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69年,不滿17歲的巴拉提·伊坦木被生產小隊選中做了一名電影放映員。巴拉提·伊坦木白天做村裡的廣播員,晚上跟著師傅學習放電影技術。幾個月後,巴拉提·伊坦木被公社派到離家近百公里的伊寧縣溫亞爾鄉正式做了一名電影放映員。44年來(截至2013年5月),巴拉提·伊坦木一直堅守在電影放映員的崗位上,放映電影超過1.5萬場。為了放電影,巴拉提·伊坦木賣了自家的牛和羊,還有地里收穫的糧食。巴拉提·伊坦木被人們尊稱為“電影同志”。巴拉提·伊坦木多次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伊寧市、巴彥岱鎮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放電影者”,巴彥岱鎮人民政府把巴拉提·伊坦木家定為“紅色電影播放家庭”。
人物言論
1.我沒有其他本事,我一生只為放電影而活。2.我們當時的政策是越偏遠越小的村莊,越要把電影送進去,所以我走遍了溫亞爾鄉的所有村莊。後來回到家鄉乾溝村,我還是堅持這個理念,每年放映電影的場次都在300場以上。鄉親給我起了個外號,叫“電影同志”,我很喜歡這個名字。
3.1972年,我在溫亞爾鄉當電影放映員,很長時間沒有回家。突然有一天來人告訴我,媽媽不行了,要我回家。當我連夜趕回家時,媽媽已經去世了,我連她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見到的只是媽媽的新墳。我坐在墳頭前哭了很久,請求媽媽原諒我。
4.1990年我在另一個村放電影時,突然有人跑來告訴我,爸爸得重病不行了。當時我正在放電影,沒辦法停下來,只好在電影放完後匆匆趕回家。當時爸爸只剩下一口氣了,看到我回來,他才緩緩閉上了眼睛。我抱著爸爸的頭,哭著請求他原諒,爸爸已聽不見了。
5.我真的覺得欠父母很多,欠家裡很多。
6.我真的不知道,不讓我放電影了我能做些什麼。這么多年,我只會放電影,家裡的事、地里的活全是老伴和孩子們在做,我覺得欠他們很多。但我也很欣慰,這么多年我做了一件事,而且把這件事做好了,做得讓鄉親們滿意了,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