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巨野縣章縫鎮地處山東省巨野縣南部,全鎮轄49個行政村,4.2萬人,土地面積50平方公里,面積6.2萬畝,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8億元,財政收入完成435萬元,人均純收入2350元。
章縫鎮地處平原,交通便利,距日東高速公路15公里,距離京九鐵路線二十公里,距巨野煤礦15公里。聊商公路、章營公路橫貫全鎮,章羊公路縱穿東西。通訊業飛速發展,全鎮49個行政村全部通電話,聯通、電信在章縫建立了信號接受站,手機信號強,聯繫方便,章縫變電站總容量達到1.3萬千伏安,對投資辦廠的企業完全有能力進行電力供應。
章縫鎮境內主要河流有彭河、豐收河、友誼河。境內流長25公里,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西瓜、油菜等,特別是棉花資源。 我鎮是山東省優質棉生產基地,2002年棉花種植面積5萬畝。人均約1.2畝,棉花總產8.3萬擔。以章縫為中心輻射周邊的謝集、營里、萬豐、柳林、大義、董官屯等鎮也是棉花生產鎮,這幾個鎮棉花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棉花總產量達到60萬擔,形成了魯西南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是投資辦企業搞棉花加工、深加工的最理想的地方。
行政區劃
章縫鎮管轄以下村莊:章西村、東王堂村、章北村、燕窪村、章東村、營子村、東劉莊村、重集村、姚莊村、許沙窩村、徐莊村、西李莊村、東王莊村、西楊莊村、郭劉莊村、官李莊村、楊邢莊村、路莊村、花園村、南王堂村、姜村、肖樓村、高坊村、寨李堂村、孫莊村、蔣莊村、馬莊村、張海村、潘莊村、寨張莊村、雷莊村、高莊村、前谷莊村、西王莊村、後谷莊村、豆劉莊村、馮莊村、北王堂村、樊樓村、楊李莊村、曹海村、大劉莊村、東江莊村、西姜莊村、前倉集村、後倉集村、前畢莊村、程莊村、北張莊村
歷史沿革
章縫鎮,古為沼澤地。早在原始社會,就有氏族部落聚居。伏羲氏族曾在此“農耕漁獵”。西漢之前,就已有“桑麻之業”。夏朝、商朝時期,屬徐州北境。西周至春秋時期,為魯國西境,是魯哀公西狩獲麟之地。戰國時,先屬宋國,後屬齊國。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屬碭郡。西漢初期,屬山陽郡。公元前97年,改屬昌邑國。公元前73年,復屬山陽郡。公元9年(新朝建興帝王莽始建國元年),撤銷山陽郡,改為巨野郡,以巨野縣城為治所,章縫屬巨野郡。東漢時期,復屬山陽郡。三國時,仍屬山陽郡。兩晉南北朝時期,屬高平郡。隋朝時,屬鄆州。唐至五代,屬河南道鄆州。兩宋時期,屬濟州。元朝、明朝時,屬濟寧府。清朝雍正十三年,改屬曹州府。民國十七年,屬山東省直屬縣。1953年,屬菏澤專區。1958年,改屬濟寧專區。1959年,改屬菏澤專區。2001年,菏澤專區改為菏澤市,章縫鎮屬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管轄。區位優勢
該鎮地處平原,交通便利,距日東高速公路15公里,距離京九鐵路線二十公里,距巨野煤礦15公里。聊商公路、章營公路橫貫全鎮,章羊公路縱穿東西。通訊業飛速發展,全鎮49個行政村全部通電話,聯通、電信在章縫建立了信號接受站,手機信號強,聯繫方便,章縫變電站總容量達到1.3萬千伏安,對投資辦廠的企業完全有能力進行電力供應。資源狀況
彭河、豐收河、友誼河流經本轄區,境內流長25公里,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主要種植農作物小麥、玉米、大豆、穀子等,經濟作物棉花、花生、西瓜、油菜等。棉花資源是本鎮的強勢資源,被國家指定為優質棉生產基地。以章縫為中心輻射周邊的謝集、營里、萬豐、柳林、大義、董官屯等鎮也是棉花生產鎮。
人文歷史
章縫鎮人文風情,巨野章縫鎮,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是春秋“西狩獲麟”之地,秦末彭越起兵之所,近代著名的“巨野教案”亦發生於此。西漢建縣,唐武德四年置麟州,故巨野又稱麟州。巨野章縫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秦末漢初大將彭越、三國曹魏大將李典、北宋文學家王禹偁、蘇門學士晁補之,清末武狀元田在田都誕生在這塊土地上。境內現存古昌邑城遺址、《皇覽》所載的蚩尤墓、春秋時期的麒麟台、戰國時期的齊魯會盟台、有鬼斧神工之譽的金山秦王避暑洞、芳齡千載的永豐塔、世稱“文絕、書絕、碑絕”的屏盜碑及明代建造的大成殿等眾多名勝古蹟。巨野章縫鎮,近聖人之居,沐玄歌之化,是一片豐厚的文化沃土,留下了眾多的珍貴文物。1977年發掘的紅土山西漢昌邑王劉髆墓出土玉璧、青圭、玉具劍,代表了中國制玉的最高水平。巨野石佛寺北齊造像刊經碑,碑文出現了4個簡體字,是迄今已知的年代最早的簡化字,從而把我國出現簡化字的歷史推溯至南北朝時期。巨野章縫鎮,民間藝術十分繁榮,是全國著名的“戲曲之鄉”、“農民繪畫之鄉”和“武術之鄉”。流行在巨野的劇種較多,主要有山東梆子、河南豫劇、棗梆、大平調、四平調、柳子戲、兩夾弦等,民間的“大姚班”、“田家班”等均系當地古老戲班,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巨野的書畫藝術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現有國家級美協會員1人,省級會員20多人,市級會員900多人,專業從事繪畫藝術人才1500多人,形成了“家家溢墨香,戶戶繪新村”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巨野武術文化源源流長,自宋代始就已成為廣泛的民眾性活動,多數村莊都有一兩處習武場,習武強身已成為廣大民眾農閒時的娛樂選擇。
城市建設
巨野縣章縫鎮堅持實施工業化、城市化雙輪驅動戰略,把城市建設作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一翼,不斷加大城市建設投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至2007年底,城市化水平達到28%,比2002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002年底的12.2平方公里擴大到17平方公里。城市規划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詳規覆蓋率達到75%。新城區建設不斷加快,新建或改建了金山路、花冠路、光明路、巨鄄路、會盟路、青年路西延等城市道路,花冠路西延、城東工業園區道路延伸工程順利實施,城市發展框架初步形成。商務中心、洙水河公園、洙水河航道、大野水庫、城市管道燃氣等一批投資過億元重點工程順利推進;建成了農貿大市場、客運中心站、污水處理廠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及麒麟園、棲鳳園等城市景觀,綠化、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加強縣開發區、田橋煤化工業區、董官屯煤化工業區、東城工業園、巨野碼頭工業區“五大工業區”的規劃建設,項目承載能力不斷提高。進一步健全了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先後榮獲“全省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先進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山東省投資環境十佳縣市”等稱號。
經濟建設
種植章縫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開放帶動和工業興縣戰略,著力培植煤炭化工、紡織服裝、建材和食品加工四大產業,促進了全縣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生產總值達到60.5億元,增長16.8%;實現財政收入3.26億元,增長4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億元,增長18.5%;城鎮居民年可支配收入達到83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96元,分別增長12%和8%。農業基礎較好。現已形成畜牧、棉花、瓜菜、林果四大主導產業。正常年份種植棉花80萬畝,總產120萬擔左右。先後被國家確定為總理基金麥棉兩熟高產開發試驗基地、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並被省政府列為全省六個“棉花產業化試點縣”之一。“國花”牌原棉是“全國十大棉花名牌”之一,曾被中國質量協會評為“名牌棉花展示第一名”。畜牧業發展前景廣闊,是國家“魯西黃牛”繁育基地,青山羊、長毛兔生產基地。魯西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並稱三大“國寶”。大牲畜存欄10萬頭、羊130萬隻、豬35萬頭左右。瓜菜生產年收穫面積在40萬畝左右,總產達30億斤。現有林地面積1.6萬公頃,果樹面積9.63萬畝,年產優質果品6.5萬噸,全縣木材儲積量208萬方,是全國平原綠化達標示範縣之一。工業工業形成一定規模。200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47家,完成工業增加值2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2億元,實現利稅4.5億元,上繳稅金1億元,分別增長25%、26%、25%和31.6%。初步形成了畜產品加工、油脂加工、食品釀造、化工、建材、棉紡服裝加工等10多個行業30個生產門類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品1000多種,其中部優、省優產品23種。縣內擁有大型畜產品深加工企業10家。通過省級認證的棉花加工企業達到30家,年可加工原棉150萬擔。大型紡紗企業6處,擁有紗錠30萬錠;大型麵粉加工企業發展到9家,日加工能力達到1200噸。“菏雪”、“雙楊”、“華糧”麵粉暢銷全國各地;油料年加工能力達到36.5萬噸,華星油脂、華康油脂日加工棉籽或大豆都在150噸以上。釀造企業以花冠集團為代表,年產系列白酒8000多噸,公司躋身於“全國白酒工業百強企業”之列,花冠酒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名酒”,“花冠”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同時,投資60億元的鐵雄新沙能源、投資27.6億元的巨潤優質浮法玻璃、投資5.96億元的巨龍洗煤廠、投資4億元的華燕製衣、投資3.4億元的銀絲紡織等一批過億元的大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極大地增強了巨野經濟發展的後勁。三產第三產業發展較快。2007年,全縣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3.4億元,增長22%,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達到66家,新增44家。商業服務業生意興隆。縣內有5處涉外旅遊定點賓館,可同時接納5000多人。各種風味小吃、名吃達30多種。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連鎖超市覆蓋率達到85%以上。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發展到20餘處。昌邑大蒜市場、大義活畜市場、董官屯果蔬市場、縣城集貿市場等都具有一定規模。旅遊業發展較快,形成了“一山一水一麒麟”的旅遊格局,國家“AA”級金山旅遊區部分景點改造陸續完成。書畫一條街、煤炭煤化工客貨運物流園、洙水河公園等一批重點服務業項目建成啟用或正在加緊建設。房地產、金融、保險、信息、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發展勢頭更加強勁。為實現“奮戰‘十一五’,跨入中等縣”的總體目標,全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以構建煤炭化工、紡織服裝、建材、食品加工四大產業聚集區和培植壯大骨幹企業、提升城市化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重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確保今後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8%。2008年地方財政收入突破5億元,增長50%以上,確保在全省前移5個位次,力爭6個位次;到2010年,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在全省前移20個位次,進入全省中等縣;到2012年力爭進入全省前60位。招商章縫鎮強化工作落實,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力促全鎮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章縫鎮立足本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創新招商手段,加速引進一批紡織服裝、木材加工、建材等大型項目。同時,按照項目儲備一批、推出一批、建設一批的工作思路,對在談項目,明確專人、集中精力,力爭用最快的速度簽約;對已簽約的項目成立專門班子,嚴格落實副科級領導幹部包項目責任制,實行一條龍、全方位服務,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對在建項目實行“五個一”工作機制,倒排工期,緊盯靠死,全力推進,促其早日投產見效。章縫鎮黨委書記:高恆運:確保2008年,章縫鎮引進過億元的項目一個,過五千萬元的項目2個,過三千萬元的項目三個,實現固定資產投入3.2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新增一家,達到9家。各項工作進入全縣第一方陣,在全市鄉鎮排名中前移6個位次。社會事業
章縫鎮章縫鎮所外的巨野縣堅持把和諧社會建設作為諧調發展的根本來抓,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積極推進科技富民、科技創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2003年以來,共引進科技成果67項,引進科技人才162人,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畫43項,鑑定各類科技成果151項,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35%以上;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普通教育投入明顯加大,農村校舍改造走在全市前列,自2003年以來,完成中國小校舍建設投資3185萬元,新建、改擴建校舍6.6萬平方米,2004年被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評為“山東省中國小危房改造工作先進單位”。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國小、國中學齡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7.9%。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全縣共有各類職業教育機構60餘所,在校生超過2萬人;衛生事業發展加快,縣內有國家2級甲等醫院2處,13處鄉鎮衛生院改貌工作基本完成,“新農合”工作進展順利,全縣參合農民68.04萬人,參合率92.16%;紮實推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全縣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明顯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3萬人,基本養老保險足額發放率保持在100%;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麒麟傳說、孔樓雜技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育競技水平不斷提高,全民健身運動得到加強。舉辦了一系列文化節會賽事,探索了文體與經濟結合的新路子;廣播電視發展較快,新聞宣傳連年走在全市前列;殘疾人和慈善事業得到重視,社會救助活動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安全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紮實開展“平安巨野”、“文明巨野”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後榮獲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全省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先進縣等稱號。計畫生育、土地管理和環境保護三大國策得到有效貫徹落實;與此同時,信訪、統計、人事、氣象、物價、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史志、檔案、老齡、婦幼保護、民兵預備役等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