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村鎮

崞村鎮

崞村鎮(Guocun zhen)地處宣化城區南15公里處, 東、南部與涿鹿縣接壤,西與深井鎮交界,北與塔兒村鄉、洋河南鎮為鄰,宣大高速連線東西,112 國道縱貫南北,交通便利。全鎮271.76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9030畝,全鎮7025戶,人口 21867 人,轄42 個行政村,大學生村官9人,全部為中共黨員。崞村鎮地勢平坦,土壤以栗鈣土類和褐土類較多,土壤肥力高,非常適宜農作物墾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3年建崞村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改崞村鎮。

1996年水泉鄉、郭家灣鄉併入。

1997年,面積271.8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分水口、辛家莊、王莊子、石分村、寨山坡、黑台子灣、稱達溝、龍門坡、龍門堡、西河、立石、西崞村、中崞村、東崞村、樓房子、外口泉、里口泉、黃家梁、瓦窯溝、閻家果、谷峪口、閻樊青、寇家溝、保莊、辛莊堡、彭家灣、黃家灣、郭家灣、小口子、李家屯、姚家坡、馬鋪、海子溝、柴家莊、上坡底、下坡底、柏林寺、胡家溝、安家台、後溝、西寺溝、東寺溝、水泉、小西莊、榆林子、靳家梁、石牆子、党家溝、謝家梁、南峪溝49個行政村。

原屬宣化縣,2016年併入新宣化區。

行政區劃

鄉鎮名稱 地區編號 地區名稱
崞村鎮 xh8301 分水口
xh8302 辛家莊
xh8303 王莊子
xh8304 石分村
xh8305 寨山坡
xh8306 黑台子灣
xh8307 稱達溝
xh8308 龍門坡
xh8309 龍門堡
xh8310 西河
xh8311 立石
xh8312 西崞村
xh8313 中崞村
xh8314 東崞村
xh8315 樓房子
xh8316 外口泉
xh8317 里口泉
xh8318 黃家梁
xh8319 瓦窯溝
xh8320 閻家果
xh8321 谷峪口
xh8322 閻樊青
xh8323 寇家溝
xh8324 保莊
xh8325 辛莊堡
xh8326 彭家灣
xh8327 黃家灣
xh8328 郭家灣
xh8329 小口子
xh8330 李家屯
xh8331 姚家坡
xh8332 馬鋪
xh8333 海子溝
xh8334 柴家莊
xh8335 上坡底
xh8336 下坡底
xh8337 柏林寺
xh8338 胡家溝
xh8339 安家台
xh8340 後溝
xh8341 西寺溝
xh8342 東寺溝
xh8343 水泉
xh8344 小西莊
xh8345 榆林子
xh8346 靳家梁
xh8347 石牆子
xh8348 党家溝
xh8349 謝家梁
xh8350 南峪溝

地理環境

崞村鎮距宣化區政府16千米。地處丘陵區,宣涿(鹿)、宣蔚(縣)公路過境。面積255.9平方千米,人口2.32萬人(2002年)。轄4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中崞村。古蹟有石佛寺。

經濟概況

崞村鎮在宣化的位置 崞村鎮在宣化的位置

全縣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崞村鎮黨委、政府以創建“五型政府”為發展契機,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了《崞村鎮十二五規劃》等系列規劃,大力發展優勢支柱產業,壯大支撐經濟,以市場開發為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建立鎮、產業興鎮、創建品牌崞村”戰略,以“杏扁、奶牛、蔬菜”等農業主導產業為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目前,已完成杏扁嫁接3萬畝,全力打造雙萬畝杏扁種植基地,形成大規模杏扁產業集群,積極運作杏扁深加工項目,“樹和”牌開口杏扁品牌暢銷各個縣區,帶動了杏扁產業迅速發展壯大。以奶牛養殖為主要內容的富硒生態苑園區項目,投資達5000萬元,已全面開工,現已存欄奶牛1000多頭,日產鮮奶5噸。全鎮種植蔬菜面積達3萬畝,計畫再投資2000萬,興建300畝設施蔬菜大棚,有效改善我鎮的蔬菜種植科技水平,增加農民收入。

位於崞村鎮轄區的柏林寺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張家口境內唯一一座石窟佛寺,素有"小雲岡"之稱,四面環山,林木茂盛,環境幽雅,景色怡人,是宣化縣境內為數不多的具有較高知名度和旅遊開發價值的旅遊點。崞村鎮膨潤土礦是目前我國質量好、儲量大的膨潤土礦區之一,經河北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隊勘探證實,立石村礦區膨潤土分布範圍可達四十平方公里,礦體最長達5000米,區內共有六層礦,其深部為鈉質膨潤土,淺部為鈉鈣質膨潤土,礦床總儲量1億噸以上,預計3家膨潤土加工企業可實現年利稅500萬元,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