位,紅旗聯中被全國書法教學研究委員會確定為寫字教育實驗基地。2000年,為國家輸送高中專生845名,其中高中478名,中專367名。

解放前,本鎮沒有專門的文化領導和管理機構,只有少數民間藝人活躍在集市上。解放後, 文化工作由黨委宣傳委員負責,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1970年建立廣播站,1978年成立文化站,1976年成立電影隊,喜聞樂見的民娛活動趨於繁榮。民眾經常以自編自演的高蹺、秧歌等多種文藝形式努力反映本地各行業取得的建設成就。2000年底,90%的企業建立了功能齊全的娛樂室,80%的村建立了文化大院,建有簡易的籃球場、 桌球台等體育設施,農民健身運動方興未艾。2000年9月,該處被授予“全國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鄉鎮”榮譽稱號。

建國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無公共醫療單位。1954年組成聯合診所,此後又隨著形勢發展, 成立多家聯合診所。1958年,投資1.3萬元,建立了人民公社醫院,占地1.8公頃。 公社醫院經過多年的積累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在全市衛生系統中名列前茅, 先後申請成為市第二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目前又被批准成為市立醫院。2000年全處廣泛推行合作醫療制度,原來的57處村衛生室(所)合併為19處中心診所(不含城區) ,專業衛生技術人員84人,床位70餘張。在消滅脊灰方面,0~4歲兒童強化服苗率達100%。

人民生活

建國前,社會不治,戰亂不斷,人民生活在黑暗當中,過著饑寒交迫、流離失所的生活,正常的衣食住行難以保障,年人均收入只有40元,年人均糧食不足150公斤。 建國後,人民當家作了主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70年代以前,以高粱、玉米、地瓜為主食,仍然住土房,走土路,穿粗衣,吃粗食。70年代尤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隨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洋溢著“搬新居,娶新娘,大把的票子存銀行”的喜慶氣氛。進入90年代,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人均住房面積農業戶口達到25平方米, 非農業戶口達到13.5平方米。1999年建成“電話鎮”,電話裝機總量10000餘部, 全部實現光纜路,電話普及率達70%以上。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車裡程200多公里,開通了3條公交路線,連線辦事處60餘個村莊,極大方便了民眾生活。摩托、汽車、拖拉機等各類交通運輸車輛達9000餘輛。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20元。

組織建設

基層組織發展情況

1924年,市中街道辦寺後李村民李宗魯在禹城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禹城最早的共產黨員。1926年,由他統一組織下,在當時的禹城第一高小 (現市中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址) 成立禹城市第一個黨組織, 他同時擔任了第一任支部書記。2000年底,有黨支部151個,其中農村支部138個,企業黨支部13個,共有黨員2020人。近年來,該處積極開展“三個代表”“三講”“雙思”及思想、作風、紀律教育整頓活動, 黨組織凝聚力、 戰鬥力進一步增強,黨的隊伍日益壯大,該處黨委先後榮獲“德州市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和“德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

1938年,日軍侵入本地,在全縣按編號為序劃為八個區,市中辦當時為區。1958年9月成立城關人民公社,1968年9月建革命委員會,1970年實行黨政合一,1980年12月改稱公社管委會,1984年4月建立禹城鎮人民政府,2000年5月8日因區劃調整, 原廿里堡鄉、禹城鎮組成市中街道辦事處至今。解放初期成立婦救會,1958年公社化後成立婦女聯合會。解放初期隨著農村政權的建立,各村組成了青年農民武裝組織--青年班,建國後,成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7年,改稱共產主義青年團。 1975年以前,團的工作均有公社青年幹事負責,全社團員700餘人。1946年成立農民協會,當時的口號是:依靠貧僱農,團結下中農,打擊地主富農,一切權利歸農會。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後,曾建立貧下中農協會。1970年成立供銷社,1982年成立科協,近年又成立計畫生育協會。

現任辦事處黨委書記:王健

現任辦事處主任:劉少水

當地名人

張清蓮

(?~?) 字少白,西街人清朝廩生,熱衷教育。張清蓮學識淵博,善著書寫作。 1905年,始編《禹城縣鄉土志》,後著《源陽筆記》共10冊,約200餘篇。文章敘事真實,秉筆直書,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名篇還附有評論斷語,發人深省,為資政諭民佳作。《源陽筆記》第一、二兩冊由侯延爽選登在山東省道德雜誌上。其餘八冊手抄本失傳。

李宗魯

(1901~1940) 原名李洪儒,別名徐相善、李洪業、徐軒、張旭東,中共禹城縣黨組織創始人之一。寺後李莊人。出生在富裕農民家庭中。1917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1922年畢業後,回禹城城內高小任教期間,秘密組織“理髮工會”尋求救國之路。1924年初,由孫兆彭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成立了縣內第一個黨支部,李宗魯任書記。1926年,以他為首組織了魯北特委。1927年,他發動學生參加反對“討赤捐” 運動,迫使當局暫緩徵收。同年由李宗魯、王兆鵬等4人組成“魯北暴動行動委員會”,並創辦黨的指導刊物《露白》,先後建黨支部12個,發展黨員87名。1928年發動高唐谷官屯農民暴動受挫後去濟南, 留任省委交通員。1929年3月,李宗魯被捕入獄。 獄中,在前省委書記鄧恩銘的領導下,組織越獄鬥爭,於7月21日李宗魯等6人越獄脫險。1935年潛回禹城,被特務發現,遂去哈爾濱。1938年秋遷往瀋陽,以養雞業為掩護進行黨的活動。李宗魯多年為革命顛沛流離,積勞成疾,1940年病故於瀋陽,後來被追認為山東省著名烈士。

李達

(1910~1943) 原名李蔭楠,抗日英雄,三里橋人。193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8月,李達任一二九師獨立旅武裝工作團政委,在長清一帶進行抗日活動。1940年,李達調魯西四分區基幹二團,先後任三營、五營營長,所在營為二團主力營,在茌平、禹城、平原、長清一帶和日偽軍作戰打出威風,震攝敵人。1941年又調任齊河縣大隊大隊長。 1943年1月,李達率縣大隊護送劉賢權司令員,在齊河縣大黃附近大李莊被日偽軍包圍,為掩護首長突圍,他頑強戰鬥,牽制敵人,在激戰中英勇犧牲。

王明奎

(1874~1944) 禹城五香脫骨扒雞創始人。月牙灣村人。18歲時,王明奎學煮扒雞出售,後求一老中醫選配五種藥料調味,制出扒雞,五味溢香,肉爛脫骨,名為“五香脫骨扒雞”。以後王明奎與兒子繼三不斷切磋技藝,多次調配料方,終使扒雞以獨具色鮮味美、五香透骨、肥而不膩等特點,名聲遠揚,因食後開胃健脾,溫中益氣,通絡提神之功效,受顧客青睞。1919年,禹城五香脫骨扒雞載入《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至今,禹城市專營廠家、個體戶及全縣各地所設“禹城扒雞店”仍基本沿用王明奎的製作方法。

劉維一

(1915~1946) 西街村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調泰西地區八路軍六支隊參謀處工作,後調任魯南軍區任五十五四二營指導員,以作戰驍勇聞名全團。1946年7月,在巨野縣章縫集戰鬥中光榮犧牲。

王玉美

(1929~1948) 爆破英雄。月牙灣村人,家貧寒。1946年參加了晉冀魯豫野戰軍。 1948年9月,在濟南戰役中,奮勇爆破敵機場碉堡,英勇犧牲,為部隊攻克機場做出重要貢獻。

侯開言

(1918~1950) 一等功臣,魏家寨人。1947年參加晉魯豫野戰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伍後先後5次立功。1950年,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在同美軍激戰中犧牲,部隊追記一等功。

石洪貞

(1929~1952) 特等功臣,石莊村人。1945年12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在齊河縣晏城戰鬥中榮立一等功。不久任班長、排長。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升任營長。 1952年9月,石洪貞任團參謀長。他率一個加強營駐守福建前線莆田縣南日島期間, 遭國民黨軍6個團兵力的進攻,石洪貞指揮全營戰士奮勇殺敵,終因寡不敵眾,全營戰士光榮犧牲,陣地上只剩下石洪貞一人。他將最後一粒子彈,射進自己胸膛,為國捐軀。

劉炳峰

(1895~1974) 花園村人。17歲時在禹城城內天德堂藥鋪學醫為徒,後轉為天德堂藥鋪店員。在拜師學醫和為店員的30年間,他刻苦學習中藥炮製理論,虛心接受師長指教,對中藥膏、丹、散的加工製做,有熟練的操作技巧。1963年,他被山東省和德州地區衛生部門批准為惟一的名製藥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