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從黑龍江省巴彥縣縣城乘汽車北上,在一馬平川的水泥公路上行駛46公里後,很快就到興隆鎮。
位於松花江中游北岸小興安嶺南麓松嫩平原腹地的興隆鎮,雖然是巴彥縣北部10多個鄉鎮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而且還是巴彥、木蘭、通河三縣陸路交通的門戶,並且還被譽為“全國第一大鎮”,但是在過去卻少為人知。
興隆鎮原名為趙湖窩堡。清朝鹹豐九年,也就是公元1859年,闖關東的山東登州府萊陽縣的趙湖、趙海、趙江三兄弟顛沛流離幾千里走到這裡落腳生根後,為開荒種地,搭起了窩堡,在俗稱“東荒”的茫茫荒原中生起了“興隆鎮”的第一縷炊煙,並以老大趙湖之姓名加上“窩堡”二字而成為“興隆鎮”的雛形。直到光緒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隨著從山東半島、渤海之濱和黃河兩岸攜家帶口的闖關東的漢子陸陸續續千里迢迢跋涉到了趙湖窩堡,並停下來在這裡開荒種地和繁衍生息,使這裡人口多了起來後,加上一些想在這塊土地上發財的人迷信“窩堡”太小,既不吉利又興隆不起來,於是就用興隆鎮將趙湖窩堡取而代之了。
從有史以來直到新中國成立前,興隆鎮名為“鎮”,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所謂的大屯子而已。年復一年的十里長街兩旁,除了有一座日本鬼子修建的用以鎮壓窮苦老百姓的兩層小樓外,蕭條冷落得無一點生機。儘管這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饑寒交迫的興隆鎮人,同不願做奴隸的全國各族同胞一樣,也同外侵內患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並為中國革命養育了許多視死如歸的革命者。例如出生在興隆鎮森林村,後考入北京大學讀書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甘肅省負責人、於1946年2月12日在蘭州壯烈犧牲的羅雲鵬(原名張敬載)烈士,犧牲時年僅34歲。另外,值得興隆鎮人驕傲的還有:我省的著名詩人李冰牧和王書懷早年都曾在這裡學習工作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苗樹春少將就是在這裡投筆從戎的;十六屆候補中央委員、曾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現任中共陝西省委副書記的楊永茂也曾在這裡度過了他美好的中學時代。以及像“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一樣默默無私奉獻了40多年的“活烈士”李玉安……
現在,在改革開放的和煦東風的吹拂下,興隆鎮早已經舊貌換新顏今非昔比了。不說這裡早已經不是舊社會的窮鄉僻壤,鎮內的水泥路已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車水馬龍的大街的兩旁高樓林立華燈排排,招商引資已編織出了火紅的雲浪;也不說這裡希望的田野上盛產的紅瑪瑙般的高粱和黃金子似的大豆早已遠銷海內外,僅就全鎮8萬多人的生存狀態而言,用“揚眉吐氣”這個成語來形容,那是最恰當的了,因為這裡的人們不但已經早就吃的好了,住的好了,穿的好了,而且正在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為早日實現“小康“在灑滿金色陽光的大路上闊步前進呢!
(二)
在松嫩平原腹地,有—個歷史悠久、馳名華夏的城池———黑龍江巴彥縣興隆鎮。百年以前,這裡曾是一片廣袤的原野、浩瀚的林海,開荒占地時只趙湖老哥一個,故古稱“趙湖窩堡”。而今,這裡已成為一個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經濟繁榮、建築典雅、風光秀麗的現代化新城,被譽為“全國最大的鎮”。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呼蘭設立官莊以後,年年都有流民湧入松花江以北地區,私自開荒種地。鹹豐九年(1859年),即為興隆鎮的開元之年。那時,趙湖窩堡一帶是虎狼的天下。現在的興隆林業局駐地四平山,當時是一片無際的大森林,天蒼蒼,野茫茫,走獸出沒,飛鳥成群。鹹豐十一年(1861年),清朝政府弘禁官荒,大批的山東、河北、山西等
地的漢族人“闖關東”開荒種地、繁衍生息,這裡已形成一個小村落。因此地盛產木材,“西荒”過往車馬很多,人來車往都需要住店,為此,在秋冬時節,當地人開設了兩家季節性的小飯鋪和大車店,用大碗茶、大碗酒、大塊肉、大餅子、大火炕來招待過往行人食宿。同治五年(1866年),聚寶山屯地主范青強來“趙湖窩堡”開設一處商號,名叫“順發永”,經營菸酒雜貨。此後,這裡又相繼出現了燒鍋、磨坊和油坊,成為這一地區的經濟中心。光緒三十年(1904年),巴彥蘇蘇廳改為州的建制,“趙湖窩堡”正式改稱興隆,清朝廷將此地定為開發重地,設立了一整套縣級政權。同時,在此大興土木,挖壕築城。1926年,呼蘭至海倫鐵路修到此地時,設站名叫“興隆鎮”。之後,哈爾濱至佳木斯、黑河、齊齊哈爾的鐵路相繼建成通車,興隆鎮被定為一類站,成為濱北線的咽喉。20世紀二十年代中期至三十年代初,官府實行“免捐免稅,興通地面”政策,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使興隆鎮商戶猛增到近百家,成為周圍十餘縣人流、物流的集散地。
興隆鎮地盤大、人口多,街面繁華,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抗日戰爭時期,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於天放都在這塊土地留下了戰鬥的足跡……
滄海風煙,桑田霧雨。興隆鎮已逾百年。現在,它不僅在全國的鎮中規模最大,還擁有一條世界上最長的森林鐵路———興隆鎮至烏鴉泡小鐵道。那穿行在茫茫林海的蒸汽機小火車,如今已成為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