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子左右司御率”。
背景
一、隋唐時期的散官和勛官
1、隋以前的散官和勛官:
散官之制始於兩漢,指的是無印綬、不理事的官員。如漢之大夫、博士、謁者、郎官,或無專職而參預議論政事,或侍從左右,傳達詔命。此外,自漢魏以來的加官加銜(如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侍中、光祿大夫等)到南北朝時也成為散官的一大來源。到北周時,仿《周禮》之制設定六府,改易百官之名,然自漢魏以來的侍中、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等仍然設定,但無實際職掌,其中侍中、散騎常侍為加宮,不著品;其餘自正八命以下至一命,依次而定其階。北周散官及其相應命級為:
侍中、散騎常侍,均為加官,不著品;
左、右光祿大夫,正八命;
左、右金紫光祿大夫,八命;
左、右銀青光祿大夫,正七命;
太中大夫、中散大夫,七命;
諫議大夫、誠議大夫,正六命;
左、右中郎將,六命;
左、右員外常侍,正五命;
奉車都尉、奉騎都尉,五命;
虎賁給事、冗從給事,正四命;
給事中、奉朝請,四命;
左、右員外侍郎,正三命;
武騎常侍、武騎侍郎,三命;
強弩司馬、積弩司馬,正二命;
武騎司馬、武威司馬,二命;
殿中司馬、員外司馬,正一命;
山林都尉、淮海都尉,一命。
勛官起於周、齊交戰之時,北周建德四年設定,最初以府兵制之統御官之名獎勵作戰有功的戰士,後漸及於朝官,成為不理事的散秩。北周勛官共十一等級:
上柱國、柱國大將軍、上大將軍、大將軍,以上四級皆正九命;
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開府儀同大將軍、上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以上四級皆九命;
大都督,八命;帥都督,正七命;都督,七命。
2、隋朝的散官和勛官:
隋初,散官設定為:
正二品:特進,左右光祿大夫;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
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朝議大夫;正四品:朝散大夫。
以上諸散官授給有聲望的文武官員。開皇六年,另在六至九品設定八郎八尉共十六階散官:
正六品:上階為朝議郎,下階為武騎尉;
從六品:上階為通議郎,下階為屯騎尉;
正七品:上階為朝議郎,下階為驍騎尉;
從七品:上階為朝散郎,下階為游騎尉;
正八品:上階為給事郎,下階為飛騎尉;
從八品:上階為承務郎,下階為旅騎尉;
正九品:上階為儒林郎,下階為雲騎尉;
從九品:上階為文林郎,下階為羽騎尉。
隋初勛官沿用周制,僅改柱國大將軍為柱國,上開府儀同以下改“大將軍”為“三司”,品級為:
上柱國,從一品;柱國,正二品;上大將軍,從二品;
大將軍,正三品;上開府儀同三司,從三品;開府儀同三司,正四品;
上儀同三司,從四品上;儀同三司,正五品上;
大都督,正六品上;帥都督,從六品上;都督,正七品下。
隋煬帝大業三年,更定官制,重改品級。廢特進、八郎、八尉、十一等勛官,並省朝議大夫。散、勛官合併,更定後的散職從一至九品,分別為:
光祿大夫,從一品;左光祿大夫,正二品;右光祿大夫,從二品;
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正議大夫,正四品;通議大夫,從四品;
朝請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從五品。以上共九大夫。
建節尉,正六品;奮武尉,從六品;宣惠尉,正七品;綏德尉,從七品;
懷仁尉,正八品;守義尉,從八品;奉誠尉,正九品;立信尉,從九品。
此外,原勛官中四品的開府儀同三司改為從一品散官。
3、唐朝的散官和勛官:
唐朝沿置了散官和勛官,貞觀後散官開始分文武。曾規定:職事官與散官、勛官合班,則文散官居職事官之下,武散官次之,勛官又次之。
1)唐文散官:
唐初高祖武德年間的文散官定製為:
開府儀同三司、左光祿大夫,從一品;
特進、右光祿大夫,正二品;
散騎常侍,從三品;
太中大夫、通直散騎常侍,正四品;
中大夫,從四品上;員外散騎常侍,從四品下;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散騎侍郎,正五品下;
通直散騎侍郎,從五品上;員外散騎侍郎,從五品下;
朝議郎、承議郎,正六品;通議郎、通直郎,從六品;
朝請郎、宣德郎,正七品;朝散郎、宣義郎,從七品;
給事郎、征事郎,正八品;承奉郎、承務郎,從八品;
儒林郎、登仕郎,正九品;文林郎、將仕郎,從九品。
共二十九階。
太宗貞觀十一年略作改動調整,仍為二十九階,成為永制:
開府儀同三司為從一品;
特進為正二品,光祿大夫為從二品;
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為從三品;
正議大夫為正四品上,通議大夫為正四品下;
太中大夫為從四品上,中大夫為從四品下;
中散大夫為正五品上,朝議大夫為正五品下;
朝請大夫為從五品上,朝散大夫為從五品下;
朝議郎為正六品上,承議郎為正六品下;
奉議郎為從六品上,通直郎為從六品下;
朝請郎為正七品上,宣德郎為正七品下;
朝散郎為從七品上,宣義郎為從七品下;
給事郎為正八品上,征事郎為正八品下;
承奉郎為從八品上,承務郎為從八品下;
儒林郎為正九品上,登仕郎為正九品下;
文林郎為從九品上,將仕郎為從九品下。
2)唐武散官:
唐初高祖武德年間置散號將軍以加武士之無職事者:
輔國大將軍,正二品;鎮軍大將軍,從二品;
冠軍將軍,正三品;雲麾將軍,從三品;
忠武、壯武、宣威、明威、信遠、游騎、游擊將軍自正四品上到從五品下。
太宗貞觀十一年,設定武散官,也是二十九階:
驃騎大將軍為從一品;
輔國大將軍為正二品,鎮軍大將軍為從二品;
冠軍大將軍為正三品,雲麾將軍為從三品;
忠武將軍為正四品上,壯武將軍為正四品下;
宣威將軍為從四品上,明威將軍為從四品下;
定遠將軍為正五品上,寧遠將軍為正五品下;
游騎將軍為從五品上,游擊將軍為從五品下;
昭武校尉為正六品上,昭武副尉為正六品下;
振威校尉為從六品上,振威副尉為從六品下;
致果校尉為正七品上,致果副尉為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為從七品上,翊麾副尉為從七品下;
宣節校尉為正八品上,宣節副尉為正八品下;
御武(侮)校尉為從八品上,御武(侮)副尉為從八品下;
仁勇校尉為正九品上,仁勇副尉為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為從九品上,陪戎副尉為從九品下。
另外,唐顯慶三年置授予外國首領的武散官,有十六階:
懷化大將軍為正三品上,懷化將軍為正三品下;
歸德大將軍為從三品上,歸德將軍為從三品下;
懷化中郎將為正四品下,歸德中郎將為從四品下;
懷化郎將為正五品下,歸德郎將為從五品下;
懷化司階為正六品下,歸德司階為從六品下;
懷化中候為正七品下,歸德中候為從七品下;
懷化司戈為正八品下,歸德司戈為從八品下;
懷化執戟長上為正九品下,歸德執戟長上為從九品下。
3)唐勛官:
唐高祖武德七年沿用了周隋的十一等勛官,唯改其名稱,定用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凡十二等,自正二品至從七品(四品以下為各品上階)。貞觀十一年,改上大將軍為上護軍,大將軍為護軍,以後成為永制。勛官十二轉,轉數多者為貴。
二、宋元時期的散官和勛官
1、宋朝的散官和勛官:
北宋前期,沿襲唐制,官階分本官階和散官階。文散官從開府儀同三司到將仕郎共二十九級,武散官從驃騎大將軍到陪戎副尉共三十一級(與唐二十九階相比,增加正三品懷化大將軍,在冠軍大將軍下;從三品歸德將軍,在雲麾將軍下)。太宗初年,為避(光義)諱,將文散官命的正議大夫改為正奉大夫,通議大夫改為朝奉大夫等。京朝官和選人,遇郊祀等慶恩,每次加五階,到朝散大夫以上,每次加一階。武官諸司使以上,如使額高者加金紫光祿大夫階;內殿祟班初授,加銀青光祿大夫階。散階較為複雜,但作用不大,所以在神宗改制時廢除了。此後,散官專指閒散不管事的官職,如節度副使、行軍司馬、防禦副使、團練副使、州別駕、長空、司馬、司十、文學、助教等。
北宋前期的本官階,是在太宗末年和真宗時期確定的。其中文臣自太師、太尉、太博到諸寺監主簿、秘書省校書郎、秘書省正字,共四十二階;武臣自節度使、節度觀察留後到左右班殿直、三班奉職、三班借職,共二十七階。神宗元豐改制,將原有的京朝宮本宮階改為職事官的名稱,而新定的京朝官本官階即寄祿官階採用了原有的散官階名稱。這種新定的京朝官寄祿官階,自開府儀同三司到承務郎共二十五階。其中自開府儀同三司到通直郎,共二十階,屬升朝官;自宣德郎(微宗政和間改稱宣教郎)到承務郎,共五階,屬京官。哲宗元佑三年(1088),將朝議、中散、正議、光祿、銀青光祿、金紫光祿等大夫分置左、右,比前增加了六階。次年,進一步將朝請大夫到承務郎的官階各分為左、右,增加了十四階。紹聖(1094一1098)到大觀(1107—1110)間,恢復新法,基本取消了左、右之分。高宗時,舉行元佑之政,再次分置左、右:文臣為左,其他人為右。孝宗淳熙初(1174),又取消了左、右字。祟寧二年,將選人的本官階進行改革,以便與京朝官的本官階統一起來。政和二年(1112),再次改換選人的最後三階名稱,由通仕郎、登仕郎、將仕郎改為從政郎、修職郎、迪功郎。其間,還在大觀初年(1107),增加升朝官的寄祿階,計有宣奉、正奉、通奉、中奉、奉直等大夫,共五階。加上選人的寄祿官階,文臣的寄祿官階至此完備。同時,對武臣的寄祿官階進行整頓,保留了節度使以下到刺史六階,新設太尉—階,作為武階之冠;將橫班正使各階一律改為“大夫”、副使各階改為“郎”;將諸司使改為武功大夫等階,諸司副使改為武功郎等階。政和六年,又新設宣正、履正、協忠、翊衛、親衛等五“大夫”(屬正使)和五“郎”(屬副使)。下面是政和末年文臣自開府至迪功的三十七階: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宣奉大夫、正奉大夫、正議大夫、通奉大夫、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奉大夫、中散大夫、朝議大夫、奉直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奉大夫、朝請郎、朝散郎、朝奉郎、承議郎、奉議郎、通直郎、宣教郎(原宣德郎,政和避宣德門改)、宣義郎、承事郎、承奉郎、承務郎、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從事郎、從政郎(崇寧時通仕郎,政和再換)、修職郎(崇寧時登仕郎,政和再換)、迪功郎(崇寧時將仕郎,政和再換)。
政和時的武選,自太尉至下班祗應,凡五十二階:
太尉(政和新置)、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協忠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衛大夫、翊衛大夫、親衛大夫、拱衛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正侍郎、宣正郎、履正郎、協忠郎、中侍郎、中亮郎、中衛郎、翊衛郎、拱衛郎、左武郎、右武郎、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顯大夫、武節大夫、武略大夫、武經大夫、武義大夫、武翼大夫、武功郎、武德郎、武顯郎、武節郎、武略郎、武經郎、武義郎、武翼郎、敦武郎、修武郎、從義郎、秉義郎、忠訓郎、忠翊郎、成忠郎、保義郎、承節郎、承信郎、下班祗應。
以後幾經變化(見前),南宋孝宗以後的文階為: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錄大夫、光祿大夫、宣奉大夫、正奉大夫、正議大夫、通奉大夫、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以上舊為侍從官)、中奉大夫、中散大夫、朝議大夫(以上系卿、監)、奉直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奉大夫(以上系正郎)、朝請郎、朝散郎、朝奉郎(以上系員外郎)、承議郎、奉議郎、通直郎、宣教郎、宣義郎、承事郎、承奉郎、承務郎(以上系京官)、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從事郎、從政郎、修職郎、迪功郎、通仕郎、登仕郎、將仕郎(以上系奏補未出身官人)。 承務郎以上四年一轉,無出身人逐資轉,有出身人超資轉,至奉議並逐資轉,至朝議大夫有止法,仍七年一轉。內奉直、中散二大夫有出身人不轉。
武階舊有橫行正使、橫行副使,有諸司正使、諸司副使,有使臣。政和易以新名,正使為大夫,副使為郎,橫行正、副亦然,於是有郎居大夫之上。至紹興,始釐正其序:
太尉、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協忠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衛大夫、翊衛大夫、親衛大夫、拱衛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以上為橫行十三階)、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顯大夫、武節大夫、武略大夫、武經大夫、武義大夫、武翼大夫(以上系舊諸司正使八階)、正侍郎、宣正郎、履正郎、協忠郎、中侍郎、中亮郎、中衛郎、翊衛郎、親衛郎、拱衛郎、左武郎、右武郎(以上舊為橫行副使,政和更新,增益共十二階)、武功郎、武德郎、武顯郎、武節郎、武略郎、武經郎、武義郎、武翼郎(以上舊諸司副使八階)、訓武郎、修武郎(以上為大使臣)、從義郎、秉節郎、忠訓郎、忠翊郎、成忠郎、保義郎、承節郎、承信郎(以上為小使臣)。進武校尉、進義校尉、下班祗應、進武副尉、進義副尉、守闕進義副尉、進勇副尉、守闕進勇副尉(以上無品)。承信郎以上並五年一轉,至武功大夫,有止法。
宋勛官仍為十二轉,與唐代相同。京官和選人從武騎尉開始升轉,升朝官從騎都尉開始升轉,逐級而進。騎都尉以上,兩府和正任以上武臣遇到朝廷恩典,每次升轉的級,文、武朝官升轉一級。微宗政和三年(1113),罷文臣勛官,南宋復舊。
遼的文散官和勛官與唐制基本一致,只是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因避太宗德光之諱,分別改為崇祿大夫、金紫崇祿大夫、銀青崇祿大夫。
2、金朝的散官和勛官:
金朝文武散官與唐制有較大變化,表現在文散官增至四十二階,武散官的一、二品皆用文資。
四十二階文散官如下:
從一品上為開府儀同三司,中為儀同三司,中次為特進,下為崇進;
正二品上為金紫光祿大夫,下為銀青榮祿大夫;
從二品上為光祿大夫,下為榮祿大夫;
正三品上為資德大夫,中為資政大夫,下為資善大夫;
從三品上為正奉大夫,中為通奉大夫,下為中奉大夫;
正四品上為正議大夫,中為通議大夫,下為嘉議大夫;
從四品上為大中大夫,中為中大夫,下為少中大夫;
正五品上為中議大夫,中為中憲大夫,下為中順大夫;
從五品上為朝請大夫,中為朝散大夫,下為朝列大夫;(舊奉德大夫,天德二年更。)
正六品上為奉政大夫,下為奉議大夫;
從六品上為奉直大夫,下為奉訓大夫;
正七品上為承德郎,下為承直郎;
從七品上為承務郎,下為儒林郎;
正八品上為文林郎,下為承事郎;
從八品上為征事郎,下為從仕郎;
正九品上為登仕郎,下為將仕郎;
從九品上為登仕佐郎,下為將仕佐郎。(此二階,大定十四年創增。)
武散官,凡仕至從二品以上至從一品者,皆用文資。自正三品以下為:
正三品上為龍虎衛上將軍,中為金吾衛上將軍,下為驃騎衛上將軍;
從三品上為奉國上將軍,中為輔國上將軍,下為鎮國上將軍;
正四品上為昭武大將軍,中為昭毅大將軍,下為昭勇大將軍;
從四品上為安遠大將軍,中為定遠大將軍,下為懷遠大將軍;
正五品上為廣威將軍,中為宣威將軍,下為明威將軍;
從五品上為信武將軍,中為顯武將軍,下為宣武將軍;
正六品上為武節將軍,下為武德將軍;
從六品上為武義將軍,下為武略將軍;
正七品上為承信校尉,下為昭信校尉;
從七品上為忠武校尉,下為忠顯校尉;
正八品上為忠勇校尉,下為忠翊校尉;
從八品上為修武校尉,下為敦武校尉;
正九品上為保義校尉,下為進義校尉;
從九品上為保義副尉,下為進義副尉。(此二階,大定十四年創增。)
勛級:正二品為上柱國,從二品為柱國;正三品為上護軍,從三品為護軍;正四品為上輕車都尉,從四品為輕車都尉;正五品為上騎都尉,從五品為騎都尉;正六品為驍騎尉,從六品為飛騎尉;正七品為雲騎尉,從七品為武騎尉。與唐制同。
3、元朝的散官和勛官:
元朝的制度沿襲金朝,於元世祖至正年間制定。其中文散官四十二階:
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特進、崇進、金紫光祿大夫、銀青榮祿大夫,俱正一品;
光祿大夫、榮祿大夫,從一品;
資德大夫、資政大夫、資善大夫,正二品;
正奉大夫、通奉大夫、中奉大夫、從二品;
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嘉議大夫,正三品;
太中大夫、中大夫、亞中大夫(舊為少中,延佑改亞中),從三品;
中議大夫、中憲大夫、中順大夫,正四品;
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列大夫,從四品;
奉政大夫、奉議大夫,正五品;
奉直大夫、奉訓大夫,從五品;
承德郎、承直郎,正六品;
儒林郎、承務郎,從六品;
文林郎、承事郎,正七品;
征事郎、從事郎,從七品;
登仕郎、將仕郎,正八品;
登仕佐郎、將仕佐郎,從八品
由一品至五品為宣授,六品至九品為敕授。敕授則中書署牒,宣授則以制命之。武散官除授同。武散官有三十四階:
龍虎衛上將軍、金吾衛上將軍、驃騎衛上將軍,正二品;
奉國上將軍、輔國上將軍、鎮國上將軍,從二品;
昭武大將軍、昭勇大將軍、昭毅大將軍,正三品;
安遠大將軍、定遠大將軍、懷遠大將軍,從三品;
廣威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正四品;
信武將軍、顯武將軍、宣武將軍,從四品;
武節將軍、武德將軍,正五品;
武義將軍、武略將軍,從五品;
承信校尉、昭信校尉,正六品;
忠武校尉、忠顯校尉,從六品;
忠勇校尉、忠翊校尉,正七品;
修武校尉、敦武校尉,從七品;
保義校尉、進義校尉,正八品;
保義副尉、進義副尉,從八品。
勛官變為十階:
上柱國正一品,柱國從一品;
上護軍正二品,護軍從二品;
上輕車都尉正三品,輕車都尉從三品;
上騎都尉正四品,騎都尉從四品;
驍騎尉正五品,飛騎尉從五品;
三、明清時期的散官和勛官
1、明朝的散官和勛官:
明朝的散官制度與唐宋時不同,表現為按官授階,因此散官的地位與作用下降。與官品相配,明散官也分為九品十八級,從九品至正五品及正、從一品每級又有初授、升授兩等,從四品至正二品則有初授、升授、加授三等。散官的授予辦法是,初授或升授某品官,司時賜予初授散官;初考稱職時,賜升授散官;再考功績顯著者,賜加授散官。考核平常者,不賜升授或加授散官。 除給散官外,文官一品至五品,武官一品至六品,經再考,可參照散宮同時授予勛級。 因此,散官與勛級既是附加性官銜,又可視為考核制度的補充,但與實職和俸祿並無關係。
明之文散階有四十二階,以歷考為差:
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
正二品,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德大夫;
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
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
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請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從六品,初授承務郎,升授儒林郎,吏材乾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幹授宣議郎;
從七品,初授從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職郎;
從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職佐郎;
正九品,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
從九品,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明之武散階三十階:
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
正二品,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
從二品,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
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
從三品,初授懷遠將軍,升授定遠將軍,加授安遠將軍;
正四品,初授明威將軍,升授宣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
從四品,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信武將軍;
正五品,初授武德將軍,升授武節將軍;
從五品,初授武略將軍,升授武毅將軍;
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從六品,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明朝的勛級與以前相比有所變化,文武勛分開。文勛十級:
正一品左、右柱國,從一品柱國;
正二品正治上卿,從二品正治卿;
正三品資治尹,從三品資治少尹;
正四品贊治尹,從四品贊治少尹;
正五品修正庶尹,從五品協正庶尹。
武勛六品十二階:
正一品左、右柱國,從一品柱國;
正二品上護軍,從二品,護軍;
正三品上輕車都尉,從三品輕車都尉;
正四品上騎都尉,從四品騎都尉;
正五品驍騎尉,從五品飛騎尉;
正六品雲騎尉,從六品武騎尉。
2、清朝的封贈官階:
清代官員的等級待遇進一步向實際職務傾斜,散階制繼續淡化、簡化。勛級撤併入世爵世職,散官則變成了封贈。
從順治初年起,清朝政府就規定,凡官員“覃恩及三年考滿”,按品銜高低都可以封贈。康熙四年(1665年),停官員三年考滿給予封典例。故官員只要碰到朝廷慶典,頒發恩詔,而任職在2年以上者,便可請求封贈。其封階名稱是:
文官封贈十八階:
正一品授光祿大夫,從一品授榮祿大夫;
正二品授資政大夫,從二品授奉政大夫;
正三品授通議大夫,從三品授中議大夫;
正四品授中憲大夫,從四品授朝議大夫;
正五品授奉政大夫,從五品授奉直大夫,俱授誥命。
正六品授承德郎,從六品授儒林郎(吏員出身者宣德郎);
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員出身者宣義郎),從七品授征仕郎;
正八品授修職郎,從八品授修職佐郎;
正九品授登仕郎,從九品授登仕佐郎,俱授敕命。
武官封贈十八階:
正一品授建威將軍,從一品授繼威將軍;
正二品授武顯將軍,從二品授武功將軍;
正三品授武義都尉,從三品授武翼都尉;
正四品授昭武都尉,從四品授宣武都尉;
正五品授武德騎尉,從五品授武德佐騎尉;
正六品授武略騎尉,從六品武略佐騎尉;
正七品授武信騎尉,從七品授武信佐騎尉;
正八品授奮武校尉,從八品授奮武佐校尉;
正九品授修武校尉,從九品授修武佐校尉。
按照順治年間的規定,文職正從一品均稱光祿大夫,只是正一品官在光祿大夫前加特進二字。武職一品稱榮祿大夫。經乾隆三十二年改定,始將武職中的榮祿大夫移於文從一品。至於武職封贈名號的變化就更大了,以上所列,系乾隆三十二年最後更定的。
關於明清時期的一些官制
明朝官制(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令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範圍。
2、六部: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等。
吏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
戶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
禮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
3、督察院:
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
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僉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監察御史與直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範疇。
4、六科:
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品)。
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辦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註銷一次,如果有脫拉或者辦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皇帝御前會議,審理有罪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予執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抗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祿寺:主管宴享
太僕寺:管馬
鴻臚寺:管招待外賓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
7、太醫院:
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製藥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醫四人,從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當於現在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
清朝官制
(一)文官
清時非常重視官員的品級.當時官員分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從之分,所謂九品十八級.不能列入九品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級 官職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
從一品 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