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9月1日)
平裝: 273頁
開本: 16開
ISBN: 781091121X
條形碼: 9787810911214
尺寸: 23.1 x 17.1 x 1.7 cm
重量: 458 g
作者簡介
金惠敏,男,1961年生於河南淅川,哲學博士。現為河南大學“黃河學者計畫”特聘教授,中圍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理論室研究員。先後從河南大學中義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哲學系獲得學士(1982)、碩士(1987)和博士(1996)學位。1998—199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批評理論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2002年在德國圖賓根大學哲學系任客座教授。2005年為英國學術院高級訪問學者。主要著作有《後現代性與辯證解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意志與超越——叔本華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反形上學與現代美學精神》(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等。主要譯著有《解釋學·美學·實踐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閱讀行為》(長沙:湖南義豈出版社,1991;主譯)、《史詩論》(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主譯)等。
內容簡介
《差異》倡導“新對話”主義,既“求同”,更“存異”,不在“求同”中抹殺差異,而是將“求同”視為“理解”,因此我們所謂的“對話”就是理解差異,寬容差異,讓差異成為我們思想的活水,讓差異成為我們生活鏡鑒。在新對話主義看來,德國哲學的“主體向性”必須改寫為“他者間性”,因為只有做到了互為他者,互為主體才能真正實現,否則無異於緣木求魚。孔夫子之“克已復禮為仁”者,其此之謂軟?
《差異》的新對話主義無非表明了一個最基本的學術原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過這不能止步於其純粹的方法論意義,而是更應當成為一種本體論。差異本是世界的生態。差異作為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差異這一世界的原生態。
目錄
前言
本輯特稿
中西會通 戛戛獨造——紀念一代宗師賀麟先生
後現代性與中國傳統
孔子思想與後現代主義
現代中國與後現代西方
從差異到互補:西方與中國研究的互動
儒教復興與女權主義
啟蒙反思
後期現代主義
啟蒙的後果
啟蒙運動、辯證法和哈貝馬斯
阿多諾與海德格爾: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法國理論
重複差異
黑格爾、人類、歷史
耗費的觀念
學術訪談
生產力與交往
嗜好詭秘——德希達回憶錄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與復調性
古今書評
無邊界的帝國——邁克·哈爾特和安東尼奧·內格里:《帝國》
海德格爾思想的東方光芒——賴·邁:《來自東方的光芒:東亞影響下的海德格爾著作》
擺脫“宿命”的技術批判理論——安德魯·芬伯格:《可選擇的現代性》
古代註疏學的傳世經典——鄭玄的《三禮注》
楊亨壽重編本法式善《悟門詩話》
著譯者簡介
英文要目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