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七紡蛛

嶽麓七紡蛛

雌蛛體長14毫米。頭胸部背甲及附肢皆為黃棕色,地理分布於四川、湖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嶽麓七紡蛛
拉丁學名:HeptathelayuelushanensisWangetYe
綱:蛛形綱
嶽麓七紡蛛嶽麓七紡蛛

目:蛛形目
科:七紡蛛科
屬:七紡蛛屬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14毫米。頭胸部背甲及附肢皆為黃棕色,頸溝、放射溝色深,中窩菱形,頭胸部橢圓形,後緣平截。眼區黑色,8眼密集一丘,異型,前中眼為晝眼,最小眼面向前,其餘6眼均為夜眼。後中眼位於頭部最高處,前後側眼卵圓形,成環狀排列,將前、後中眼包圍於其中。眼前方有一橫列剛毛,中間兩根較粗長,眼區正中亦有一豎列剛毛。螫肢外齒堤無齒,內齒堤有12個齒,螯爪黑色。觸肢的跗節腹側面有9對粗刺,背面有12對細刺、末端1爪,爪基近端有1齒狀突。無顎葉。下唇黃褐色,五邊形。胸板長大於寬,前緣平直,後緣向後突出,其上均勻密布剛毛。步足各節多刺,第1、Ⅱ步足的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各有腹刺4對、5對和6對;第Ⅲ、Ⅳ步足的脛節各有腹刺4對,後跗節和跗節各有腹刺5對,步足末端具3爪,爪具2齒。腹部卵圓形,灰黃色,正中有12塊背片,黃褐色,第1背片構成腹柄,其餘背片可見,第5背片最大,其餘背片依次減小。各背片後緣有兩根剛毛,以第5背片的1對最粗長。腹部腹面淡黃色,有腹片5塊。紡器7個排成兩列。淡黃色,前列兩個側紡器粗大,分10節,兩個前中紡器細小不分節;後列兩個側紡器較前側紡器小,分12節,後中紡器1個,舌形。外雌器角質化,外部結構簡單,內部有1對受精囊呈“北”字形。
雄蛛的體色、斑紋、足式與雌蛛相似。觸肢器的副跗舟呈倒梨狀,其中央部分有排列成行的短刺。

生物學特性

喜在濕度大的山坡、土堆上築巢棲息,巢的洞口有圓形洞蓋,白天蜘蛛深藏洞內,晚上把圓蓋稍頂開,窺守洞口,待蟲子經過洞口時敏捷皎住蟲子拖入洞中。捕食對象有
鞘翅目、直翅目與等翅目等昆蟲。

地理分布

四川湖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