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靈岩山寺位於山東省長清縣泰山西北麓的方山,寺經歷代增修,布局恢宏。現存建築有千佛殿、大雄寶殿、御書閣、鐘鼓樓、辟支佛塔等, 一九八二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據《神僧傳》載:天竺僧人朗公於前秦永興年間(三五七~─三五八年),到此說法並立堂築殿,為開山第一祖。北魏太武帝下昭誅殺沙門,摧毀佛寺,靈岩因此湮沒於荒煙蔓草之中達七十餘年。直到北魏正光年間(五二○~五二四年),法定重建靈岩,至此靈岩寺之名確立。唐貞觀(六二七~六四九年)年間,慧崇遷建靈岩於現址,並始建千佛殿。據《封氏聞見記》稱:“開元中,泰山靈岩寺..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飲茶”,使原本只流行於江南產茶區的飲茶風氣,經該寺提倡,遂遍及全國。
唐天寶(七四二至五六年)年間,增建辟支佛塔,塔身磚砌,八角九層,高五十四公尺,日後成為該寺的地標。唐元和年間(八○六至八二○年),宰相李吉甫纂“十道圖”中將該寺與江蘇南京棲霞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合稱“天下四絕”。
唐會昌法難(八四五年),該寺再遭摧毀,六年後恢復舊觀。宋熙寧三年(一○七○年),敕賜更名為“十方靈岩禪寺”,從此改為十方叢林。元代時,該寺不僅曹洞宗大興,且寺僧人數達二千人。清朝高宗曾數次駕幸,賜題匾額,詠詩達五十首。
建築
千佛殿是寺內保存下來最早的木構建築,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六二七年至六四八年),宋、明、清時予以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千佛殿為單檐灰筒瓦頂建築,殿面七間,建於二米高的基座上。前檐八根石柱,柱礎雕刻龍、鳳、花葉水波及蓮瓣、寶裝荷花等紋樣,雕工精美,匠心獨具。斗拱由於層層迭套,使前檐伸出兩米,檐角長伸高聳,顯示出展翅欲飛的風采。現存殿宇為明代所建,其前檐下柱礎多為唐宋遺物,殿中有泥塑毘盧遮那佛、彌勒佛、藥師佛,四壁布滿高三十公分的木雕小佛。壁前分列四十尊的羅漢與高僧祖師彩塑,一九二二年梁啓超游此,譽為“海內第一名塑”。
殿正中佛龕上供奉三尊佛像,正中釋迦牟尼的化身毗廬遮那樣,系宋代治平年間(一○六四年至一○六七年)塑造,竹藤編織髹漆泥金,端坐在蓮花座上。而蓮花座上的數百支蓮瓣細長靈巧,各各分離疏散,形成一個美妙的花壇,使塑像更顯莊嚴。左為藥師佛,右為彌勒佛,均為明代銅鑄,各重五千斤。三尊佛莊嚴肅穆。
大殿四壁有上千尊約三十厘米的小佛像,多為木雕,少數為銅鑄。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的四十尊羅漢像,每尊高約一.一米,加上壇座共十五.五米,整體上與真人大小一致。根據寺內現存木牌題榜,這四十尊羅漢有釋迦牟尼佛弟子、印度高僧,有中國高僧慧遠、慧可、慧崇、還有靈岩寺歷任住持等。
這些塑像特徵是姿態變化豐富,現實感強,衣飾卷折自然,面形較方,外眼角上吊,結構上筋骨逼真,有的脈管都隱約可見,手足比較瘦削。據張鶴雲先生所著《山東靈岩寺》考證,現無確切文字材料記載其塑造年代,根據塑像風格,可暫定為宋代塑像。這批塑像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精湛技藝和藝術成就,對人物性格刻劃入微,風格寫實,這些羅漢,有柱杖,有端拱,有靜思默想,有縱目遠望,有俯首低吟,有據理爭辯,喜怒哀樂,都“夸而有節,飾而不誣”。塑像的衣飾貼體利落而有節奏感,著意襯托出頭部表情和手部動作,增加了藝術感染力。
千佛殿西面的辟支塔也十分壯觀,數里之外即可遙望。此塔建於唐寶十二年(七五三年),塔身磚砌,八角九級十二檐,高五十四米。 每層四面辟門,可循級而上。南宋文學家曾鞏贊道:“法定禪房臨峭谷,辟支靈塔冠層巒”。
古蹟
在靈岩寺之西,有從唐至清靈岩寺住持僧的墓塔一百六十七座,形制多樣,可與少林寺塔林比美。塔林中有日本僧人邵元撰寫的《息庵禪師道行碑記》,十分珍貴。塔林中年代最古老的是唐“慧崇塔”。
靈岩寺文物古蹟十分豐富。其中有作為鎮寺之寶的“鐵袈裟”,據碑載系觀音化現,自地湧出。周圍群山環抱,有漢柏、銀杏、摩頂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線天、對松橋以及五步三泉、鏡池春睛、方山積翠、明孔睛雪等勝景。另有著名的積翠證明龕、墓塔林“現存墓塔一六七座”、五花殿石柱、唐代李邕撰書“靈岩寺頌碑”、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書“息庵禪師道行碑”等唐宋以來的碑碣。
法師
現任監院為覺印法師,三十餘歲,原籍四川省鄰水人,一九六九年出生,師從茗山法師,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兼任濟南市佛協會副會長,泰安市慈善總會名譽會長。
寺址:山東省長清市萬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