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糾紛損害賠償案例精析·法律直通車

1 12 14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叢書名: 法律直通車
平裝: 225頁
開本: 32開
ISBN: 750366021X
條形碼: 9787503660214
尺寸: 20.4 x 14 x 0.9 cm
重量: 204 g

內容簡介

為了使廣大讀者準確理解我國法律的具體內容和司法適用,使司法和執法工作者便於準確理解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立法意旨,依法行事、依法辦案,我們組織了法律界、司法界的有關專家及資深律師,編寫了這套《法律直通車》叢書。此套叢書是一套實用性很強的通俗法律讀物。我們的目的,就是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去詮釋法律、法理,更好地宣傳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提高廣大公民的整體素質和法律意識。
此套叢書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第一,案例選題的合理性。目前,我國頒布的法律法規成千上萬,給公民學法用法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因此,此套叢書的選題,主要選擇那些影響大、覆蓋面廣、具有代表意義,與廣大公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典型經典案例進行逐一詳細的解說,能讓廣大公民在較短的時間內很好的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
第二,案例內容的可讀性。作為通俗類讀物,叢書具有文筆生動、明白通暢的特點,尤其是所選取的案例,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為法律讀物,叢書的法理、評析部分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概念表達準確,分析深入淺出。如此,讀者可以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逐步提高知法、用法水平。
第三,案例體例的獨創性。叢書不是法學理論著作,也不是案例的簡單彙編,而是理論分析與經典案例的完美結合。叢書從案情簡介、法院判決、法律問題、法律評析四個層次,用實例說明理論,用理論剖析實例,將四者有機統一,相得益彰。
《法律直通車》叢書的出版,是法律圖書通俗化、專業知識大眾化的一次嘗試和探索。我們期待著這種嘗試和探索能被廣大的讀者接受和認同。

媒體評論

書評
案例取材把握新、精、廣、提出問題切中要害;分析深入,並儘量做到舉一反三,使讀者看一案而知其他,所獲知識不局限於本書列舉的幾十個案例。

目錄

1 勞動者未按照用人單位安全規程操作,不幸發生傷殘,能否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2 職工因工致殘後,不願接受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而要求享受傷殘津貼,其要求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
3 勞動者因交通事故死亡後,已經由交通事故責任人承擔了賠償,其家屬是否還有權要求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4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契約,勞動者是否可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享有工傷保險待遇?
5 勞動者在執行單位任務時,違章發生交通事故,且對交通事故承擔全部責任,其在交通事故中嚴重受傷,是否應當享受因工負傷的待遇?
6 勞動者未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又到其他單位工作發生工傷事故,其工傷保險責任應當由誰承擔?
7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契約後,勞動者患上職業病,用人單位是否仍存在給付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的義務?
8 勞動者因工負傷後,其父與用人單位簽訂和解協定放棄工傷保險待遇,此協定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
9 工傷職工拒絕接受治療被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後,又接受治療的,能否繼續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10 未經用人單位指派,為其購買機器零部件,不幸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傷殘,職工能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11 職工因工傷殘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應當享受哪些工傷保險待遇?
12 受用人單位指派到掛靠單位工作,在掛靠單位因工受傷,勞動者能否要求雙重工傷補償?
13 勞動者送公司董事長回老家奔喪,在返回的途中不幸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身亡,本案糾紛的性質屬於工傷撫恤補償待遇糾紛還是屬於交通事故撫恤補償糾紛?
14 勞動者送公司領導及其家人前往風景區遊玩,公司領導及其家償幸落水,勞動者奮力搶救導致自己溺水身亡,能否認定為工傷?
15 勞動者因工傷殘,其享有哪些具體的工傷保險待遇?
……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