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岸貧
無能事耕穫,亦不有雞豚。
燒蚌曬槎沫,織蓑依樹根。
野蘆編作室,青蔓與為門。
稚子將荷葉,還充犢鼻裩。
作品鑑賞
這首詩載於《宛陵先生集》。此詩章法與一般抒情體不同,完全是敘述和描寫,但卻層層剝開,深刻再現了水鄉貧苦人民的艱辛生活。
首聯說這些貧民,一不耕作二不畜牧。在中世紀,農業是國家的命脈,百姓不事桑農,人民吃穿沒有穩定的保障,國家稅賦也沒有穩定的淶源,因而是一種危機。平淡的十個字,表明了憂國憂民的主題。頷聯展開寫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槎,水上飄來的木頭,“槎沫”木頭上的水,他們吃蛤蚌,用飄來的濕木頭作燒柴,先把它曬乾。對句寫他們靠著樹根自己織蓑衣。頸聯寫他們的住所。用野生的蘆葦編成窩棚,拿青藤當作門。尾聯寫他們的孩子,沒有衣裳穿,用荷葉當褲子遮羞。犢鼻,人身上的穴位,俗稱膝眼。裩,有襠的褲子。
短短的幾行詩,就勾畫出一幅貧窮的水鄉人民生活畫。百姓困苦的生活也反映了社會不公的現狀。全詩通篇樸實無華,卻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對社稷安危的深刻憂慮——“載舟覆舟”,人民生活如此貧苦,天下是難以安定的。
作者簡介
梅堯臣
(1002~1060)宋代詩人。字聖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又稱“梅宛陵”、“宛陵先生”。少以父蔭補桐城、河南主簿,歷鎮安判官。公元1051年(仁宗皇祐三年)賜進士出身,擢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曾參與修《新唐書》,成,未奏即卒。詩著名,與蘇舜欽齊名,世稱“蘇梅”。其詩反映現實生活,寓意深遠,質樸自然,風格平淡委婉,在北宋詩壇影響頗大。亦能詞。有《宛陵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