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西線:是米林縣派鎮崩嘎村—德陽拉山口—墨脫縣背崩鄉西讓村的便道,地位低於派墨線,所以,地圖上,派墨線是連貫線,崩西線則是斷續線,顯示使用頻率低於派墨線,因此墨脫公路的環線部分也是選擇修建派墨公路,但歷史上曾考慮過在崩西線修建公路,後被專家團隊否定了。
修路勘察方面的歷史:
1973年,交通部批准了西藏交通局上報的墨脫公路設計任務書。路線走向,是由雅魯藏布江南岸米林縣越 德陽拉山口至墨脫縣。9月,西藏公路勘察設計院由胡興萬隊長帶領一勘測隊前往測量。由於原來未進行踏勘,測了10多公里後,感到選線盲目。隨後,胡興萬帶領技術員4人、民工4人、部隊人員4人,翻德陽拉,跋涉11天,視勘至墨脫縣希讓村( 西讓村)。希讓是中方控制區的南部,再向前就是茂密的原始林區、是更巴拉山脈的山口。12月底返回拉薩,即向自治區革委會領導人任榮、陳明義做了匯報,陳明義認為:經德陽拉的部分路段 靠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太近,須從波密縣(縣城扎木鎮)另尋線路,後來是修建扎墨公路。
崩西線是民間小便道(並非到縣城),是斷斷續續走、並非經常走,地圖上用紅色斷續線表示,而派墨線(將來的派墨公路)是經常走的便道,用紅色連續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