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巴里坤草原位於新疆東北部,這裡有“天山淞雪”、“瀚海鰲城”、“鏡泉宿月”、“岳台留勝”等八景名勝古蹟。巴里坤草原海拔1650米,雪山晶瑩,松林青翠,雲霧繚繞,變幻莫測。人們稱這種美麗景色為“天山淞雪”。傳說,天山淞雪是遠古時期黃帝開國後,唐堯、夏禹、周穆王西巡“西王母之國”的時候,在“瑤池歡宴”上贈賜的一幅中原絲繡,後來西王母把絲繡化成了“天馬”牧場。迄今巴里坤草原仍有“天馬故鄉”之稱。
自然資源
巴里坤是大草原。但巴里坤草原不象內蒙古的草原那樣一望無際,可以看到草天相接的地平線。而巴里坤是盆地,極目遠望,四周與藍天相接的是連綿不斷的山巔。這些山都屬於東天山。特別是南山尤為高大雄偉,山頂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山腰是四季常青的林帶。山頂積雪融化以後,有的順著山溝流了下來,不到山口就不見了蹤影,全都鑽到地下去了。而有的則就地滲入岩縫。俗話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確實不假。因為在山上到處可以見到泊泊的山泉。夏天,水草豐美的高山草甸草場則是牲畜避暑的絕好去處。為數不多的幾條大溝里的水可以流出溝口,便成了山前衝擊扇平原上農田的灌溉用水。在衝擊扇平原的下面,就是地下水溢出帶了。巴里坤盆地不大,南北也就是三四十公里。因此南北兩山的地下水溢出帶集中在盆地中間,有的地方也有十幾公里寬,這裡無數泉眼的泉水竟然匯聚出一條條小河,自東向西流入到巴里坤湖。這十幾里寬的地方植被很好,形成了很好的草甸。古詩《疏勒歌》中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據說就寫的是巴里坤。古人也稱這裡是“甘露川”。人們乾脆就叫“草湖”:草,牧草,湖,水也,既有草有水的地方。草湖與巴里坤人的生存息息相關。
旅遊資源
草原盛會
巴里坤草原有效使用面積近20萬面。每年綠草如茵,野花竟放的季節,牧民紛至沓來,遊牧湖畔,羊群像飄動看的朵朵浮雲,點綴在綠茵上的氈房,炊煙裊繞,奶茶飄香。這裡的牧民保留有純正的哈薩克族傳統,如若到哈薩克族氈房做客,好客的主人一定捧出燙手的酥油茶。醇香的馬奶酒和手抓內熱情款待你,主人還會將悠揚悅耳的冬不拉和粗獷的歌聲撒向草原。每年的草原盛會,這裡都會舉行哈薩克族傳統的賽馬、叼羊、姑娘追、摔跤、阿肯彈唱,夏日巴里坤草原的風格永遠都是那么地熱情奔放。
美麗傳說
巴里坤有哈薩克族、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十多個民族。大草原上有許多美麗的傳說,但流傳最多的一則傳說則是:一位漢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類海的哈薩克青年合力同破壞湖泊的山魔搏鬥,姑娘被壓在尖山下變成了石頭,哈薩克青年則扭住山魔同歸於盡沉入湖底。姑娘和哈薩克青年用生命為後人換來了安寧幸福的生活。為了紀念他們,人們就把尖山下的數股清泉叫“漢姑泉”,把湖泊稱作“蒲類海”。
四季風光
春天的巴里坤草原,冰雪隨著溫暖的陽光漸漸融化。五月中旬前後,風和日麗,小草兒爭先恐後地冒出了頭,在微風細雨的撫慰中漸漸長高。六、七月份,蝶兒紛飛、鳥兒鳴叫、綠浪翻滾,那可真是風吹草低才能見到牛羊啊。這時,你可要當心了,你獨自進入草原之中就會迷失方向,除非你的個頭長的比草高。 草原上最熱鬧的要數八、九月份了:村民們餵養的牲畜的口糧幾乎要全部在大草原里收取,在八月初,你看那草原的四周,人歡馬叫、機聲隆隆,遠遠看去,一座座白氈房猶如雨後的蘑菇破土而出 巴里坤草原上的冬天來的很早,到了10月底,草原已被冰雪復蓋,草原上沒有行人,沒有牲畜,逐漸恢復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