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下溪水庫簡介
1976年,經省水電廳批准動工興建,1980年停建,到1981年完成大壩清基、打通隧洞並完成襯砌,挖好豎井(尚未襯砌)。當時由於國民經濟調整,省有關部門確定緩建。緩建時已完成投資232萬元。工程於1985年8月全面復工,復建工程共需投資1270萬元,縣政府多方籌資,如開徵小水電建設基金,每千瓦時0.05元,用於工程建設。此舉在全市乃屬首創。樞紐建設
水庫樞紐工程有細骨料混凝土砌條石重力壩1座,壩高54.5米,頂長178米,溢洪道設在主壩上,寬50米,有門閘5扇和20噸電動卷揚機5台,以隧洞輸出水,隧洞1條長340.6米,直徑2.4米,最大流量8.66立方米/秒。副壩為均質土壩,高13米,頂長112米,副壩貼坡338米,鋪蓋長60米。復建時,壩後電站同時施工。該工程總投入勞動力128萬工日,完成土石方66.33萬立方米,其中挖土方16.88萬立方米,挖石方2.73萬立方米,填石方29.22萬立方米,砌石方11.5萬立方米,澆混凝土6萬立方米。耗用水泥1.55萬噸、鋼材600噸、木材1475立方米。總投資2748.8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034萬元。建成後增加保灌面積3萬畝。是一座灌溉、發電相結合的綜合利用水庫。枯水期可補充三姑娘水渠和亞湖水庫兩大灌區水量,又可供馬頭和梅花電站發電用水。
1989年2月18日重力壩導流孔截流封孔,同年8月4日壩後電站試機運行成功,併入縣電網運行。整個工程共完成土石方60.3萬立方米,其中重力壩砌石7.64萬立方米,副壩填土27.96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