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路現狀
崔路村現有人口2800餘人,960戶。有耕地6000餘畝,其中山坡地1000畝,林果地約2000畝,其餘為農田用地,種植小麥和玉米,水澆地占耕地的三分之二。全村務農,種植小麥、玉米及蔬菜(大芋頭,辣椒,櫻桃,小包菜,綠葉菜,歐洲蘿蔔,花椰菜)、果樹。村民年收入人均6000餘元。
現村子呈方形,以村中老街為中心向南北發展,南北各約1000米。全村以劉、姚、王、趙四姓為大姓,另有土著於、李兩姓。劉姓為崔路村大姓,約占全村的三分之一,其居住地分界明顯,多居住在村南北街以東中心區域。
2016年,崔路村被河北省委宣傳部評為“美麗河北·魅力古村鎮”。
建制沿革
崔路村村莊歷史
崔路村,據《邢台縣地名志》記載:
崔路村位於南石門公社西南部,在公社駐地西偏南4公里處,地處七里河南岸,緊靠邢左公路,屬淺山區,有2258人,均為漢族。耕地6069畝,以農為主。相傳,明朝之前就有崔路村。明靖難之役後,只剩下李、於兩戶。明永樂年間,王、劉、趙、姚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仍沿用崔路至今。
據《劉氏家譜》記載:明代永樂年間,始祖諱劉英從山西洪洞遷居崔路,至今已經有600餘年的歷史。通過對崔路村的考察,現村子中心幾條老街基本上是明代初年形成的,目前尚保留著數通有關史料的石刻。從這些史料看,崔路村的形成當在明代之前,為此說其村子的歷史更加的久遠。
關於崔路村一名的來歷,據村中老人口碑相傳,說崔村建於隋唐時期,在村南官道上有城隍廟,廟旁有官設茶棚,由今村東周公村崔姓人在官道茶棚管理事務,其後人在此定居,因鄰靠官道名為崔路。
又有說很早之前,在通往西山的官道上經常發生劫道事件,有山匪伏在路旁對過往行人進行搶劫,位於大路旁的居住著幾戶人家,常常提醒路人提前行路,久而久之大家對好心人催人上路以避劫災的地點稱之為摧路。
在歷代《邢台縣誌》中記載有崔路村,清道光、光緒年間,崔路村屬侯蘭社轄,並記載崔路距縣城三十里。民國時期屬大陳莊鄉轄。
建國之後,崔路村屬南石門公社轄,後南石門公社改為南石門鎮,崔路村仍屬之至今。
我們認為:崔路村位於通往山西的官道旁,其形成的歷史應在明代之前,而什麼時間稱為崔路現已不可為知,待其今後進一步的深入發掘,其二種關於村名來歷的民間傳說,可以說明此村建村的歷史很早,且村中百姓嫉惡如仇,心底善良。
村落現狀
崔路村現東西長約900米、南北寬約1000米,全村總面積700000平方米。崔路古村落位於崔路村的中心地帶,東西仍保留著明清村落原有的長度,新村在古村落的基礎上向南北擴展。現崔路古村落位於村子的中央地帶,東西長約892米,南北寬300米,總面積約267600平方米。
古村現保存著南北街一條,以南北街為中心,其東部有劉氏老街和前街、劉氏“丫”型后街。在村西有居住姚姓、趙姓、王姓的前街、后街及 “丫”型街。在村中南北街的南頭有一個35*20米大水池,面積約700多平方米。在村子的每一個街巷的丁字口都有廟宇,總計十四座。這些廟宇的修建年代較早,較早的建於明清之際,多數建於清代中後期。
在崔路村的東西兩端保留有古閣樓,雖經過翻修,原位沒有移動,是明清時期崔路村東西門的所在。村內大街兩側分布有傳統的農家院落,這此院落的建築風格為冀南平原民居,以正房樓式、東西配房平頂式建築,在入宅口建有門樓,較好的院落有內宅門樓,根據各自家族的經濟情況,修建的質量也不盡相同,大戶人家以磚雕門樓,配以正房大量的木雕裝飾,內飾裝修有花欞隔扇,崔路古村落現保存較好的近六十多座,以村東的劉家大院建築最好、規模最大。
歷史文化
村落文化與藝術
建築藝術:崔路民居建築以北方冀南地區為主要建築風格,即以正房為起脊硬山式樓房,東西配房為平頂房,有內宅門樓,大門前外有影壁,內有神龕,在起脊屋頂正脊、垂脊裝飾有吻獸,頂飾布板瓦和筒瓦。在這些院落裝飾上,有大量的石雕、木雕、磚雕作品。
磚雕有門樓上的盤頭、神龕、吉語、對聯等;木雕以門樓上的木作門罩、正房檐下的大型花罩、內室中的隔扇裝修為主。石雕作品以抱鼓石、門蹲石、上馬石為主。
崔路民居建築中以各種各種門樓最多,簡間的進行分類,有磚仿式木作門樓、平檐式門樓和起脊式門樓。在門樓的兩側盤頭上採用了磚雕處理手法,通常以吉祥用語、治家格言、儒家名句、道家語錄、佛教偈語以及牡丹、菊花、葡萄、荷花、八仙等花卉紋飾進行裝飾。個別門樓的磚雕採取了了鏤空手法,使之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廟宇文化:在崔路村不僅保存著上千間古民居,還保留下來自明萬曆到民國期間的廟宇,這些廟宇有關帝廟、觀音廟、土地廟、馬神廟、五賢祠等等。在這些廟宇中有較多的各時期石刻和碑記,是研究民間宗教文化,是研究明清時期村莊文化的重要的實物資料。崔路村的廟宇還反映了該村的宗教信仰和民間供奉文化。
劉家文化:根據調查,崔路劉家歷史悠久,有600年的家族史,遠自明初先祖劉英奉召來到崔路建業,現傳繁育後代二十多世,四百多戶千餘人。現自崔路村外遷至河南、山西、北京、內蒙等省市自治區。
自劉英開山以來,聚糧裔八世養民傳至劉建城三子(十三世)劉可升,字合志。娶妻甄氏,生有四子,即長子劉愛眾、次子劉容眾、三子劉化眾、四子劉育眾。次子劉容眾官至正九品登仕郎,育有一子劉信,生育劉克諧,育三子,即十七世劉學道、劉學訓、劉學董。劉學道持家有方,謹遵“仁義,誠信,和睦”的世傳家訓,勤勞經營,使之家族鼎盛。
明清時期,邢台稱謂順德府,為畿南重地。順德府南關店鋪如林,商賈如雲,日進斗金,富甲一方。據清人谷鳴球《土寨紀略》,順德府南關“為九省冠蓋通行之路,百產菁華聚會之區,煙火萬家,客商輻輳,畿南重鎮,天府娩雄。”在南關有五大行,以東大街以麻行、山貨、藥材行為主,西大街以煙店、糧行、皮店、銀號和日雜為主,北大街以綢布和土布行為主。羊市街和羊市道有上百家皮毛作坊,是南關各行業的龍頭老大。
研究得知,皮毛業是順德府南關的支柱產業。清代後期,順德府南關有30多家皮毛經營商,有李家、張家、鄭家、翟家、劉家等,都是邢台南關有名的皮毛富商。其中以萬順皮店、福泰皮店、廣泰皮店、永茂昌、永茂盛皮店、同盛皮店、德益皮店、德昌皮店、永太興皮店、興泰隆皮店等經營最大,號稱順德府南關十大皮店。
邢台皮毛加工始於明代,興於清代,至同治年間順德府南關成為全國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其皮毛貨源來自陝甘寧,青海及內蒙古等地。城西像先賢、石頭莊、周公、崔路等村莊的人們大多都去寧夏和河西走廊一帶收皮子,一人趕四個駱駝,叫做一把鞭,一個馱隊有十幾把鞭,一個來回要幾個月,當年流傳著這一個順口溜:“往昔全盛期,廣收天下皮;寧夏灘羊俏,甘肅綿羊肥;榆林黑化秀,西寧紫羔美;口羔似天成,象羔如麟生;狐狸黃鼠狼,猞猁掃雪稀;聚我順德府,入我皮池裡;男丁缸中翻,婦人燈下縫;細鞣作輕裘,化為禦寒衣;美歐連洋莊,華夏走南北;貴婦紅狐圍,官人細毛衣;紫羔灘二毛,如珍藏箱底;窮漢少銀錢,老羊遮寒體;順德皮毛盛,四海共讚譽。”崔路劉家自十三世劉可升開始經營雜貨,以誠義待人,逐漸積累,在順德府南關開設永盛魁商號。後轉入經營生皮,開始走西口從西北販賣皮毛。
據張樹林、楊洪超等人研究,順德府南關“崔路村劉學道販皮積累資金,開設了七、八個生皮店。他經營有方,致力於皮毛業,七代人不分家,資金不分散,皮店興盛,都具有百年的經營歷史。”(參閱《邢台市文史資料選輯》第一輯《邢台皮毛業發展簡史》一文)其中的永茂昌、永茂盛即為崔路劉家所開。
清光緒十一年(1885),德商洋行開始來順德府收購生皮,運迴轉銷歐美各國,獲利很多。此後,美商的新泰興洋行、和平洋行相繼來華收購生皮,並擴大收購灰鼠皮、貂皮、猞猁皮、掃雪皮等珍貴皮毛。當時順德府皮毛市場是生意興隆,購銷兩旺,據有關史料記載,順德府南關每年皮毛貿易交易額達1500多萬兩白銀,成為順德府南關皮毛行業的興盛時期。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邢台縣知縣為了表彰崔路劉家和諧相處,七世同居,特合眾為此掛匾“七世同居”。
今天,我們在調查中不難看出,在劉家大院的門楣上、門樓盤頭磚雕上以及使用的堂號上,都顯示出家族具有嚴格齊家的深厚文化。
磚雕文化:
在崔路村門樓刻有許多吉祥語錄和治家格言,以下選擇部分進行簡單的解釋。
1.詳明品節:詳明,一為詳細明白。二是審慎明敏。三為審察明白。品節:是指品行和節操。明代李東陽《孔氏四子字說》:“人能學禮,則品節詳明,德性堅定而能立。”
2.紫氣東來:“紫氣東來”是“老子出關”時的一大勝境,流傳千古,代代傳誦。傳說老子過函谷關之前,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紫氣是紫色的氣,古人認為紫色與當官有關。因古代的官服是紫色的。紫氣東來主要用於書香門第家的大門口上的牌匾。舊時比喻吉祥的徵兆。
3.迪吉:出於《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孔傳:“迪,道也。順道吉,從逆凶。”後因以“迪吉”表示吉祥,安好。
4.安分守已: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5.三多九如:吉祥紋樣。盛行於清代。以佛手諧音“福”,以桃寓意“壽”,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現“多福多壽多子”的寓意。繪9支如意與佛手、桃子、石榴相配。9支如意諧意“九如”,即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萌、如南山之壽,皆為祝頌之意,稱“三多九如”。多見於清乾隆時期鬥彩和粉彩瓷器上。
6.義路禮門:出於孟子說: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孟子·萬章下》)“義路禮門”體現了孟子的儒家學說,意味深長。
7.備至吉祥:備至,是全面,周全的意思,備至,極其周到。吉祥,指的是幸運。吉祥,好運之徵兆,祥瑞,吉利;幸運等。《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又有古人解釋:“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
8.周規折矩:專家釋義說指行禮時步趨合乎規矩。後引申為拘泥於成法、準則。《禮記·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9.竹苞松茂: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門興盛。也用於祝人新屋落成。
10.惠迪吉:據《書.大禹謨》記載:“惠迪吉,從逆凶。"孔傳:"迪,道也。順道吉,從逆凶。"後因以"迪吉"表示吉祥,安好。
11.居仁由義:基本解釋是內懷仁愛之心,行事遵循義理。出於《孟子˙盡心》上: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12.張公書忍字:清河張氏族人有百忍堂,相傳唐代麟德二年(665年)唐高宗泰山封禪,歸來途經壽張縣訪賢,當時張公藝已是88歲高齡,九世同堂。高宗問起張公藝治家的方法時,張公藝寫了100個“忍”字,並詳細介紹了“百忍”的具體內容,高宗聽後備受感動,當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親書“百忍義門”並敕修百忍義門。
《張公藝百忍歌》全文: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準;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餘積,忍得荒淫無疾病;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呆,忍過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關於張氏百忍故事還有:唐朝貞觀年間,潞州有一個99歲的老翁,姓張,字百忍,人稱張公。他博學多才,心胸寬廣,為人處事,總是忍字當頭。有一年二月花朝,張公為孫子娶媳婦辦喜事,全家人歡天喜地,張燈結彩,熱熱鬧鬧。正當孫子和新娘拜堂入洞房時,突然來了一個道人,他一不吃酒,二不受禮,他要入洞房和新娘子過新婚之夜。這種非禮的要求,全家人都不能接受,張公十分為難,他前思後想,一生中已忍了九十九次,這最後一次難道就不能忍嗎?於是,他勸孫子讓那個道人同新娘子入洞房……那道人一進洞房,一不揭新娘子的蓋頭巾,二不和新娘子上床睡覺。只見他手舞足蹈地唱道:“看得破,忍得過,心胸寬,樂呵呵……”就這樣一直唱到雞叫五更天時,那道人突然倒在地上死去,頭上還蓋著一條紅綢巾,巾上有一首詩謎:“神仙戲張公,賞賜一道人。值錢不值錢,全在這兩點。”張公看了思索一下,已知謎底。於是,他掀開道人頭上的紅綢巾,仔細一瞧,樂得心花怒花。從此,張公家富裕起來,張公百忍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至今。
司馬積陰功:司馬即司馬光,世稱司馬溫公《嘆世文》中有:學顏回居陋室安貧樂道,學司馬積陰功萬古流傳.學孟子養浩然充塞天地,學朱子常誦念治家格言。司馬公有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盡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盡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無窮之計也。
13.光前裕後:《尚書·仲虺之誥》:“垂裕後昆。”宋·王應麟《三字經》:“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光前即光大前業;裕後是遺惠後代。為祖先增光,為後代造福。形容人功業偉大。
14.積善餘慶:源自《周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即積累;善是善事;餘慶是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於子孫。
15.安土敦仁:《周易》說:安土敦仁。敦仁即仁厚。出自《易·繫辭上》:“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安土即安居,安居需仁厚。為此古人說:“安土敦仁者,萬物之情也。物順其情,則仁功贍矣。”
家訓文化:
崔路劉家七世同居,五世同堂,一個大家庭在上百年期間沒有分家,實屬難得。這種結果與劉家的家訓文化是分不開的。
在調查中,劉氏後人經常提及“仁義,誠信,和睦”六字。
仁義,《禮記》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倫理範疇。本意為仁愛與正義。漢儒董仲舒將“仁義”作為傳統道德的最高原則。宋代以後,由於理學家的闡發、推崇,“仁義”成為傳統道德的別名。常與道德並稱為仁義道德,與“禮、智、信”合稱為五常。仁,道德之下,親近、親和。人倫孝悌,自然無為。正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義,《論語·里仁》:“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誠信,就是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是每個人的道德“身份證”,一個人要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就能得到人的信任。“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處世,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在世上當以誠信為本。“信”許慎《說文解字》說“人言為信”,“以實之謂信。”“信”不僅要求人們說話誠實可靠,切忌大話、空話、假話,做事要誠實可靠。“信”要信守諾言、言行一致、誠實不欺。
和諧,《左傳·成公十六年》說:“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唐陳子昂《座右銘》:“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 《廣雅》說,和,諧也。諧是調諧的意思,和諧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除六字家訓外,更重視修身,在劉家大家庭中還有“忍耐”兩字。其中在永和堂西院有付對聯更能說明問題,即:“張公書忍字,司馬積陰功”。
風水文化:
風水,“風”就是元氣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清人在《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更講究坐北朝南,適中居中,順乘生氣,改造風水等原則。崔路村民居就是如此,全村位於陽坡之上,建村時充分考慮到風水問題,不僅在每個路口建置了廟宇,如在村中央的南面挖了一個風水池,還在每座房屋與路口相遇的地方立泰山石以避邪氣。其大宅更是如此,通過一些吉語、道家法器及一些傳統的避邪動物等而起到揚正氣,避邪氣的目的。
信仰文化:在進行古村落調查時,我們對古村落有一個判定,即古村落要有較大量面積的民居建築,還要有自己的家族文化,再者就是要有民間的宗教信仰。信仰,又作仰信。信,信奉。仰,仰慕。是人們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也是指對聖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對鬼、妖、魔或天然氣象的恐懼,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種特定宗教的人群對其所信仰的神聖對象。在我國的農村有著自己的民俗文化和鄉土宗教信仰。為此在崔路我們發現有十多座廟宇,如觀音廟、土地廟、關帝廟,馬王廟以及五賢祠等,這些廟宇的存在,說明了該村有著較濃厚的民俗文化和民間祭祀和信仰文化,是值得我們更進一步對其進行文化挖掘和保護。
人文地理
劉家大院
崔路劉家大院,是以劉可升永壽堂下的四門――永和堂、永保堂、成業堂等組成的冀南民居莊園。
劉家大院建築面積大,約占全村的古民居的的三分之一。現大多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永壽堂、永和堂、永保堂保存最為完好,其建築藝術、文化價值很高。
劉家大院以永壽堂、永和堂、永保堂為軸,並向兩翼南北發展。有院落約三十多座,房屋約500餘間。
在劉家大院保存著許多馬廄,以及宅院外牆拴馬用的拴馬石鎖,有的牆上多達五六處,除此在沿街兩旁還有大量的餵馬用的石槽。
永壽堂:位於崔路村東部,永壽巷的北端,東西寬約30米,南北長約50米,由一個三進式院落和配院組成,面積約1500平方米。
在永壽堂前有一條古巷名永壽巷,因該巷直通南端的龍王廟,村中老人又稱其為龍道。永壽巷寬約2米,南北長約128米,在南端建有大型石影壁,影壁牆中央有一石雕神龕,其牆後有“泰山石敢當”石,石巷地面原為青石鋪砌。
永壽堂是一座三進式院落。入口為寬大的拱券大門,再進為硬山式一間門樓,門樓與南廂房相連,南廂房計有五間,其中門樓走廊一間。原門樓下懸有邢台知縣贈送的“七世同居”匾。再進西行又有一內宅硬山式門樓,以青磚簡作,樸素大方。兩側用磚牆與東西配房相連,在西牆砌有神龕,牆下有供台。再進為前院,共二十五間房屋。其東側為五間硬山式二層建築,共有十間,西側為一層平頂式五間。其中間為穿廊式兩層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二間,中廳闊三間,其西有通往二樓的樓梯。有前廓,廓下飾有欄板,刻在“福、祿、壽”榜書大字。
在欄板正中檁下有長方形木雕版,每個柱兩側有木雕雀替和垂花,正中雕花版刻有祥雲、仙鶴、鹿及梅花,其內容為傳統的祝壽圖案――鶴鹿同春。古代時人們常把鶴與龜一同視為長壽之王,鶴齡、鶴壽、龜鶴延年都是民間祝壽時常用的吉祥賀詞。鹿作為長壽仙獸,在古籍中也多有記載,《抱朴子》云:“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則其色白。”古人又以東西南北四方與天地共六合,“鶴鹿同春”也稱“六契約春”,“鹿”與“六”諧音,“鶴”與“合”諧音而構成“六契約春”,鶴為仙禽,鹿為瑞獸,意在頌揚春滿乾坤,萬物滋潤的美好情景。《淮南子·說林》云:“鶴壽千年,以極其游。”唐代詩人王建在《閒說》中也有“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的詩句。
欄板下面有格子門窗,飾有斜方格、前廓檁下有雕花木罩,共分三組。祿字下有斜方格門扇,規矩、樸實、大方;福、壽兩字下為一馬三箭式門扇,一馬三箭窗是直欞窗的一種,是在一般豎向直欞條的上、中、下部位再垂直釘上橫向的欞條,使之比只有豎向直欞條的窗子更有變化。在兩側的有燈籠錦窗。
在大廳的中間有隔扇中堂,上有木欄板,呈三格芯,每格中間刻有一楷書大字,為“永壽堂”三字。自永壽堂中堂後穿堂而過到二院,與前院相同,東西廂房各五間,正房原為起脊硬山式二層樓房,後改造為平頂。共二十間。正門的東側有石雕外置神龕和供台。一、二樓內部保持原樣,室內有花欞隔扇,入東隔扇宅室有內置樓梯,木梯有壽桃柱頭,下欄板與扶手之間用木雕荷花相連。二樓為木製地板,南牆開闢五個拱式小窗並在內側設對開小木門。自此院可通往後院。共十一間房。
永和堂:位於崔路村東部,東鄰永壽堂,西鄰永保堂,東西寬約70米,南北長約60米,由六、七座四合院落組成,面積約5000平方米。
與永壽巷相同,永和堂前有一條古巷名為永和巷。巷寬2米,長約170米,在南端有青石影壁一座。經觀察該石影壁為坍塌後修砌,從東側永壽堂影壁可以推知,在未坍塌前其影壁建築用材和手法更加精良。
永和堂正門為青磚式拱券式門樓,正中用青磚凹砌三個吉字。其下方有磚雕大字“竹苞松茂”四字。三面牆高約二十米,使來到門下的客人,站在巷口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
進入大門後左右有兩個獨院,東西兩院有拱券式門、東門的內側有磚雕“三多”二字,西院內側有磚雕“九如”二字。
東院共有房屋二十五間,計南廂房四間,中間為門樓通通一間,入門後東西配房各五間,在東西配房中間建有起脊硬山式門樓一座。正北為正房二層式起脊硬山房,共十間。在東配房上建有一開間硬山式吉星樓。
東院的東側有工房數間。
西院與東院的布局相同,只是為單層的青磚式平頂房,共二十間。西院大門相望建有望樓。與東院不同的是,東院採用大量的磚雕,內院門樓最為精湛,門樓用十字花磚牆與東西配房相聯,門樓為青磚作,正面有“花開春富貴、竹報日平安”磚雕對聯,對聯磚雕的上部為兩個磚雕式門樓,磚雕門樓為羅馬式,上有五色旗,磚雕門樓內刻有荷花,象徵著和氣。對開式大門上面為梳背式拱券頂,其上有“總集福鹿”橫披四字磚雕作,門樓頂為歇山式瓦作,正脊有吻。門樓內側與正面磚作相同,也刻有磚雕對聯一付,內容為“張公書忍字,司馬積陰功”。
入內門樓後北面有正房五間,外側裝飾十分華麗,有三組雕花木罩,刻工十分精細。
東西院後,建有房屋數間,向東有獨院一座,房屋間數及內宅情況不明。其後為馬廄和大車停放地。馬廄院落建有門房,古井、料棚等,在東南角的工房內還有一個井窖,據村內老人回憶是為藏身或藏物之處。在馬廄院西側開闢拱券式北門通往后街。
在后街觀察永和堂外牆,原地面已抬高近二米,外牆用精石條砌建,高達四米許,其上用青磚作。現存牆高達7米左右,各個地方還保留有防衛功能的女牆,為此推知永和堂後外牆原高在10米之上,在後牆的西側有一便門,拱券式小門,從此觀察外牆厚達1米多。
在永和堂西院後建有另一獨院,有兩座門樓相聯,內門樓磚雕精細,上有“五世同堂”四字,在北房上門樓上兩側刻有“忍”“耐”兩字。其西前方為永保堂。
永保堂:位於崔路村東部,永和堂西側。兩堂之間有永保巷胡同,胡同南北長約60米,寬約2米。永保巷的南端為古廟宇-虛黎堂。永保堂東西約30米,建築面積約2400平方米。永保堂由三座大院落組成,每座院落各二十餘,計有六十多間。永保堂前院外部已進行改造,內部結構尚好,在正房檐下有三格芯,原刻有“永保堂”楷書大字,為保持室內採光換為玻璃,將原字取下保存,並用紅漆描寫原字永保堂。正房後有拱券式大門,兩側以方柱石為基礎,柱石上有高浮雕紋飾,刻有五色旗和寶瓶、花卉等。與大門相對有望樓,在望樓門下有磚雕大字“延年益壽”其上有磚砌圓形瞭望窗。從望樓中穿過向北有古巷通往另一座院落。
永保中院亦為平頂式,共有二十多間,再進有後院,後院與中院建築布局相同,其北側有樓,從現存情況看亦為硬山式布瓦頂。內部因已坍塌故情況不明。該樓北為劉家大院后街。
在永壽堂的東側有一組獨立大院,建築精美,現保存一進院落,從前後的布局看,應該為為三進式院落。在相鄰的農院中發現有“建業堂”遺物,但不知與此建築有什麼聯繫?有待今後進一步發掘。
除以上幾組大院外,永壽巷、永和巷、永保巷兩側還保留著若干個組院落。多以復進式、三進式院落為主,建築以主房硬山起脊、配房平頂為特點。具有鮮明的冀南建築民居風格。
在崔路南北大街的西部,保留著大量的古院落,約有二十多座。有獨院式,亦有三進式。從建築藝術上看有磚雕式門樓及雕花木罩,與劉家大院的建築風格大致相近,建築年代也基本上相同。
牧卜泉
在崔路村東南山岡下,清朝康熙年間,崔路許多牧童放牧時,一同玩耍,挖地而出泉水,大旱也從不乾枯,泉的西面居住的人很缺水,都來這裡汲取。
母豬嶺
當地人稱之為崔路寨,傳說寨洞可以通至20餘里以外的石坡頭寨
城隍廟
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城隍神,是城市的保護神,“城”,就是城池;“隍”是乾涸的護城河,“城”和“隍”都是保護城市安全的軍事設施。
城隍神的職能: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察萬民,祛除災厄。《太上老君說城隍感應消災集福妙經》中說城隍神:“公忠正直,有求必應,如影隨形,代天理物,剪惡除凶,護國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澤,普救生民”,“哀憫世間一切眾生,或有年災月厄,命運騫滯……,吾當速譴行瘟使者,收瘟聖眾,即除罪簿,永滅惡根。”“世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廣積陰功,行諸方便,施財周急,愛老憐貧……”則“增延福壽,世代榮昌,子嗣綿永,世世不絕。”“城隍尊神,顯化無邊,禱雨則甘霖蘇槁,禾稼成熟,祈晴則化陰成陽,應時朗晴。”
文化遺產
截止2015年底,崔路村已有3個項目被入選邢台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分別為:
傳統音樂: 扇鼓腔
傳統民俗: 迎火神 鬧元宵
元宵節之鄉
正月十五的崔路,大紅燈籠掛滿了大街小巷,猶如一條蜿蜒的巨龍。
觀演 民間社火祈福安康
關於崔路社火的文字記錄不晚於清康熙初年,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社火表演一般在元宵節等節日舉行,其形成與發展和農耕時期宗教活動有關,也可能與崔路的商路文化有關。表演多設在廟前,也就是“三岔”路口處。在此處表演祈禱村民福祿壽喜,安居樂業,更祝福過往商人車馬平安,生意興隆。
三岔路是因為崔路位於邢左線上,在古代,是左權方向與和順方向的節點,是邢台與山西貿易的交通要道,這些特徵反映了這個村的商路文化。村中廟宇多坐落於“人”字形中間,正衝過來的道路,道路到廟宇前左右分開,延伸出去。有關帝閣、觀音堂、天地廟、土地廟、玉皇殿、火神廟、五聖祠等等,共有十三四座。
上世紀90年代前,崔路的傳統社火很多,舞活龍、舞獅子、踩高蹺、拉碌碡、趕毛驢兒……每逢元宵,大大小小的廟宇前都非常熱鬧,是邢台西部人民的元宵節嚮往和必到之地。
體驗 紮上燈籠去“游廟”
“游廟”是正月十五最具詩意和內涵的集體活動。崔路人所說的“游廟”就是提燈會,每家每戶都會將自製的燈籠於正月十三掛在街上,或祈福或展示。十五那夜,明月高照時,各個姓氏提燈的人列為一隊,分別在各姓氏的大會首帶領下進行“游廟”,即按照順序轉全村中十三四座廟宇。隊伍行進時有講究次序和規律,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寓意著村人生活一天好過一天,人丁興旺。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游廟”都有宏大的方陣,大會首手持令旗走在隊伍的最前方,然後是鑼鼓開道,鞭炮齊鳴,緊跟著是高舉的當年生肖燈籠,其後是書寫著“肅靜”“迴避”大字的燈籠 ,再往後是隨行的社火,最後是綿長的燈籠隊伍,場面十分浩大。
隨著對傳統文化的不斷挖掘和保護,往日“鬧元宵”的景象將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元宵活動
■十三花燈初上,張燈結彩
崔路按照劉、王、趙、姚“四大姓”進行區域劃分,分別為“姚社”“趙社”“劉社”“東王社”“西王社”,各姓村民都將燈籠掛在各社街頭。
■十四社火登場,走馬觀花
十四下午,各社準備的多彩傳統社火都將悉數登場,盡情表演。
■十五夜提燈會
十五夜,待社火表演結束後,各社大會首就將組織有序的提燈會,月光之下,移動的燈籠宛如一條舞動的長龍。
■烤“雜病”,驅百病
十五深夜或十六一大早,人們就會生起篝火,烤去身上的百病。小孩還會拿來黏面、花生等食物,扔進火里烤著吃。
■迎送新老大會首
十六下午,待花桿備好後,各姓村民就會敲鑼打鼓迎送今年和來年的大會首,大會首裝扮喜慶而不失莊重,眾人抬著其各類貢品供奉天地神靈。
結語
崔路劉家大院是一座賦予歷史內涵的大院,是明清順德府商業文化的真實寫照,是南關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是一代代冀商的精神家園。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古村落保護面積大。自明清以來,崔路村東西沒有再有大的發展,村莊建築是以中心街道向南北擴建,使之老街老巷保存下來,面積達267600平方米。
二是古村落建築形態依然。在中心街道除少量的紅磚房外,大多古貌猶存。古街、古巷、古院落,古井、古樹、古廟宇隨處可見。
三是大院文化深厚,與古順德府南關經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且家族文化十分豐富,宗教信仰有地域性、民俗性特色,傳統家訓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四是建築藝術充分體現河北人的精神,無論是建築空間藝術,還是建築裝飾藝術,都有河北、冀南文化的民俗、民風。與山西大院有著明顯的區別,顯示出河北人的樸實,內斂,使之有窮則堅守志,富而不張揚精神特點。
五是劉家家族家和文化,是充分體現和諧社會的精神所在,有著更進一步的發掘價值,其宣傳可達到保護優秀的傳統文化,體現優秀的民族文化有極高現實意義。
就河北南部看,現保存的古村落大院已經不多了,而面積大、有規模性,文化內涵且豐富的更是鳳毛鱗角,崔路劉家大院是一個特例。尤其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在距離城市的邊緣還能保護下更為難得。崔路古村落及劉家大院有觀賞性、民俗趣味性、商業旅遊性,如對其進行包裝成文化產業項目,使之能加以保護,在改造、提升和利用後既是邢台通往西部旅遊的一個跳板、還可獨立成為一個旅遊景區,並與英談、王硇、皇寺古鎮等古村落結合起來,成為邢台旅遊發展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