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在期貨操作中,建倉分兩大類:左側建倉和右側建倉。這一理論運用在股票投資上同樣非常實用,股票投資者可以將底部系統分為兩部分,在圖形上類似於“V”字型:一部分(V的左側)是從進入預期底部區域的時間點開始,到達空間最低點的時候完成左半段;另一部分(V的右側)則是從空間最低點開始,上升到V左側的起點位置;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對右半段的真正成立需要到後期才能確認,但對一個區域的判斷總比對一個時點的判斷來得準確和容易把握。
左側建倉的策略更加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價值投資者希望以低於內在價值的低廉價格購進股票,這決定了我們很少會在大盤或個股大幅上漲時追漲買入,更多的我們希望目標公司的股價越低越好,而大盤下跌時這樣的時機會更多。另外,左側建倉需要的技巧和時間趨勢把握能力比較高,因為剛開始可能出現一定浮動虧損,對心理素質的要求也較高,但由於建倉周期長(整個底部區域都在建),所以有充分的時間和中間小波段機會來降低成本,因此左側建倉成本要比右側建倉成本來的低,這也是大部分機構及價值投資者採用左側建倉法的原因。而右側建倉是從出現空間最低點以後開始的,心理壓力比較小,心理感覺上似乎相對安全一些,要求的技巧也少一點,中小投資者的追漲即屬於此類,但右側建倉的成本會比左側高得多。
雖然運用左側建倉,底部做為一個區域來看,判斷成功的機率大大高於對最低點的捕風捉影,但並不代表每次你對底部大區域的判斷就是正確的,因此,我們認為這種區域判斷法只是提高了對底部判斷的正確性,可以降低買入的系統性風險,以更便宜的價格獲得投資目標公司的股票,但這並不是全部,如果你認為籍著對大盤底部區域的判斷,就總能任意選擇一隻股票並從中獲取高回報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對大盤走勢及底部的判斷充其量只能是個技巧,所能給我們的是擴大盈利和回報,而不應成為我們依賴的戰略或戰術。價值投資者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選擇優秀的企業。
在倉位的節奏控制方面,通常中小投資者會認為自己資金少而一古腦滿倉買入認為合適的股票;而事實上,風險的大小與資金量並無任何直接聯繫,無論資金大還是小都承擔著同樣的市場風險。甚至於如果資金小,原始積累的風險承受力更弱,更應注意風險的控制。以至在我們的操作中,我們對不同資金量的客戶同樣抱持著這種謹慎平等的態度。
正確的建倉方法應是分步操作的,根據你對市場的理解,通過多次分期分批的少量買入,最終在逐漸增加倉位的同時降低持倉成本。通過把握一個相當長度的區域來達到相對低成本買入的最終目的。你可以從進入底部區域的起始點開始著手建倉,然後一直持續到底部區域的結束位置,當最終脫離底部區域時,你也完成了你預期的倉位。
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