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特艾希

岡特艾希

1907年2月1日生在奧得河(Oder River)畔的萊布斯(Lebus)。父親原為農莊管理員,後在柏林開設稅務法律顧問事務所。1925年進入柏林大學學習漢學,並開始創作詩歌。

簡介

岡特·艾希(Günter Eich)(1907.2.1- 1972.12.20)德國詩人、劇作家。

生平

1927至1931年 萊比錫、巴黎和柏林選修法學和漢學。

1929年 發表第一部廣播劇《歌唱家卡魯索的生與死》(與拉斯克合寫)。

1930年 第一部《詩集》出版。

1931年 開始為電台編寫廣播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被征入伍。

1945年在前線為美軍所俘。

1946年 獲釋,定居巴伐利亞州,從事文學創作,成為“四七社”最早的成員之一,也是“四七社獎金”的第一個獲得者。

1953年 與奧地利女作家艾興格結婚。

1963年遷居奧地利。

1972年12月20日在薩爾茨堡病逝。

主要成就

艾希的主要成就是1945年以後創作的詩和廣播劇。

1956年曾獲得畢希納文學獎金。

作品風格

艾希早年的詩歌主要記錄自己的經歷,瀰漫著淡淡的哀愁。戰後,他的詩作面向現實,語言簡潔明了,開一代詩風。後期詩歌不尚韻律,趨向口語化。艾希在作品中譴責世間一切不公平的、強暴的、罪惡的行為,呼籲人們在幸福中不忘世上還有疾苦。出版的主要詩集有《偏僻的小農莊》(1948)、《地下鐵道》(1949)、《雨的音信》(1955)等。《清單》(1945)一詩,通過個人的貧困狀況含蓄地勾勒出戰後德國一片荒蕪的情景,是西德戰後“廢墟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詩歌選讀

持續不斷地叩擊

磚瓦和石瓦房頂,

它們專程為我送來訊息,

仿佛送來的是一種疾病,

仿佛將走私貨塞給一位

不想要貨的人——

牆的那一邊

窗上的鐵皮發出咯咯的聲響,

形成一組鏗鏘的字母,

雨絮絮地傾訴著,我深信

除了我誰都聽不懂這種語言——

我惶惑地聽到了

絕望的訊息,

貧困的訊息

和譴責的訊息。

它們都沖我而來,

我感到受了委屈,

因為我覺得自己清白無辜。

我大聲宣布——

我決不怕雨,決不怕雨的抱怨。

也不怕向我傳達抱怨的人,

等到適當的時候

我會走出去,給他一個回答。

匯涓 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