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花[小說]

山菊花[小說]

馮德英所著,是描寫了抗戰前膠東曲折複雜階級鬥爭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的出版,完成了“三花”姊妹篇的創作。

基本資料

山菊花山菊花

作者:馮德英 著

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

ISBN:753132493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3-1-1

字數:850000

版次:1

內容提要

人們習慣於把拙著《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上、下)統稱為“三花”,向我索書定要“三花”,認定“三花”是一部不可分割的三部曲。其實並非如此,這三部長篇小說相互之間的人物關係、故事情節,都沒有直接地聯繫和瓜葛,是獨立成書的。當然,它們也有很大的共同點,三部小說都是描寫山東半島膠東地區人民鬥爭生活的.時代的連貫性——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結合緊密,書名都是花字,又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如此便是“三花”的由來吧!

每個作家的創作道路是不完全相同的。這是因為,作者為什麼要寫——創作的動機,寫什麼——創作的題材,怎么寫——創作的方法,都和其本人的生活閱歷、個性愛好、立場觀點、周圍環境密切相關。而這些方面,很難是人人相同的。

我之所以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並且能比較早地“少年得志”、“一鳴驚人”,不是年輕幼稚的作者有什麼特別的天才,而是得益於我從童年時代開始所處的革命戰爭環境和我接觸過、看到過、聽到過、參加過的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人和事。在那如火如荼的鬥爭中,我周圍的親人、村問鄰居,不分男女老少,同仇敵愾,為正義的鬥爭,獻出自己的所有。無數的共產黨員,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指戰員,革命幹部民眾,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其英雄的壯舉,崇高偉大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我得天獨厚地有幸生長在那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耳懦目染英雄人民的可歌可泣的業績,為我儲存了一個開發不完的高尚品德、優美情感、善良性格、堅貞不屈的犧牲精神的寶藏,使我的創作激情和原料,有了用之不竭的旺盛的源泉。為此,我特別熱戀我的故鄉崑嵛山,愛那裡的人民、風俗語言、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愛她的過去和現在。

作家的作品是時代的產物。只有表達了人民的實際生活真實心愿的作品,才是時代腳步的記錄,才具有時代精神,才有審美價值和傳世的生命力。——作者自序作者簡介:

馮德英,一九三五年出生於山東省牟平縣(今乳山市)乳山縣馮家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少先隊長,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艱苦歲月中,讀完國小五年級。一九四九年一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九五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部隊先後任報務員、電台台長。無線電雷達指揮排長等職務。

馮德英是在革命戰爭環境裡長大並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他在部隊長期從事無線電報務工作,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文學創作。於一九五八年一月出版長篇小說《苦菜花》,從此走上專業創作道路,成為部隊的專職作家。他為了實現發揮自己描述故鄉人民生活的偏愛和擅長,於一九八O年十一月要求轉業回到山東工作,一面做培養青年作者的工作,一面深入生活,進行創作。歷任濟南市文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黨組書記,《時代文學》主編,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文聯名譽王席。

他的主要作品除《苦菜花》之外,尚有長篇小說《迎春花》、《山菊花》(上下卷)、《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等。他的小說絕大多數是反映山東膠東人民歷史和現代生活情景的,曾被翻譯成俄、日、英、越、朝、蒙、羅等外文出版。

作者簡介

馮德英 (1935~)當代作家。山東牟平縣(今屬乳山縣)人。1935年2月出生於一個貧苦而富於革命傳統的農家。父母兄姐都是共產黨員,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全家人積極投革命洪流。他上國小時,當兒童團長、少先隊長。黨的教育,根據地人民的革命精神、艱苦卓絕的鬥爭和可歌可泣的事跡,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植下了革命的種子,也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1949年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先後入解放軍通信學校學習,畢業後任報務員、電台台長、雷達指揮排排長職。 1950年受《洋鐵桶的故事》(柯藍著)的影響,愛上了文學。他如饑似渴地閱文學作品,常被書中那些為革命事業而忘我戰鬥的英雄人物感動得流淚,並產生了現自己熟悉的英雄的創作衝動。1953年開始寫作練習,1955年春正式撰寫第一部長小說《苦菜花》,1958年《苦菜花》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 1958年起從事專業作,並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翌年,第二部長篇小說《迎春花》問世。這兩部作均以作者少年時代的家庭生活為“藍本”,展現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膠東據地軍民反對日偽漢奸“掃蕩”、抗擊國民黨軍隊進攻的英勇鬥爭,人物形象鮮?鄉土氣息濃郁,受到讀者的歡迎,並被譯成日、俄、英等國文字。粉碎“四人幫”,描寫抗戰前膠東曲折複雜階級鬥爭的長篇小說《山菊花》(上、下集)(獲解放文藝出版社首屆優秀長篇小說獎)出版,至此,完成了“三花”姊妹篇的創作。 86年又出版了反映建國後膠東人民??土地》。曾任空軍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濟南市文聯副主席、《泉城》主編。

電影山菊花

山菊花山菊花

中文名: 山菊花

電影海報英文名: Wild Chrysanthemum

出品:珠江電影製片廠 1982

原著:馮德英

改編:李平分 陳鷹林杭生 邢吉田 盧偉

導演:陳鷹 邢吉田

攝影:謝永一

美工:黃統榮

作曲:朱正本 張軍

錄音:王仲宣

剪輯:李冠軍

編輯:戴詠素

副攝影:王亨里

化妝:何子云 韋寶寶

服裝:錢麗珍 陳麗芳

道具:段繼義

繪景:鄧崇龍

照明:唐榮佐

置景:朱福根

獨唱:周靈燕 張瑜玲 王厚燕

合唱:廣州樂團合唱隊

演奏:珠影樂團

指揮:楊樺

製片主任:黃漢生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

對白:國語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30年代初期的山東膠東山區.影片反映一對青年新婚夫婦的生活命運.丈夫于振海為革命拋家離舍、出生入死;妻子桃子忠貞不屈,為丈夫遭受磨難。影片通過於振海等的形象塑造表現膠東農民在黨的領民下覺醒和參加鬥爭的情況。

根據馮德英同名小說改編。 1933年秋,在膠東崑崙山區,貧農張老三的二女兒桃子嫁給了石匠于震海。桃子只想嫁一個安分守己的男人,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可是,命運卻專與她作對。當時,蔣介石積極反共,在膠東進行了“清鄉剿共”的大屠殺。桃子知道當共產黨要被殺頭的,而自己的丈夫偏偏就是共產黨。為此,她擔驚受怕,憂心忡忡,不理解于震海為什麼要當共產黨。在“清鄉剿共”中,桃子的公公於世章被惡霸地主孔秀才活活燒死;丈夫被迫外逃;房子被燒成一片灰燼;桃子也被捕入獄,受盡迫害。殘酷的階級鬥爭現實,震動和教育了桃子,她開始懂得:窮人要過上好日子,就必須起來革地主老財的命。黨為積蓄革命力量,準備武裝起義,決定讓于震海暫時撤離膠東。于震海與妻子告別時,桃子扯下丈夫上衣的一顆扣子,表示要等丈夫回來再親自為他縫上。因桃子的哥哥金貴告密,孔秀才帶兵前來追捕。不久,傳來於震海在逃跑中被打死的噩耗,桃子悲痛欲絕。孔秀才再次把桃子關進牢房,並逼迫她嫁給一個死了妻子的痴子。桃子不從,跳潭尋死,卻被痴子救回。桃子為報仇雪恨,完成丈夫臨行前叫她轉交黨的機密“紅布包”的任務,忍受著極大的痛苦和“改嫁”的恥辱,頑強地活了下來。撤離膠東的于震海並沒有死,幾年後,他奉命回來組織武裝暴動。桃子聞訊後,激動地來見丈夫。可是,于震海得知她已改嫁,便把那顆作為信物的扣子自己縫上了。桃子以為他變了心,痛苦地離去。這時,痴子向于震海說明了真相:他們是假扮的夫妻,為的是欺騙敵人,解救桃子。桃子和震海終於解除了誤會,重新團聚。桃子把黨的機密“紅布包”交給了震海,並與丈夫一起組織了武裝暴動。

影片在原著的基礎上,集中刻畫桃子複雜而又坎坷的命運,展示了30年代膠東農民在黨的領導下覺醒和鬥爭這一主旨。影片從生活出發,真實地表現歷史生活,展現民族的、時代的、地區的風土人情,恰如其公地把含蓄、深沉和感情表達出來。

影片中人物都有自身的完整性,但又都緊緊圍繞著桃子的成長線向前發展,即適應了電影的表現力,又深化了主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