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山西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特色和優勢學科,經濟學、管理學、 法學為主幹學科,經、管、法、文、理、工、教相互支撐的多科性財經大學。學校始建於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銀行、財政、供銷合作、商業和糧食五所幹部學校。1958年9月,五所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山西財經學院,曾隸屬山西省、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商業部和國內貿易部領導。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經濟管理學院,隸屬山西省領導。1997年10月,山西財經學院和山西經濟管理學院合併組建山西財經大學,實行省部共建共管。2000年2月,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
從兩校合併建成山西財經大學以來,圖書館開拓思路,創新服務,使用效果越來越好,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共獲省級以上獎勵8項,校級獎勵20項,其中2006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場館規模
山西財經大學圖書館館舍總面積為20364.22平方米,其中圖書館面積為18925平方米,分館面積1439.22平方米,共有閱覽座位3622個,並設有150個座位(總計)的多功能大型電子閱覽室兩個。
館藏資源
圖書館藏書結構以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並存互補,現有各種館藏文獻2216715冊(不含華商學院),中外文期刊、報紙1660種、電子藏書907484冊、資料庫40個。以經濟類書刊為核心館藏,以晉商文化為館藏特色,同時根據學校所設專業的需要,重點收集計算機、英語、法律、政治、環保等方面的文獻資料,精選了哲學、社會科學、文化教育、語言文字、文學、歷史、地理以及數理科學方面的書刊。合理的藏書結構、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保證了學校教學科研的順利開展。
館藏管理
圖書館本著拓寬服務領域、更新服務觀念、充實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這一宗旨,盡力為廣大師生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外借服務、閱覽服務、影視音像資料複製技術服務、網路資源檢索服務、參考諮詢服務、館際互借服務等。年接待讀者約280萬人次,年借還書量120萬餘冊,公共檢索和電子資源檢索全天候24小時對外開放,極大地滿足了讀者對資源快速有效檢索的需求。
進入新世紀,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和網路化建設發展迅速,圖書現已擁有相當數量、配置先進、功能強大的網路設備。建成了滿足Internet網路化要求和適應於學校需求的數字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除完成本館局域環境下的採訪、編目、流通、典藏、公共檢索、期刊管理和辦公設備管理等傳統圖書館集成系統功能之外,還能採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標準和協定,實現了Internet網上的館際公共檢索、在線上編目、館際互借、網路信息全文檢索、多媒體信息查詢、網路門戶、學科導航、參考諮詢服務及辦公事務處理和設備管理等,圖書館共布置了435個信息點、建成了標準的、開發式的、整體化的綜合布線系統。圖書館擁有兩座多功能電子閱覽室(總計150台電腦)供廣大師生查閱電子資源。隨著圖書館網路建設的迅速發展,電子資源有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12年,已擁有40箇中外文電子資源資料庫(其中外文電子資源6種)館藏電子資源容量達到了4TG(不包括延伸到外網的容量), 館藏電子資源基本上涵蓋了學校各個學科和專業,其中 財經類的電子資源已追溯到1915年,方便、快捷地滿足了廣大師生的資源利用需求。
創新服務與科研成果
在創新服務方面,開發特色資源資料庫,已建成《山西票號與晉商信息管理系統》、《山西旅遊資源與休閒經濟資源資料庫》、《山西發展規劃報告資料庫》、《山西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資料庫》、《山西統計資料庫》、《學科館員諮詢信息管理系統》、《山西財經大學研究生論文資料庫》、 《教學參考精品圖書資料庫》、《計算機精品圖書資料庫》等;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為學校重點學科提供深層次的定題和跟蹤服務;搭建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實現山西省財經文獻資源的共知共建共享,並開展了面向全省廣大用戶的目錄檢索、數字參考諮詢、原文傳遞等資源服務;舉辦了多屆“讀名著·品經典”讀書活動;創新培訓方式,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深入學院為廣大師生做電子資源培訓工作等等。
圖書館利用館藏資源優勢,團結協作,充分挖掘科研潛力,已經形成了一支學歷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日趨合理的科研團隊。截止2010年,圖書館共在全國各級各類刊物發表論文330餘篇,申報各級各類科研課題20餘項, 2005年圖書館信息資源研究所獲得情報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已招收四屆碩士研究生30餘名。
文獻信息保障
校圖書館一直致力于山西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工作,與我省的其他高校圖書館啟動了省城高校圖書館的館際借閱服務,初步實現了山西省高校圖書館間的信息資源共享。
2006年起,我館承擔了“山西省科技文獻資源平台-山西財經科技文獻共享與服務平台項目的建設,現已建成:山西財經科技文獻入口網站,山西財經科技文獻資源網,山西財經科技電子資源鏡像服務系統,山西財經科技特色資料庫管理系統。
未來展望
今後,我館將以服務教學科研為中心,加快資源建設,最佳化館藏結構,強化人才隊伍,突出本館特色,整體推進圖書館建設,全面提高圖書館工作的服務水平,學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與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發展相適應、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互為補充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提高學校教學和科研的文獻保障水平。使我校圖書館在現代化管理、信息服務等各方面均達到國內高校圖書館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